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皮

桐皮
(《本经》)

【异名】白桐皮(《药性论》),水桐树皮(《濒湖集简方》),桐木皮(《纲目》)。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树皮。

【植物形态】①泡桐(《纲目》),又名:白桐(陆玑《诗疏》),椅桐(陶弘景),黄桐(《本草图经》),白花桐(陈翥《桐谱》),花桐(《品汇精要》)。
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树皮灰褐色,平滑;小枝粗壮,褐色,光滑。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0~15厘米,基部心形,先端尖或渐尖,全缘,上面初有短星状毛,瞬即光滑,下面密生灰黄色星状茸毛,脉光滑;叶柄长6~12厘米,有毛。花序圆锥状;花大,长达10厘米;萼卵状钟形,密被星状绒毛,5深裂,管部瞬即光滑,裂片肥厚而顶端稍尖,具宿存茸毛;花冠白色,内面有紫色斑点,管长7厘米,直径达4厘米,外面有星状毛,裂片几为四方形,上唇者较狭,下唇者较宽,端均有啮痕状齿或凹头;雄蕊4,2强,隐于花冠筒内,不具退化雄蕊;子房2室,花柱细长,内弯。蒴果本质,长圆形,长达7厘米。种子多数,扁而有翅。花期2~3月。果期8~9月。
多为栽培,分布山东、浙江、福建、台湾、湖南、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

②毛泡桐,又名:紫花桐(陈翥《桐谱》),冈桐(《纲目》),日本泡桐。
叶全缘或具3~5浅裂。花外面淡紫色,有毛,内面白色,有紫色条纹。蒴果先端锐尖,长约2.3厘米。
分布东北,华东、华中及西南等地区。

以上两种植物的嫩根或根皮(桐根)、木部(桐木)、叶(桐叶)、果实(泡桐果)、花(泡桐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化学成分】毛泡桐树皮含丁香甙0.3%。

【功用主治】治痔疮,淋病,丹毒,跌打损伤。

①《本经》:"主五痔,杀三虫。"

②《别录》:"疗奔豚气病。"

③《药性论》:"治五淋,沐发去头风,生发滋润。"

④《纲目》:"治恶疮,小儿丹毒,煎汁涂之。"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煎汁涂。

【选方】①治伤寒已六、七日,热极,心下烦闷,狂言,欲起走:桐皮削去上黑者,细擘之,长断,令四寸一束,以酒五合,水一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当吐下青、黄汁数升。(《补缺肘后方》)

②治跌扑伤损:水桐树皮(去青留白),醋炒捣敷。(《濒湖集简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454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锈钉子_锈钉子的主治功能_锈钉子的医疗用途

    基础信息 别名:大红袍、大和红、山皮条、地油根、铁锈根、牛吐血、土山豆根 性味:涩;微苦;微温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理气止痛;清热利湿。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白带;痢疾;胃脘痛;…

  • 天葵

    天葵(《滇南本草》) 【异名】紫背天葵(《雷公炮炙论》),雷丸草(《外丹本草》),夏无踪(《植物名实图考》),小乌头(《植物学大辞典》),老鼠屎草(《江苏植药志》),旱铜钱草(《湖…

  • 紫苏子

    紫苏子(《药性论》) 【异名】苏子(《本草经集注》),黑苏子(《饮片新参》),野麻子、铁苏子(《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果实。植物形态详"紫苏叶"条…

  • 菩提树花

    菩提树花(《药用植物学》) 【来源】为椴树科植物南京椴的花序。 【植物形态】南京椴,又名:密克椴树、白椴。落叶乔木,高达15米。芽及幼枝密被灰白色星状毛。叶互生,卵形至三角状卵形。…

  • 长叶竹根七_长叶竹根七的功效和作用_长叶竹根七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黄精、三子果 性味:味甘;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润肺;活血。主病后体虚;阴虚肺燥;咳嗽痰粘;咽干口渴;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长叶竹…

  • 红参

    【中药名】 红参 hongshen   【别名】熟人参。   【英文名】Red Ginseng   【药用部位】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r ginseng C.A.Mey.的栽培品经…

  • 翻白柴

    翻白柴(《四川中药志》) 【异名】木帚子(《中国树木分类学》),柳叶栒子(《经济植物手册》),把把柴(《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米麻的全株。 【植物形态】山米麻常绿…

  • 葛?汁

    葛?汁(《本草拾遗》)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葛?的藤汁。 【植物形态】葛?(《诗经》),又名:葛、柜鬯(《说文》),巨?、??(陆玑《诗疏》),千岁?、?芜(《别录》),乌蛙子、千…

  • 南瓜蒂

    南瓜蒂(《纲目拾遗》)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瓜蒂。植物形态详"南瓜"条。 【采集】秋季采老熟的南瓜,切取瓜蒂,晒干。 【药材】干燥瓜蒂呈5~6角形的盘状,直径2.5~5.6厘…

  • 镰片假毛蕨_镰片假毛蕨有什么医用价值_镰片假毛蕨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凤尾草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生肌敛疮。主痢疾;肠炎;烧火伤等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镰片假毛蕨的叶。 原形态:植株高60-1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