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白菊

山白菊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野白菊(《植物名实图考》),小雪花、白升麻(《贵州民间药物》),山马兰、三脉叶马兰、消食花、常年青、白花千里光、八月霜、八月白、白马兰(《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山白菊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山白菊
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直立,基部光滑或被毛。叶互生,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2.5~10厘米,宽1~2.5厘米,先端钝,基部狭,边缘有疏锯齿,两面均粗糙有毛,脉3条,明显。头状花序顶生,排列成伞房状;总苞半圆形,苞片2~3列,边缘薄;舌状花白色,管状花黄色。瘦果扁平,冠毛丰富,锈色或暗白色。花期秋季。

生于路边、水沟边、旷野草丛中。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采集】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化学成分】含黄酮甙类、皂甙类,以及醣类、酯类、鞣质、蛋白质、氨基酸、叶绿素等。根部主要含皂甙类(主要为甾体皂甙),而无黄酮类;地上部分(茎、叶)主要含黄酮甙类,而无皂甙。皂甙类的祛痰作用较好,黄酮甙类的止咳作用较好,故一般以带根全草入药。

【性味】苦辛,凉。

①《植物名实图考》:"凉。"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苦辛,凉。"

【功用主治】疏风清热解毒,祛痰镇咳。治风热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疔疮肿毒,蛇咬,蜂螫。

①《植物名实图考》:"煎洗无名肿毒。"

②《贵州民间药物》:"解表除热。治感冒风热。"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理气止痛,凉血止血。治支气管炎,扁桃体炎,乳腺炎,鼻衄,蕲蛇、蝮蛇咬伤。"

④《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治毒蛇咬伤,蜂螫虫咬伤,疔疮,扭伤,外伤出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2两;或捣汁饮。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山白菊一两。水煎服。

②治感冒发热:山白菊根、一枝黄花各三钱。煎水服。

③治鼻衄:鲜山白菊根、白茅根、万年青根、球子草各三钱。水煎服。

④治乳腺炎:山白菊根一两。水煎服。

⑤治蕲蛇、蝮蛇咬伤:小槐花鲜根、山白菊鲜根各一两。捣烂绞汁服,另取上药捣烂外敷伤口,每日二次。(选方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
每日用新鲜全草3两(干2两),水煎4小时,浓缩,过滤,分2次服;或用全草制成片剂,每天3次,每次5片(每日量相当于生药2两);或制成冲剂,每天2次,每次25克。均以10天为一疗程,连服2~3个疗程。疗效:按二个疗程水煎剂治疗581例分析,近期控制72例(占12.4%),显效105例(占18.1%);按337例三个疗程的分析,近期控制38例(占11.3%),显效96例(占28.2%);片剂治疗20例,近期控制9例,显效7例;冲剂治疗119例,近期控制7例(5.9%),显效17例(14.3%)。其中以单纯型较喘息型的效果明显;消炎、平喘的效果不如止咳、祛痰。多数病人在服药后1~5天内开始见效,咳嗽减轻,痰量减少,痰色由黄转白,呼吸舒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转为正常。副作用:一般在服药后1~2天内,少数病人有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胃部不适,或偶有咽干、烦躁、腹胀、腹泻、便血、尿频、荨麻疹等反应,无需停药,3~5天内可自行消失。服药期间对心、肝、肾及造血系统均未见损害。此外,临床上曾用本品与醉鱼草,或与白果叶及兰香草制成复方片剂,治疗慢性气管炎,但其疗效与单味三脉叶马兰并无明显差异。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379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苣荬菜_苣荬菜吃多了有什么影响_苣荬菜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荬菜、野苦菜、野苦荬、苦葛麻、苦荬菜、取麻菜、苣菜、曲麻菜、苦苦菜、败酱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排脓;凉血止血。主咽喉肿痛;疮疖肿毒;痔疮;急性…

  • 地瓜果_地瓜果的用法用量_地瓜果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地石榴、地郎果、地枇杷果、地瓜 性味:味甘;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涩精止遗。主咽喉肿痛;遗精滑精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地瓜榕的隐花果(榕果),…

  • 鸡大腿_鸡大腿的副作用_鸡大腿的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大果上叶、果上叶 性味:甘;辛;寒 功能主治:清热止咳;活血消肿。主肺热咳嗽;肺结核咯血;咽炎;骨折;外伤瘀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栗鳞贝母的假鳞茎…

  • 土木贼

    土木贼(《广东中药》) 【别名】木贼(《滇南本草》),纤弱木贼、接骨蕨、马人参、笔塔草(《广西野生资源植物》),节节草、斗眼草、豆根草、锁眼草(《滇南本草》整理本),笔头草、塔草、…

  • 牛舌草

    牛舌草(《江苏药材志》) 【来源】为蓼科植物齿果酸模的叶。 【植物形态】齿果酸模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米左右,多分枝。叶互生,具柄;叶长圆形,先端钝或尖,基部圆形或心形,…

  • 青蒜

    青蒜(《滇南本草》)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叶。植物形态详"大蒜"条。 【性味】性温,味辛。 【功用主治】醒脾气,消谷食。

  • 栗花

    栗花(《日用本草》)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花,植物形态详"栗子"条。 【化学成分】花含精氨酸。 【性味】①《滇南本草》:"性微温,微苦涩。" 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涩,无…

  • 狗蹄

    狗蹄(《滇南本草》) 【异名】狗四足(《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足蹄,动物形态详"狗肉"条。 【性味】①《别录》:"平。" ②《滇南本草》:"气味酸,平。" 【功用…

  • 芜菁花

    芜菁花(《证类本草》)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芜菁的花或花蕾,植物形态详"芜菁"条。 【性味】《纲目》:"辛,平,无毒。" 【功用主治】《千金方》:"补肝明目。三月采蔓菁花,阴干,…

  • 露蜂房

    露蜂房(《本经》) 【异名】蜂肠(《本经》),革蜂窠(《雷公炮炙论》),百穿、蜂勦(《别录》),大黄蜂窠(《蜀本草》),紫金沙(《圣济总录》),马蜂包(《贵州民间方药集》),马蜂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