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枝根

山枝根
(《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海桐花科植物光叶海桐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态详"山枝仁"条。

【采集】秋末采集。

【性味】甘苦辛,凉。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苦辛,微温。"

【功用主治】补肺肾,祛风湿,活血通络。治虚劳喘咳,遗精早泄,失眠,头晕,高血压病,风湿性关节疼痛,小儿瘫痪。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通络,解痉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跌打骨折,小儿麻痹后遗症,产后风瘫,心胃气痛,牙痛。"

②《广西植物名录》:"祛风活络,消肿解毒,活血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骨折,产后风瘫,胃痛,毒蛇咬伤,疮疖肿毒。"

③《常用中草药配方》:"治肾虚遗精,多年哮喘,虚劳咳嗽,神经衰弱。"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

【选方】①治风湿骨痛,产后风瘫,胃痛,牙痛:光叶海桐根三至五钱。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②治多年哮喘:山枝根皮三钱,醉鱼草根三钱,百合一两。炖猪蹄吃。(《常用中草药配方》)

③治虚劳咳嗽:山枝根皮、白花菜根各五钱,瑞香二钱。水煎,一日三次分服。(《常用中草药配方》)

④治肾虚遗精,前列腺炎:山枝根皮半斤,浸米烧酒五斤,十天后过滤或澄清。每日服二次,每次一至二两。(②方以下出《常用中草药配方》)

【临床应用】治疗高血压
取光叶海桐根皮切细,加白酒以浸没药面为度,封闭浸泡7天后启用。每次5~15毫升(根据患者酒量增减),日服3次。治疗55例,其中血压高于200/120毫米汞柱者13例,在200/110毫米汞柱左右者34例。随诊观察6个月,于2周后血压下降者39例,降至正常水平者19例。临床症状特别是伴随的神经衰弱症群,均有不同程度好转。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469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梓木

    梓木(《握灵本草》) 【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木材。植物形态详"梓白皮"条。 【化学成分】含梓木内酯;又含多种萘醌衍生物,其中已确证的有α-拉杷酮。 【功用主治】《握灵本草》:"治…

  • 蓝实

    蓝实(《本经》) 【异名】蓝子(《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蓼科植物蓼蓝的果实。 【植物形态】蓼蓝(《唐本草》),又名:蓝(《本经》)。一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须根细,多数…

  • 兔肝

    兔肝(《别录》) 【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肝。动物形态详"兔肉"条。 【性味】①《纲目》:"性冷。" ②《医林纂要》:"甘苦咸,寒。" 【功用主治】补肝,明目。治肝虚眩晕…

  • 地仙桃_地仙桃的药用价值_地仙桃的用法用量

    基础信息 别名:接骨仙桃草、马非 性味:甘辛;温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消肿止痛;消肿止痛。主明脘冷痛作胀;泛吐酸水;跌打肿痛;骨折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草科植物梓木草或大…

  • 芜荑

    芜荑(《本经》) 【异名】殿蓎(《本经》),无夷(《尔雅》郭璞注),芜荑仁(《千金方》),山榆子(《千金·食治》),山榆仁(《本草拾遗》),白芜荑(《圣惠方》),大果榆糊(《药材学…

  • 石首鱼鲞

    石首鱼鲞(《食疗本草》) 【异名】白鲞(《尔雅翼》),鲞鱼(《纲目》)。 【来源】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或小黄鱼的干制品。动物形态详"石首鱼"条。 【性味】《本草汇言》:"味甘,气平…

  • 假大薯

    假大薯(《广西中药志》) 【异名】青木香、假通虎城、土木香。 【来源】马兜铃科植物卵叶马兜铃的根。 【植物形态】卵叶马兜铃攀援半灌木,无毛。叶互生,卵形至矩圆状卵形,长6~21厘米…

  • 沙漠嘎

    沙漠嘎(《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异名】沙蒿。 【来源】为菊科植物差把嘎蒿的嫩枝叶。 【植物形态】差把嘎蒿半灌木,高50~80厘米。茎自基部多分枝,常匍匐于沙面,遇湿沙生不定根…

  • 鸡血李_鸡血李的禁忌_鸡血李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杏李、红李、秋根李、玉皇李 性味: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利水通淋,止血。主消渴,心烦,白浊,水肿,吐血,崩漏,跌打损伤,瘀血作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

  • 飞蛾七_飞蛾七的药用价值_飞蛾七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飞蛾七、岩风七、老虎香、狗尾升麻、雨点草、血经草、石黄草、石笋一枝花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全身黄肿;眼睛发黄;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