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砂

硼砂
(《日华子本草》)

【异名】大朋砂(《丹房鉴源》),蓬砂、鹏砂(《日华子本草》),月石(《三因方》),盆砂(《纲目》)。

【来源】为矿物硼砂经精制而成的结晶。

【矿物形态】硼砂
单斜晶系。成短柱状晶体。多为粒状、土状块体。通常为白色或微带浅灰、浅黄,浅蓝或浅绿色。条痕白色。玻璃或油脂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解理良好,断口呈贝壳状。硬度2~2.5。比重1.69~1.72.性脆,有带甜的咸味。透明的硼砂,久置空气中会成白色粉状。多产于干涸的含硼盐湖中。

【采集】一般于8~11月间采挖矿砂,将矿砂溶于沸水中,滤净后,倒入缸内,在缸上放数条横棍,棍上系数条麻绳,麻绳下端吊一铁钉,使绳垂直沉入溶液内。冷却后在绳上与缸底都有结晶析出,取出干燥。结在绳上者名"月石坠",在缸底者称"月石块"。

【药材】由菱形、柱形或粒状结晶组成的不整齐块状,大小不一,无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有玻璃样光泽。日久则风化成白色粉末,不透明,微有脂肪样光泽。体轻,质脆易碎。气无,味咸苦。以无色透明洁净的结晶为佳。可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中,溶液显碱性。燃之易熔融,初则体积膨大酥松如絮状,继则熔化成透明的玻璃球状。
主产青海、西藏。此外,云南、新疆、四川、陕西、甘肃等地亦产。

【化学成分】为四硼酸钠。

【药理作用】为一弱碱,与硼酸一样有弱的抑菌作用。用平板法使培养基中含10%的硼砂,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弗氏痢疾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及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用纸片法证明硼砂还能抑制白喉杆菌、牛型布氏杆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等。可用以冲洗溃疡、脓肿,特别是粘膜发炎,如结膜炎、胃炎等,因其为碱性,可使粘膜去垢,口服用于尿道杀菌,特别尿为酸性时,可使之成碱性。

【炮制】硼砂:碾成细粉。煅硼砂:将硼砂砸成小块,置锅内加热,炒至鼓起小泡成雪白色结块,取出,放凉。

①《纲目》:"硼砂,研如飞尘。"

②《本草求真》:"硼砂,甘草汤煮化,微火炒松用。"

【性味】甘咸,凉。

①《纲目》:"甘微咸,凉,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性凉,味酸甘咸,有小毒。"

【归经】入肺、胃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②《本草汇言》:"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功用主治】清热消痰,解毒防腐。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翳障,骨哽,噎膈,咳嗽痰稠。

①《日华子本草》:"消痰止嗽,破癥结喉痹。"

②《本草衍义》:"含化咽津,治喉中肿痛,膈上痰热。"

③《纲目》:"治上焦痰热,生津液,去口气,消障翳,除噎膈反胃,积块结瘀肉,阴癀,骨哽恶疮及口齿诸病。"

④《本草通玄》:"杀劳虫。"

⑤《本草求原》:"生则化腐,煅枯则生肌。"

【用法与用量】外用:研极细末撒或调敷。内服:入丸、散,0.5~1钱。

【宜忌】内服宜慎。

《本草汇言》:"阴虚津燥,髓竭营枯,而成肺痿热胀,痹闷不通诸侯,法当禁用。"

【选方】①治气闭痰结火结,喉胀不通:蓬砂一钱。放口中噙化(《方脉正宗》)

②治咽喉肿痛:蓬砂、白梅等分。捣丸芡子大。每噙化一丸。(《经验方》破棺丹)

③治咽喉肿痛及走马喉痹:蓬砂、马牙硝各一分,丹砂半分,斑蝥二枚(去头、翅、足,炒)。上四味,共研为末,以生姜自然汁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腊茶为衣。每服二丸,腊茶下。(《圣济总录》蓬砂丸)

④治缠喉风,风热喉痹:硼砂(生研)、白矾(生研)各一钱,西牛黄、人爪甲(焙脆,研)各一分。为极细末,以烂白霜梅肉三钱,研糊分作四丸,噙化,取涌顽痰。(《张氏医通》硼砂丹)

⑤治咽喉口齿新久肿痛及久嗽痰火咽哑作痛:玄明粉、硼砂各五钱,朱砂六分,冰片五分。共研极细末,吹搽患上,甚者日搽五、六次。(《外科正宗》冰硼散)

⑥治舌肿胀:好硼砂为细末,用薄批生姜蘸药揩舌肿处,少时即退。(《普济方》)

⑦治口臭、口干,口舌疮:硼砂二两,片脑、麝香各一钱,马牙硝(风化)四两,寒水石(煅)十两。上为细末,用甘草膏和丸,如麻子大,不拘时含一丸咽津。(《奋效良方》硼砂丸)

⑧治鹅口疮:硼砂二钱,雄黄三钱,甘草一钱,冰片二分五厘。上为细末,蜜水调涂或干掺。(《疡医大全》四宝丹)

⑨治噎食:荞麦秸烧灰淋汁,入锅内,煎取白霜一钱,入蓬砂一钱,研末,每酒服半钱。(《海上方》)

⑩解毒禽。并治恶疮疔毒:蓬砂四两,研细,真菜油一斤,瓶内浸之。遇有毒者,服油一小盏。(《本草汇言》)

⑾治慢性气管炎:硼砂、南星、白芥子各等量,共研细末。每日二次,每服六分。(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⑿治诸蛇咬痛肿:硼砂一两。研细为末,以园内生蒌葱,就上取却葱角尖,倾入硼砂末,却以角尖覆一七日,握出葱,倾硼砂汁于一张紧薄纸上,阴干。每在伤处,取钱孔大纸贴之。(《普济方》硼砂散)

⒀治腰部扭伤:西月石(法制)粉末少许,于晚上临睡前,放于目内眦角上,左侧扭伤点右眼角,右侧扭伤点左眼角。一般一至三次见效。放药后可能会流泪。(《浙江中医杂志》9(1):24,1966)

【临床应用】①治疗癫痫
以硼砂内服。发作次数稀疏者每次0.3克,发作频繁者0.5克,均每日3次;大发作或持续性发作者每次1克,每日4次。同时配合苯妥英钠、维生素D及钙剂辅助治疗。在持续性癫痫患者,用10%葡萄糖酸钙1克,每日2次静脉注射,症状控制后停用。服药以3个月为一疗程。第二疗程起停用苯妥英钠;切勿在硼砂疗程开始前就停用,否则易引起大发作或持续性癫痫发作。若在应用硼砂治疗前已用过其他抗癫痫药物者,改用硼砂治疗时应交叉应用,逐渐停用原药,否则单独应用硼砂时,剂量应加1倍。观察10例,其中9例为大发作病人,1例系持续发作病人,全部病例均系长期服用各种抗癫痫药物而不能控制其发作者。经上述方法治疗后,全部病例在第一疗程中都有显著疗效,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作时仅几秒钟的意识模糊,似癫痫小发作状态,部分患者仅有个别肢体或下颌骨的牵动而意识不丧失。第二疗程中,7例已能完全控制症状发作,3例仍有稀疏的小发作或局限性发作存在。多数病人均连续服用1年以上,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本法对颞叶性癫痫无效;肝肾机能不全的患者最好不用。

②治疗闪腰
将硼砂放在铁勺内,置火上煅制,以炙枯为度,研为极细末备用。用时令患者仰卧,挑煅硼砂末少许,点子两眼内眦及"龈交"气。静卧4~5分钟,即自行流出眼泪。然后让患者做弯腰、转身、蹲下等动作,以活动腰部。治疗100余例,一般在用药后疼痛都有减轻,多数病例点1~3次痊愈。点药后,流泪多者,效果显著。此法对落枕亦有效,但对椎间盘脱出硬腰椎损伤者无效。

③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取97%硼砂与3%冰片混合后,再加入约占总药量50~60%的冷霜调匀备用。用时取窥阴器扩张阴道,然后将冰硼霜均匀涂抹于阴道壁四周及外阴,每天1次,5天为一疗程。治疗144例,随访82例,经一个疗程治疗的59例中,50例治愈;经治二个疗程的17例中,16例治愈;治疗三个疗程的6例中,3例治愈。总治愈率为84.1%。

【名家论述】①《纲目》:"硼砂,味甘微咸而气凉,色白而质e,故能去胸膈上焦之热。七紊问》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以甘缓之是也。其性能柔五金而去垢腻;故治噎膈积聚,骨哽结核。恶肉阴癀用之者,取其柔物也;治痰热,眼目障翳用之者,取其去垢也。"

②《本草经疏》:"硼砂,色白而体轻,能解上焦胸膈肺分之痰热。辛能散,苦能泄,咸能软,故主消痰,止嗽,喉痹及破癥结也。""其性柔五金,去垢腻,克削为用,消散为能,宜攻有余,难施不足,此暂用之药,非久服之剂。"

③《本草汇言》:"硼砂,化结痰,通喉闭,去目中翳障之药也。此剂淡渗清化,如诸病属气闭而呼吸不利,痰结火结者,用此立清。"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418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莠狗尾草_莠狗尾草的功效与作用_莠狗尾草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狗尾草 性味:味淡;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黄疸型肝炎;眼结膜炎;痈肿疔疮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莠狗尾草的全草或根。 原形态:莠狗尾草,…

  • 丝瓜皮_丝瓜皮可以入药吗_丝瓜皮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性味: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金疮;痈肿;疔疮;坐板疮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国葫芦科植物丝瓜或奥丝瓜的果皮。 原形态: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粗糙,有棱沟,有…

  • 地花生

    地花生(《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翻转红。 【来源】为远志科植物猪大肠的根。 【植物形态】猪大肠多年生矮小草本,高6~20厘米。根肉质,形似猪大肠。茎直立或斜向上,淡紫色,被长…

  • 由跋

    由跋(《别录》) 【异名】小南星(《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由跋的块茎。 【植物形态】由跋多年生草本,高约80厘米。地下块茎具疣状突起。茎直立,不分枝,生叶2片。…

  • 桑螵蛸_桑螵蛸有什么副作用_桑螵蛸有什么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蜱蛸、桑蛸、冒焦、螵蛸、致神、螳螂子、桑上螳螂窠、野狐鼻涕、赖尿郎、刀螂子、老鸹芯脐、螳螂蛋、尿唧唧、流尿狗、猴儿包、螳螂壳 性味:味甘;咸;性平 功能主治:固精缩…

  • 火绒草_火绒草的功效作用_火绒草的临床应用

    基础信息 别名:小矛香艾、老头草、老头艾、薄雪草、小头矛香、火绒蒿、大头毛香 性味:味微苦;性寒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利尿;止血。主流行性感冒;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尿血;创伤出…

  • 毛大丁草_毛大丁草治什么病_毛大丁草有什么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小一枝箭、一枝香、兔耳风、毛耳风、无风自动草、贴地风、一炷香、白眉、头顶一枝草、贴地消、巴地香、四皮香、满地香、伏地老、天灯芯、锁地虎、白花一支香、头顶一枝香、扑地…

  • 瑞香根

    瑞香根(《纲目》) 【来源】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态详"瑞香花"条。 【性味】《纲目》:"甘咸,无毒。" 【功用主治】《医学集成》:"急喉风,用白花者研水灌之。" 【用…

  • 一点红

    【中文名】一点红【类别】全草类【英文名】EmiliaHerb【别名】叶下红、羊蹄草、红背叶。 【来源】为菊科植物一点红Emiliasonchifolia(L.)DC.的全草。 【采…

  • 金边兔耳

    金边兔耳(《纲目拾遗》) 【异名】兔耳草(《慈航活人书》),兔耳箭、金茶匙(汪连仕《采药书》),小鹿衔、银茶匙、忍冬草、月下红(《百草镜》),兔耳一枝箭(《纲目拾遗》),扑地金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