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辨不可吐 admin • 03/03/2025 10:05 • 伤寒论 合四证,已具太阳篇中。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632.html 赞 (0) admin 0 0 生成海报 卷一 上品·玉石部·丹沙 上一篇 02/03/2025 针灸下·小儿病第九 下一篇 04/03/2025 相关推荐 卷八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一云络)是也。 问: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三种不同的病症,各是指的什么?答:太阳阳明证… admin 伤寒论 03/03/2025 卷十六 辨可发汗脉证并治 大法,春夏宜发汗。 在春夏季节,适宜发汗,这是汗法使用的一般原则。 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以 然,一时间许,亦佳。不可令如水流漓。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必亡阳,阳虚… admin 伤寒论 03/03/2025 卷十九 辨可吐 大法,春宜吐。 就一般的治疗原则而言,春季宜使用吐法。 凡用吐汤,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凡是使用涌吐的汤药,药已愈病就应停止服药,不必要服完一剂药。 病胸上诸实,… admin 伤寒论 03/03/2025 卷二十三 序一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论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 admin 伤寒论 03/03/2025 卷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部拘紧不柔和,俯仰不能自如,无汗畏风的,用葛根汤主治。 葛根汤方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 admin 伤寒论 03/03/2025 卷十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病的主要症候特征是,腹部胀满,呕吐,吃不进饮食,腹泻特别厉害,腹部时时疼痛。如果误用攻下,就会导致… admin 伤寒论 03/03/2025 卷十二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上热下寒证的主要症候特征,是口渴能饮水,气逆上冲心胸,胃脘部灼热疼痛,虽然腹中饥饿,但又不想吃东… admin 伤寒论 03/03/2025 卷二十一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 大法,秋宜下。 就一般的治疗原则而言,秋季适宜使用攻下法。 凡服下药,用汤胜丸,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凡是可以攻下的病症,使用汤剂比丸剂、散剂的疗效好,但要注意邪去病… admin 伤寒论 03/03/2025 卷十四 辨阴阳易阐煮劳复病证并治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裩散主之。 伤寒病后因男女交接而发生的阴阳易病,表现为身体沉重,气… admin 伤寒论 03/03/2025 卷二十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不可下,下之则心下痞硬。 关脉濡而弱,寸脉反见… admin 伤寒论 03/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