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苏木

山苏木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异名】干檀香、小青皮、小青香、小仙人掌、香疙瘩(《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土檀香(《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檀香科植物沙针的根、叶。

【植物形态】沙针
常绿灌木,高2~3米。小枝具棱,无毛,绿色。叶互生,革质,矩圆状披针形或近倒卵状矩圆形,长1.5~5厘米,宽0.6~2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中脉在下面凸出;叶柄短或近无柄,无毛。花小,腋生,杂性,黄绿色,有香气,雄花2~8朵排成聚伞花序,总花梗长6~7毫米,具棱;花梗短;雌花通常单生;花被裂片3,三角形,镊合状排列,里面基部有一束毛。核果近球形或倒卵状球形,熟时红色,长约9毫米。花期3~10月。

生于山坡石岩、河岸或灌丛中。分布四川、云南、广西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取根剥皮切片;叶,晒干。

【性味】《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苦辛,平。"

【功用主治】①《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调经止痛,疏风解表。治月经不调,痛经,感冒,心腹痛。"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祛瘀,解疮毒。治皮肤疥癞,疮毒,肺痨咳嗽,骨折青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选方】治月经不调:山苏木报茎、洗碗叶根、香椿根。水煎服。(《云南恩茅中草药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368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辣蓼草_辣蓼草的副作用_辣蓼草吃了中毒了怎么办

    基础信息 别名:辣蓼、酸模叶蓼、旱苗蓼、苦蓼大马蓼、白辣蓼 性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解毒;健脾;化湿;活血;截疟。主疮疡肿痛;暑湿腹泻;肠炎痢疾;小儿疳积;跌打伤疼;疟疾 生长采…

  • 白背叶1

    白背叶(《南宁市药物志》) 【异名】白帽顶、白膜叶(《岭南草药志》)。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白楸的叶。 【植物形态】白楸又名:白背娘、白背桐、白朴树、白泡树、白面简、白鹤树、白匏仔…

  • 小过路黄

    小过路黄(《四川中药志》) 【异名】过路黄(《草木便方》),风寒草、小风寒、红头绳(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聚花过路黄的全草。 【植物形态】聚花过路黄多…

  • 烟管蓟_烟管蓟的用药禁忌_烟管蓟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大蓟 性味:味甘;苦;性凉 功能主治:解毒;止血;补虚。主疮肿;疟疾;外伤出血;体虚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烟管蓟的根或全草。 原形态:烟和蓟多年生草…

  • 松叶

    松叶(《本草经集注》) 【异名】猪鬃松叶(《圣惠方》),松毛(《简便单方》),山松须(《生草药性备要》),松针(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松科植物油松或马尾松、云南…

  • 落花生

    落花生(《滇南本草图说》) 【异名】花生(《酉阳杂俎》),落花参(《滇南本草》),番豆、土露子(《物理小识》),长生果(《本经逢原》),落地松、地豆(《滇海虞衡志》),落地生(《刘…

  • 胡黄连_胡黄连的禁忌_胡黄连怎么食用

    基础信息 别名:割孤露泽、胡连、西藏胡黄连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退虚热;消疳热;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小儿疳疾;湿热泻痢;黄疸;吐血;衄血;目赤肿痛;痈…

  • 刺蒺藜

    刺蒺藜(《本草衍义》) 【异名】茨(《诗经》),蒺藜(《毛诗传》),蒺藜子、旁通、屉人、止行、豺羽、升推(《本经》),即藜(《别录》),白蒺藜(《药性论》),杜蒺藜(《圣惠方》),…

  • 藤商陆

    藤商陆(《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山苦瓜、百解薯、苦瓜头(《广西药植名录》),野牵牛(《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七爪龙的根或叶。 【植物形态】七爪龙多年生…

  • 银箔

    银箔(《本草蒙筌》) 【异名】银薄(《药性论》)。 【来源】为用自然银锤成的纸状薄片。 【矿物形态】自然银,又名:生银(《开宝本草》)。等轴晶系。晶体呈八面体或六方晶体,惟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