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荆沥

牡荆沥
(《本草拾遗》)

【异名】牡荆汁(《登真隐诀》)。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茎汁。植物形态详"牡荆子"条。

【制法】将新鲜荆木裁成尺余长之小段,两端架于砖上,其下以火烧之,则茎汁从两端沥出,以器承取之。

【性味】甘,平。

①《登真隐诀》:"冷而甜。"

②《纲目》:"甘,平,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辛,平。"

【归经】《本草汇言》:"入手少阴、太阴,足阳明、厥阴经。"

【功用主治】除风热,化痰涎,通经络,行气血。治中风口噤,痰热惊痫,头晕目眩,喉痹,热痢,火眼。

①《登真隐诀》:"治心风。"

②《本草抬遗》:"饮之去心闷,烦热,头风旋,目眩,心头漾漾欲吐,卒失音,小儿心热惊痫;止消渴,除痰唾,令人不睡。"

③《丹溪心法》:."开经络,行气血。"

④《纲目》:"除风热,开经络,导痰涎,行血气,解热痢。"

【用法与用量】内服:沸水冲,1~2两。外用:涂敷或点眼。

【选方】①治中风口噤:荆沥,每服一升。(《范汪方》)

②治高热痉挛,痰鸣气急:牡荆沥、竹沥,开水冲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头风:服荆沥不限多少,取差止。(《千金方》)

④治喉痹:烧荆汁服之。(《千金方》)

⑤治赤白痢五、六年者:烧大荆如臂,取沥,服五、六合,即得差。(《肘后方》)

⑥治目卒痛:烧荆木出黄汁敷之。(《肘后方》)

⑦治火眼:牡荆沥汁点眼。(《湖南药物志》)

⑧治疮:荆木烧取汁,敷之。(《僧深集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394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菊芋_菊芋的副作用_菊芋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洋姜、番羌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消肿。主热病;肠热出血;跌打损伤;骨折肿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菊芋的块茎或茎叶。 原形态:…

  • 柳花

    柳花(《本经》) 【异名】杨花(《摘元方》),柳椹(《岣嵝神书》),柳蕊(《纲目拾遗》)。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花。植物形态详"柳枝"条。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

  • 鸡内金

    鸡内金(《本草蒙筌》)) 【异名】鸡毗胫里黄皮(《本经》),鸡肶胵(《本草经集注》),鸡肫内黄皮(《日华子本草》),鸡肫皮(《滇南本草》),鸡黄皮(《现代实用中药》),鸡食皮(《河…

  • 灵香草_灵香草的调料作用_灵香草在卤水中的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蒙州零陵香、排草、香草、零陵香、广零陵香、熏草、熏衣草、驱蛔虫草、驱虫草、闹虫草、尖叶子 性味:辛;甘;性平 功能主治:解表;止痛;行气;驱蛔。主感冒头痛;咽喉肿痛…

  • 红蒿枝

    红蒿枝(《红河中草药》) 【异名】小红蒿(《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菊科植物杯菊的全草。 【植物形态】杯菊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40厘米,具香气。茎紫红色,上部被白色柔…

  • 阳遂足_阳遂足是中药吗_阳遂足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蛇尾、海蛇尾 性味:味咸;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杀虫止痒。主风湿疼痛;劳伤疼痛;顽癣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阳遂足科动物滩栖阳遂足的全体。 原形态:滩栖阳遂…

  • 蒲桃壳

    蒲桃壳(《纲目拾遗》) 【来源】为拂金娘科植物蒲桃的干燥果皮。 【植物形态】蒲桃(《罗浮志》),又名:檐木、香果、风鼓、水葡桃。常绿乔木,高达10米。树冠球形,树皮平滑,淡褐色。单…

  • 鹅管石

    鹅管石(《纲目》) 【来源】为腔肠动物树珊瑚科栎珊瑚的石灰质骨骼或矿物钟乳石的细长尖端部分(滴乳石)。 【动物形态】栎珊瑚单体或微弱的群体。个体呈长柱状,个体内部的隔壁有三列以上,…

  • 狗屎花根

    狗屎花根(《滇南本草》) 【异名】鸡爪参(《贵州民间方药集》),接骨草根(《全展选编·外科》)。 【来源】为紫草科植物倒提壶的根。植物形态详"狗屎花"条。 【性味】甘,平。 ①《滇…

  • 葡萄藤叶

    葡萄藤叶(《纲目》)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藤、叶,植物形态详"葡萄"条。 【化学成分】茎含还原糖、蔗糖、淀粉、鞣质、黄酮类化合物。叶含酒石酸、苹果酸、草酸、延胡索酸、琥珀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