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下·四肢第三

  手病
  液门 主手臂痛。 巨阙 主手清。 肩贞 主手 小不举。 阴交 主手脚拘挛。

  少商 主手不仁。 列缺 主手臂身热。 大陵 主手挛不伸。(又云∶主手掣) 间使 主手痛。 内关 主手中风热。 曲泽 主手青逆气。 中冲 劳宫 少冲 大泉 经渠 列缺主手掌热,肘中痛。 前腋 主臂里挛急,手不上举。 尺泽 主掣痛,手不可伸。 养老主手不得上下。 神门少海 主手臂挛。 内庭 主四厥手足闷。 腕骨 中渚 主五指掣,不可屈伸。曲池 主手不可举重,腕急,肘中痛,难屈伸。(又云∶主手不能举。) 阳溪主臂腕外侧痛不举。 心俞肝俞 主筋急手相引。

  臂肘病
  尺泽 关冲 外关 窍阴 主臂不及头。 前谷 后溪 阳溪 主臂重痛,肘挛。

  会支沟 曲池 腕骨肘 主肘节痹,臂酸重,腋急痛,肘难屈伸。中膂俞 主腋挛。

    腕骨 前谷 曲池 阳谷 主臂腕急,腕外侧痛脱如拔。天井 外关 曲池主臂痿不仁。 大泉经渠 主臂内廉痛。 间使 主肘内廉痛。 巨骨 前谷 主臂不举。 肩 天宗 阳谷主臂痛。 曲池 关冲 三里 中渚 阳谷 尺泽 主肘痛时寒。(又云∶关冲主肘疼不能自带衣。) 鱼际 灵道 主肘挛柱满。 大陵 主肘挛腋肿。 阳辅申脉 委阳 天池临泣 地五会 主腋下肿。

  肩背病
  气舍 主肩肿不能顾。 涌泉 主肩背颈项痛。 曲池 天 主肩重痛不举。 腕骨主肩臂痛。 天井主肩痛痿痹不仁,不可屈伸,肉麻木。 肩贞 关冲 肩 主肩中热,头不可以顾。巨骨 主肩中痛,不能动摇。 后溪 主肩 痛。 支沟 关冲 主肩臂酸重。 天宗 主肩重臂痛。 阳谷 清冷渊 主肩不举,不能带衣。 肩外俞 主肩胛痛而寒至肘。 曲垣 主肩胛周痹。 养老 天柱 主肩痛欲折, 天牖 缺盆 神道 大杼天突 水道 巨骨 主肩背痛。 前腋 主肩腋前痛与胸相引。 膈俞 京门 尺泽 主肩背寒痉,肩胛内廉痛。 列缺 主肩背寒栗,凡实则肩背热,背汗出,四肢暴肿。虚则肩背寒栗,气不足以息。

  腰脊病
  神道 谷中 腰俞 长强 大杼 膈关 水分 脾俞 小肠俞 膀胱俞主腰脊急强。

  腰俞 膀胱俞 长强 气冲 上 下 居 主腰痛。 志室 京门 主腰痛脊急。 小肠俞 中膂俞 白环俞 主腰脊疝痛。 次 胞肓 承筋 主腰脊痛,恶寒。(又云∶

  次主腰下至足不仁。) 三里 阴市 阳辅 蠡沟 主腰痛不可以顾。(又云∶阳辅主腰痛如锤,居中肿痛不可咳,咳则筋缩急,诸节痛上下无常,寒热。) 束骨 飞扬 承筋 主腰痛如折。 申脉 太冲 阳跷主腰痛不能举。 昆仑 主脊强背尻骨重。 阳谷 主脊内廉痛。 委中 主腰痛挟脊至头几几然。 凡腰脚重痛,于此刺出血。久痼宿疹皆立已。 大钟主腰脊痛。附分 主背痛引头。 合阳 主腰脊痛引腹。 委阳 殷门 主腰痛得俯不得仰。 太白 行间 阴陵泉 主腰痛不可俯仰。 扶承 主腰、脊、股、臀、尻、阴寒痛。

  涌泉 主腰脊相引如解。(《甲乙》云∶主腰痛,大便难。) 膈关 秩边 京骨 主背恶寒痛,脊强难以俯仰。 京门石关 主脊 反折。(《甲乙》云∶

  脚病
  昆仑 主脚如结,踝如别。 阴陵泉 主足痹痛。 京骨 承山 承筋 商丘 主脚挛(又云∶承山、承筋主脚胫酸,脚急跟痛,脚筋急痛兢兢。) 浮白 主足缓不收。 天柱行间主足不任身。(又云∶行间主厥,足下热。)然谷 主足不能安,胫酸不能久立。 中都 主足下热,胫寒,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 冲阳 三里 飞扬, 复溜 完骨 仆参 主足痿失履不收。(又云∶仆参主足跟中,踝后痛。飞扬主 中痛。复溜主胫寒不能自温。又主脚后廉急不可前却,足跗上痛。) 京骨 然谷 肾俞 主足痛。 太溪 次 膀胱俞 主足清不仁。(又云∶大溪主手足寒至节。) 地仓 大泉 主足痿痹不能行。 光明 主痿痹坐不能起。 风府 腰俞 主足不仁。 条口 三里 承山 承筋 主足下热,不能久立。 丘墟主腕不收,坐不得起,髀枢脚痛。 阳辅 阳交 阳陵泉 主髀枢膝骨痹不仁。 环跳束骨 交信 阴交 阴舍 主髀枢中痛不可举。 临泣 三阴交 主髀中痛不得行,足外皮痛。 申脉 隐白 行间 主胫中寒热。 太冲 涌泉 主胫酸。 付阳 主 外廉骨痛。 至阴 主风寒从足小趾起,脉痹上下。 至阳 主胫疼,四肢重,少气难言。 厉兑 条口三阴交 主胫寒不得卧。 内庭 环跳 主胫痛不可屈伸。 阳间 环跳 承筋 主胫痹不仁。 涌泉 然谷 主凡髀枢中痛不可举,以毫针寒而留之,以月生死为息数,立已。

  膝病
  风市 主两膝挛痛,引胁拘急, 或青、或枯、或黧如腐木。 大冲 主膝内踝前痛。 中封 主少气,身重湿,膝肿,内踝前痛。 梁丘 曲泉 阳关 主筋挛,膝不得屈伸,不可以行。 犊鼻 主膝中痛,不仁。(又云∶主膝不仁,难跪。) 解溪条口 丘墟 太白主膝股肿, 酸转筋。 合阳 主膝股重。 上廉 主风水膝肿。 阴市 主膝中寒。 伏兔主膝中寒。 侠溪 阳关 主膝外廉痛。 髀关 主膝寒不仁,痿痹不得屈伸。 光明 主膝痛胫热不能行,手足偏小。 膝关 主膝内廉痛引膑不可屈凡犊鼻肿,可灸,不可刺。若其上坚勿攻,攻之即死。

  四肢病
  章门 主四肢懈惰,喜怒。

  列缺 主四肢厥,喜笑。 曲泉 付阳 天池肢不举。 照海 主四肢淫泺。 五里 三间 天摇。 复溜 丰隆 大都主风逆四肢肿。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65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3/03/2025
下一篇 05/05/2025

相关推荐

  • 肺脏方·肺痈第七

      (论一首 方六首)   论曰∶病咳唾脓血,其脉数实者属肺痈,虚者属肺痿。咳而口中自有津液,舌上胎滑,此为浮寒,非肺痿。若口中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也。问曰∶病…

    千金方 04/03/2025
  • 治诸风方·诸风第二

      (方二十九首,灸法三十六首)   小续命汤  治猝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忽,神情闷乱。   诸风服之皆验,不虚方令人。   麻黄 防己(崔氏《外台》不用…

    千金方 04/03/2025
  • 针灸上·灸例第六

      凡孔穴在身,皆是脏腑、荣卫、血脉流通,表里往来各有所主,临时救难,必在审详。   人有老少,身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须精思商量,准而折之,无得一概,致有差失。其尺寸之法,根据古者…

    千金方 04/03/2025
  • 痔漏方·五痔第三

      (论一首 方二十六首 灸法二首)   论曰∶夫五痔者,一曰牡痔,二曰牝痔,三曰脉痔,四曰肠痔,五曰血痔。牡痔者,肛边如鼠乳,时时溃脓血出。牝痔者,肛肿痛生疮。脉痔者,肛边有疮痒…

    千金方 04/03/2025
  • 养性·服食法第六

      (论一首 法七首 方十八首)   论曰∶凡人春服小续命汤五剂,及诸补散各一剂。夏大热,则服肾沥汤三剂。秋服黄等丸   钩吻之杀人,不信黄精之益寿。但识五谷之疗饥,不知百药之济命…

    千金方 04/03/2025
  • 伤寒方上·辟温第二

      (方三十三首 湿 病证条)   屠苏酒  辟疫气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之方。   大黄(十五铢) 白术 桂心(各十八铢) 桔梗 蜀椒(各十五铢) 乌头(六铢) 菝(十二铢)   上…

    千金方 04/03/2025
  • 上七窍病·口病第三

      (论一首,方五十九首,灸法二首)   论曰∶凡患口疮及齿,禁油、面、酒、酱、酸、醋、咸、腻、干枣,瘥后仍慎之。若不久慎,寻手再发,发即难瘥。蔷薇根,角蒿,为口疮之神药,人不知之…

    千金方 04/03/2025
  • 脾脏方·秘涩第六

      (论一首 方四十四首 灸法十五首)   论曰∶有人因时疾,瘥后得闭涩不通,遂致夭命,大不可轻之,所以备述,虽非死病,凡人不明药饵者,拱手待毙,深可痛哉,单复诸方以虞仓猝耳。凡大…

    千金方 04/03/2025
  • 胃腑方·胃腑脉论第一

      (论一首)   论曰∶胃腑者,主脾也。口唇者,是其候也。脾合气于胃,胃者水谷之腑也。号仓库守内啬吏,重二斤十四两。迂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当…

    千金方 04/03/2025
  • 诸论·论药藏第九

      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大圣之至教。救民之瘼,恤民之隐,贤人之用心。所以神农鸠集百药,黄帝纂录《针经》,皆预备之常道也。且人 瘵多起仓猝,不与人期,一朝婴已,岂遑知救,想诸好事者,…

    千金方 04/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