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癸草根

丁癸草根

(《生草药性备要》)

【植物形态】豆科植物丁癸草,详"丁癸草"条。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痈疽,疗疮,脚气浮肿,瘰疬。

①《生草药性备要》:"煲酒解热毒,散痈疽。治疔疮,亦治蛇伤。"

②《本草求原》:"治牙痛。"

③《岭南采药录》:"治瘰疬。"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煅存性研末撒。

【选方】①治脚气浮肿酸痛:鲜丁癸草根一两半,猪脚节一个炖服,连服三、五次。(《泉州本草》)

②治瘰疬:丁癸草根四两,酒八两。同煎服。(《岭南采药录》)

③消蛇疮,理蛇伤:丁癸草根,煅存性掺之。(《本草求原》)

④治毒蛇咬防:鲜丁癸草根或全草,捣绞汁内服一小杯,渣敷患处,六小时后,再服再敷。(《泉州本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262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谧桐叶

    谧桐叶(《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红蜻蜒叶(《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谧桐,植物形态详"荷苞花"条。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甘酸微涩,平。" 【功用主治】…

  • 土茯苓_土茯苓治什么病_土茯苓的作用与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禹余粮、白余粮、草禹余粮、刺猪苓、过山龙、硬饭、冷饭团、仙遗粮、土萆薢、山猪粪、山地栗、过冈尤、山牛、冷饭头、山归来、久老薯、毛尾薯、地胡苓、狗老薯、饭团根、土苓、…

  • 景天

    景天(《本经》) 【异名】戒火、慎火(《本经》),火母、据火、救火(《别录》),慎火草(《千金方》),护花草、拔火、谨火(《履巉岩本草》),挂臂青(《本草蒙筌》),护火、辟火(《纲…

  • 梅叶

    梅叶(《本草拾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叶片,植物形态详"乌梅"条。 【性味】《纲目》:"酸,平,无毒。" 【功用主治】《日华子本草》:"煎浓汤,治休息痢并霍乱。" 【选方】…

  • 山百部

    山百部(《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山扫帚、山漏芦、铁扫把、滇百部。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山百部的块根。 【植物形态】山百部多年生草本,高65~100厘米。根茎横生,簇生肉质根…

  • 倒吊笔叶

    倒吊笔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倒吊笔的叶,植物形态详"倒吊蜡烛"条。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凉。" 【功用主治…

  • 赛金刚_赛金刚有什么医用价值_赛金刚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穿山龙 性味:味苦;涩;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主菌痢;肠炎;胃炎;咽喉炎;腮腺炎;牙周炎;暴发火眼;扁桃体炎;高热;尿路感染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

  • 鹧鸪脂

    鹧鸪脂(《本草图经》) 【异名】鹧鸪脂膏(《纲目》)。 【来源】为雉科动物鹧鸪的脂肪。动物形态详"鹧鸪"条。 【功用主治】《本草图经》:"其脂膏手,可以已瘒瘃,令不龟裂。"

  • 青风藤

    青风藤(《中药志》) 【异名】清风藤(《本草图经》),青藤、寻风藤(《纲目》)。 【来源】为防己科植物青藤、华防己或清风藤科植物清风藤等的藤茎。 【植物形态】①青藤,又名:大叶青藤…

  • 虎尾兰_虎尾兰的功能主治_虎尾兰有没有不良反应

    基础信息 别名:老虎尾、弓弦麻、花蛇草 性味:凉;酸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感冒;肺热咳嗽;疮疡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烫火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舌兰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