贯叶连翘

贯叶连翘
(《南京民间药草》)

【异名】小汗淋草(《南京民间药草》),小过路黄、小种黄(《贵州民间方药集》),赶山鞭、千层楼、上天梯(《四川中药志》),小对月草(《贵州植药调查》),小对叶草、小种癀药(《贵州草药》)。

【来源】为藤黄科植物贯叶连翘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贯叶连翘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枝皆腋生。叶较密,对生,椭圆形至线形,长1~2厘米,宽3~9毫米,先端钝,全缘,基部抱茎,散布透明腺点,叶缘有黑色腺点。花着生茎顶或枝端,成聚伞花序,萼片5,披针形,边缘有黑色的腺点;花瓣5,较萼片为长,黄色;花瓣和花药都有黑色腺点;雄蕊多数,组成3束;子房1室,花柱3裂。蒴果长圆形,开裂。种子为圆筒形。花期6~7月。果期10月。
野生于山坡、树林下或草丛中。分布江苏、山东、四川、江西、陕西、贵州等地。

【采集】秋季采收。

【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涩,无毒。"

②《贵州草药》:"性平,味辛微苦。"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血,利湿。治咯血,吐血,肠风下血,外伤出血,风湿骨痛,口鼻生疮,肿毒,汤火伤。

①《南京民间药草》:"根苗:煎水服,可治吐血。"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收敛止血。治咯血,吐血,刀伤出血;外用消无名肿毒,治痄腮,消咽喉热。"

③《四川中药志》:"治风湿骨痛及汤火灼伤。"

④《贵州草药》:"清热,解毒,通乳,利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研末调敷、鲜叶揉绒塞鼻。

【选方】①治吐血:贯叶连翘五钱至一两(与仙鹤草、六月雪同用)。煎水服。(《南京民间药草》)

②治痨伤腰痛:贯叶连翘花、叶,矮陀陀。炖猪筒子骨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口鼻生匿:小对叶草叶搓绒,塞鼻。

④治乳疖:小对叶草嫩叶尖数片,揉塞鼻孔(左乳痛塞右鼻孔,右乳痛塞左鼻孔),干时换药;并用此药捣绒敷痛处;又用此药一至二两煎水当茶喝。乳疖巳溃烂者不能用。

⑤治乳少:小对叶草一两。炖肉吃。

⑥治黄疸肝炎:小对叶草二两。煎水服。(③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⑦治汤火灼伤:贯叶连翘研末,调麻油搽。(《四川中药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84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山扁豆

    山扁豆(《救荒本草》) 【异名】含羞草决明、黄瓜香、梦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挞地沙、细杠木、砂子草(《南宁市药物志》),地柏草(《广东中药》),水皂角(《贵州草药》),…

  • 赤芍_赤芍的功效和作用_赤芍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 性味:苦;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

  • 石吊兰

    石吊兰(《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黑乌骨(《植物名实图考》),石豇豆(《草木便方》),石泽兰、大姜豆、小泽兰(《分类草药性》),岩豇豆、岩茶(《贵州民间方药集》),岩泽兰(《贵阳…

  • 滑石

    滑石(《本经》) 【异名】液石、共石、脱石、番石(《别录》),夕冷(《药性论》),脆石、留石(《石药尔雅》),画石(《本草衍义》)。 【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的块状体。 【矿物形…

  • 白藤

    白藤(《云南中草药选》) 【异名】大发汗、白花藤、大毛豆、断肠叶(《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豆科植物滇桂崖豆藤的根或叶。 【植物形态】滇桂崖豆藤攀援状落叶藤本,长达10米。小…

  • 杠香藤

    杠香藤(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 【异名】木贼枫藤(《浙扛天目山药植志》),万刺藤、犁头枫(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黄豆树(《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为大…

  • 兔骨

    兔骨(《别录》) 【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骨胳。动物形态详"兔肉"条。 【性味】①《药性论》:"味甘。" 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酸,无毒。" 【功用主治】治消渴,…

  • 水苏

    水苏(《本经》) 【异名】芥蒩(《本经》),鸡苏(《吴普本草》),香苏、龙脑薄荷(《补缺肘后方》),芥苴、劳蒩(《别录》),野紫苏、山升麻、乌雷公、朋头草、陈痧草(《湖南药物志》)…

  • 文冠果

    文冠果(《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文冠花(《救荒本草,),文光果(《广群芳谱》),温旦革子、文冠木(《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文冠果的木材或枝叶。 …

  • 大青_大青是中药吗_大青吃多了有影响吗

    基础信息 别名:大青叶、臭大青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外感热病热盛烦渴;咽喉肿痛;口疮;黄疸;热毒痢;急性肠炎;痈疽肿毒;衄血;血淋;外伤出血 生长采收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