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白附

禹白附
(《中药志》)

【异名】牛奶白附(《中药志》),鸡心白附(《中药材品种论述》)。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植物形态详"独角莲"条。

【采集】秋季采挖块茎,除去残茎、须根,撞去或用竹刀削去粗皮,洗净,晒干。

【药材】干燥块茎,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4厘米,直径约1~2厘米。表面白色或黄白色,略粗糙,有环纹及小麻点状的根痕。顶端显茎痕或芽痕。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白色,富粉性,无臭,味淡,嚼之麻辣刺舌。以个大、肥壮、去皮、色白粉性大者为佳。
主产河南、陕西、四川、湖北。甘肃、山西等地亦产。以河南产量最大,品质亦佳。

四川所产的禹白附,多不去皮,斜切成片,用姜汁浸蒸后,晒干。药材呈卵圆形片状,厚约0.3~0.7厘米,表面棕色、粗糙皱缩,密生薄膜状鳞叶,顶端尤多,包有粉红色顶芽,剥落鳞叶后可见节。切面白色。

商品白附子,有禹白附和关白附两种,两者的功效有异,当分别使用。参见"关白附"条。

【化学成分】含粘液质、草酸钙、蔗糖、皂甙、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肌醇。尚有生物碱反应。

【炮制】生禹白附:拣净杂质,洗净,晒干。制禹白附:取生禹白附分开大小个,用凉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泡制数日后,如起粘沫,换水时加白矾少许,泡一日后再行换水,泡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取出,与鲜姜片及白矾粉层层均匀铺入容器内,加水少许,腌约3~4星期,倒入锅内煮透,取出,拣去姜片,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干燥。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大温,味辛甘,有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胃、肝二经。"

【功用主治】祛风痰,定惊,止痛。治中风失音,心痛血痹,偏正头痛,喉痹肿痛,瘰疬,破伤风。

①《中国药植志》:"治淋巴结结核。"

②《江西民间草药》:"治毒蛇咬伤。"

③《四川中药志》;"镇痉止痛,祛风痰,治面部病,中风失音,心痛血痹,偏正头痛,喉痹肿痛,破伤风。"

④江西《中草药学》:"镇痛,解毒,通络。"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浸酒。外用:捣烂敷或研末调敷。

【宜忌】孕妇忌服。生者内服宜慎。

【选方】①治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破伤风:生禹白附十二两,防风一两,白芷一两,生南星一两,天麻一两,羌活一两。以上六味,共研细粉,过筛,混合均匀。外用调敷患处,内用三分至五分。孕妇忌内服。(《中国药典》玉真散)

②治毒蛇咬伤:㈠独角莲根二两,雄黄一两。共研细末,用水或烧酒调涂伤处。(《江西民间草药》)㈡独角莲根、生南星等分。研末,水酒调涂。㈢黄独一两,独角莲根五钱,杜衡五钱,粉防己一两,青木香一两,八角莲一两,万年青一两。白酒三斤浸泡一周。每次服五钱,一日四至六次。对银环蛇咬伤(神经毒),出现神志昏迷患者尤效。

③治瘰疬:禹白附捣烂,外敷。

④治三叉神经痛,偏头痛,齿痛:独角莲根、细辛、白正、藁本研末蜜丸。(②之㈡方以下出扛西《中草药学》)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334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平贝母

    平贝母 【英文名】BULBUSFRITILLARIAEUSSURIENSIS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FritllarlaussuriensisMasim.的干燥鳞茎。  春…

  • 栝楼皮

    栝楼皮(《雷公炮炙论》) 【异名】栝楼壳(《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瓜壳(《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等的果皮。植物形态详"栝楼"、"栝楼子"条。 【采集…

  • 当归

    【中文名】 当归(《本经》) 【当归类别】 根类 【当归异名】 干归(《本经》)。 【当归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 【植物形态】 当归,又名:薜、山蕲、白蕲(《尔雅》),文无…

    06/08/2025
  • 千灵丹_千灵丹吃多有什么影响_千灵丹是中成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花叶子、斑叶兰、巴掌草、花叶鹿含草 性味:辛;苦;平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祛风止痛。主肺痨;咳嗽;哮中喘;风湿骨痛;肠胃炎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兜兰…

  • 参叶

    参叶(《中药志》) 【异名】七叶子(《中药志》),定风草(《陕西中药志》)。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的叶。植物形态详"竹节三七"条。 【采集】夏至至小暑节间,当枝叶茂盛时采收…

  • 马陆

    马陆(《本经》) 【异名】蛟(《庄子》),百足(《本经》),马蚿、蛆蟝、马蚰(《方言》),马蠲(《说文》),秦渠(《淮南子》高诱注),飞蚿虫(李当之《药录》),马轴(《吴普本草》)…

  • 桃胶_桃胶多吃有危害吗_桃胶的副作用有哪些

    基础信息 性味:甘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和血;通淋;止痢。主石淋;血淋;痢疾;腹痛;糖尿病;乳糜尿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等树皮中分泌出来的树脂 原形态:…

  • 一点血_一点血的功效_一点血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红砖草、一点红、石鼓子、威氏秋海棠 性味:味甘;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养血补血;散瘀止痛。主病后虚弱;劳伤;血虚经闭;崩漏;白带;吐血;咯血;衄血;外伤出血;跌打肿…

  • 海红豆

    海红豆(《海药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海红豆的种子。 【植物形态】海红豆,又名:孔雀豆、红豆、相思树、相思格、双栖树、红木、西施格树。落叶乔木,高约8米,幼嫩部被小柔毛。2回羽…

  • ?草根

    ?草根(《纲目》) 【来源】为桑科植物?草的根,植物形态详"?草"条。 【功用主治】治石淋,疝气,瘰疬。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5~8钱;或捣汁。 【选方】①治石淋:?草根取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