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一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

  大法,秋宜下。
  就一般的治疗原则而言,秋季适宜使用攻下法。

  凡服下药,用汤胜丸,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凡是可以攻下的病症,使用汤剂比丸剂、散剂的疗效好,但要注意邪去病愈即应停止服药,不需要把一剂药都服完。阳明府实证,发热出汗多的,应急以攻下,可以用大柴胡汤。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腹泻,寸关尺三部脉象都平实有力,脘腹部按之坚硬的,是阳明燥屎内结、热结旁流之证,应当急下,可用大承气汤。

  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腹泻、脉象迟而滑的,是里有实邪、热结旁流之证,实邪不去,则腹泻不会停止,应当攻下,可用大承气汤。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问:病人有宿食内停,怎样来判断?老师答:病人寸口脉浮大,按之反现涩象的,尺部脉也微微见涩的,这是宿食内停之象,应当攻下,可用大承气汤。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当宜下之,与大承气汤。
  腹泻,不想饮食的,这是内有宿食的表现,应当攻下,可以用大承气汤。

  下利差后,至其年月日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腹泻愈后,到了次年的同一时间又复发的这是病邪没有除尽的缘故,应当攻下,可用大承气汤。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之乃愈,宜大承气汤。
  腹泻,脉反见滑的,是内有宿食之象,攻下宿食就可痊愈,可用大承气汤。

  病腹中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腹部胀满持续不减轻,即使减轻也微不足道的,这是内有实邪,应当攻下,可用大柴胡汤、大承气汤。

  伤寒后,脉沉。沉者,内实也,下解之,宜大柴胡汤。
  伤寒病后,脉象沉实有力,是内有实邪的表现,攻下则实邪可除,可以用大柴胡汤。

  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硬。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也,可以下之,宜大承气汤。
  脉象左右都弦而迟的,是寒饮内停之象,病人多有心下痞胀硬结。脉象大而紧的的,是阳盛邪实之象,可以攻下,适宜用大承气汤。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62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2/03/2025
下一篇 04/03/2025

相关推荐

  • 卷二 平脉法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

    伤寒论 03/03/2025
  • 卷二十四 序二

      夫前圣有作,后必有继而述之者,则其教乃得着于世矣。   医之道,源自炎黄,以至神之妙,始兴经方。继而伊尹以元圣之才撰成《汤液》,俾黎庶之疾疚咸遂蠲除,使万代之生灵普蒙拯济。后汉…

    伤寒论 03/03/2025
  • 卷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部拘紧不柔和,俯仰不能自如,无汗畏风的,用葛根汤主治。   葛根汤方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

    伤寒论 03/03/2025
  • 卷十二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上热下寒证的主要症候特征,是口渴能饮水,气逆上冲心胸,胃脘部灼热疼痛,虽然腹中饥饿,但又不想吃东…

    伤寒论 03/03/2025
  • 卷八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一云络)是也。  问: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三种不同的病症,各是指的什么?答:太阳阳明证…

    伤寒论 03/03/2025
  • 卷十一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的症候特征,是脉象微细,精神萎靡、神志迷糊欲睡。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

    伤寒论 03/03/2025
  • 卷三 伤寒例

      惊蛰二月节指甲春分二月中指卯  惊蛰二月节指甲春分二月中指卯   清明三月节指乙谷雨三月中指辰  清明三月节指乙谷雨三月中指辰   立夏四月节指巽小满四月中指巳  立夏四月节指…

    伤寒论 03/03/2025
  • 卷二十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不可下,下之则心下痞硬。  关脉濡而弱,寸脉反见…

    伤寒论 03/03/2025
  • 卷九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病的主要症候特征,是口中发苦,咽喉干燥,头晕目眩。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少阳感受风…

    伤寒论 03/03/2025
  • 卷七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  问:病症有结胸,有脏结,它们的表现怎么样?   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答:胸脘部按之疼痛,寸部脉象浮,关部脉象沉,…

    伤寒论 03/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