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荆沥

牡荆沥
(《本草拾遗》)

【异名】牡荆汁(《登真隐诀》)。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茎汁。植物形态详"牡荆子"条。

【制法】将新鲜荆木裁成尺余长之小段,两端架于砖上,其下以火烧之,则茎汁从两端沥出,以器承取之。

【性味】甘,平。

①《登真隐诀》:"冷而甜。"

②《纲目》:"甘,平,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辛,平。"

【归经】《本草汇言》:"入手少阴、太阴,足阳明、厥阴经。"

【功用主治】除风热,化痰涎,通经络,行气血。治中风口噤,痰热惊痫,头晕目眩,喉痹,热痢,火眼。

①《登真隐诀》:"治心风。"

②《本草抬遗》:"饮之去心闷,烦热,头风旋,目眩,心头漾漾欲吐,卒失音,小儿心热惊痫;止消渴,除痰唾,令人不睡。"

③《丹溪心法》:."开经络,行气血。"

④《纲目》:"除风热,开经络,导痰涎,行血气,解热痢。"

【用法与用量】内服:沸水冲,1~2两。外用:涂敷或点眼。

【选方】①治中风口噤:荆沥,每服一升。(《范汪方》)

②治高热痉挛,痰鸣气急:牡荆沥、竹沥,开水冲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头风:服荆沥不限多少,取差止。(《千金方》)

④治喉痹:烧荆汁服之。(《千金方》)

⑤治赤白痢五、六年者:烧大荆如臂,取沥,服五、六合,即得差。(《肘后方》)

⑥治目卒痛:烧荆木出黄汁敷之。(《肘后方》)

⑦治火眼:牡荆沥汁点眼。(《湖南药物志》)

⑧治疮:荆木烧取汁,敷之。(《僧深集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394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山橙

    山橙(《本草求原》) 【异名】屈头鸡(《本草求原》),山大哥(《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山橙的果实。 【植物形态】山橙,又名:马骝藤。高大木质藤本,除花序稍被毛外,…

  • 紫弹树

    紫弹树(《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榆科植物紫弹树的茎、叶及根皮。 【植物形态】紫弹树落叶乔木,高达14米。一年枝有赤褐色细软毛。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5~8厘米,中上部…

  • 黑面叶

    黑面叶(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黑面神、狗脚利(《生草药性备要》),蚊惊树(《岭南杂记》),夜兰(《粤语》),山夜兰(《本草求原》),田中逵(《岭南采药录》),四眼叶…

  • 猫爪草_猫爪草治什么病_猫爪草的怎么服用

    基础信息 别名:猫爪儿草、三散草 性味:甘辛;温;平 功能主治:解毒;化痰散结。主主治瘰疬;结核;咽炎;疔疮;蛇咬伤;疟疾;偏头痛;牙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科植物毛茛的…

  • 豺皮樟_豺皮樟的功效和作用_豺皮樟的功能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过山香、山桂、山肉桂、脆脆香、豺皮黄肉楠、大灰木、白叶仔、白柴、香叶子、硬钉树、假面果、啫喳木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止痛;祛风湿。主胃痛;腹痛;痢疾;腹…

  • 荷叶蒂

    荷叶蒂(《本草拾遗》) 【异名】荷鼻(《本草拾遗》),莲蒂(《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叶基部。植物形态详"莲子"条。 【采集】7~9月采取荷叶,将叶基部连同叶柄周…

  • 姜叶_姜叶吃多了会拉肚子吗_姜叶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活血散结。主症积;扑损瘀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姜的茎叶。 原形态:姜,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根茎肥厚,断面黄白色,有…

  • 山杨柳

    山杨柳(《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黑杨柳。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柳的树皮。 【植物形态】山杨柳小乔木,高3米余。枝圆形,被有白色绒毛,幼枝及叶柄尤为浓密。单叶互生;矩状椭…

  • 冻青叶

    冻青叶(《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滇桢楠的叶。 【植物形态】滇桢楠乔木,高20米;树冠球形,有香气;树皮灰褐色。小枝灰绿色,光滑无毛。叶互生,革质,倒卵形,长7~9…

  • 麦麸草

    麦麸草(《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荨麻科植物细野麻的全草。 【植物形态】细野麻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茎直立,疏生短伏毛,常分枝。叶对生,草质,卵形或宽卵形,长3~11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