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方·脾虚实第二

  (论一首 方二十三首 脉四首 灸法一首)

  脾实热
  右手关上脉阴实者,足太阴经者,病苦足寒胫热,腹胀满,烦扰不得卧,名曰脾实热也

  泻热汤
  治舌本强直,或梦歌乐而体重不能行方。

  前胡 茯苓 龙胆 细辛 芒硝(各三两) 杏仁(四两) 元参 大青(各二两) 苦竹叶 (切 ?

  上九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食后服。

  射干煎方
  主治同前。

  射干(八两) 大青(三两) 石膏(十两,一作一升) 赤蜜(一升)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下蜜煎取二升,分三服。

  治脾热面黄目赤季胁痛满方半夏 母姜(各八两) 枳实 栀子 茯苓 芒硝(各三两) 细辛(五两) 白术 杏仁(各四两) 生地黄 淡竹叶(切,各一升)

  上十一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三服。

  治脾横方若赤黑发如瓜大,煎羊脂摩之。

  又方 赤小豆末和鸡子白敷之。

  四肢寒热腰痛不得俯仰,身黄腹满食呕,舌根直,灸第十一椎及左右各一寸五分,三处各七壮。

  脾胃俱实
  右手关上脉阴阳俱实者,足太阴与阳明经俱实也。病苦脾胀腹坚,抢胁下痛,胃气不转,大便难,时反泄利,腹中痛,上冲肺肝,动五脏,立喘鸣,多惊,身热汗不出,喉痹精少,名

  三黄泻热汤方
  大黄 麻黄 黄芩(各四两) 杏仁 赤茯苓 甘草 橘皮 芒硝 泽泻

  上九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绞去滓,纳大黄,煮两沸去滓,下芒硝,分三服。

  大黄泻热汤
  治脾脉厥逆大腹中热切痛,舌强腹胀,身重食不下,心注脾急痛方。

  大黄(切,水一升半,渍一宿) 甘草(各三两) 泽泻 茯苓 黄芩 细辛 芒硝 橘皮(各上八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三合,去滓,下大黄更煎二沸,去滓,下芒硝,分三服。

  治脾热胁痛,热满不歇,目赤不止,口唇干裂方∶

  石膏(一斤,碎) 生地黄汁 赤蜜(各一升) 竹叶(切、五升)

  上四味先以水一斗二升煮竹叶,取七升,去滓,澄清,下石膏,煮取一升五合,去滓,下地黄汁煮两沸,次下蜜煎取三升,细细服之。

  治脾热偏一边痛,胸满胁偏胀方∶

  茯苓 橘皮 泽泻(各三两) 芍药 白术(各四两) 桂心 人参(各三两) 石膏(八两) 半夏(六两) 生姜(切) 桑根白皮(各一升)

  上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若须利下,加芒硝二两佳。

  脾虚冷右手关上脉阴虚者,足太阴经也。病苦泄注,腹满气逆,霍乱、呕吐、黄胆,心烦不得卧,肠鸣,名曰脾虚冷也。

  治虚胀胁痛肩息有时发作悉补之方∶

  五加根皮 丹参 橘皮(各一斤) 地骨皮 干姜 白术(各八两) 干地黄 芎 附子(各五两) 猪椒根皮(二斤) 桂心 桔梗(各四两) 甘草(三两) 大枣(五十枚)

  上十四味 咀,以酒四斗渍五七日,服七八合加至一升,日再服。

  槟榔散
  治脾寒饮食不消,劳倦气胀,噫满忧恚不乐方。

  槟榔(八枚,皮子并用) 人参 茯苓 陈曲 麦 浓朴 白术 吴茱萸(各二两)

  上八味治,下筛,食后酒服二方寸匕,日再服。(一方用橘皮一两半。

  温脾丸
  治久病虚羸脾气弱,食不消喜噫方。

  黄柏 大麦 吴茱萸 桂心 干姜 细辛 附子 当归 曲 大黄 黄连(各一两)

  上十一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空腹酒服,日三。

  麻豆散
  主脾气弱不下食饵,此以当食方。

  大豆黄卷(二升) 大麻子(三升,熬令香)

  上二味治,下筛,饮和服一合,日四五,任意多少。

  脾胃俱虚
  右手关上脉阴阳俱虚者,足太阴与阳明经俱虚也。病苦胃中如空状,少气不足以息,四逆寒泄注不已,名曰脾胃俱虚也。

  治腹胀善噫食则欲呕,泄 溏下,口干,四肢重,好怒不欲闻人声,忘误,喉痹,补之方∶

  黄连(一两) 禹余粮(二两) 白术 干姜(各三两) 大麻子(五两) 桑白皮(八两) 大枣(二十枚)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四次服。

  治脾胃俱虚苦饥寒痛方∶

  人参 当归 桂心 茯苓 桔梗 芎 (各五两) 浓朴 甘草 橘皮 吴茱萸(各二两)白术(五两) 麦 (一升)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白术散
  治脾胃俱虚冷方。

  白术 浓朴 人参 吴茱萸 茯苓 麦 曲 芎 (各三两)

  上八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食后服,日三。(一方加大腹、橘皮。

  平胃丸
  凡身重不得食,食无味,心下虚满,时时欲下,喜卧者,皆针胃脘,太仓宜,服建中汤及此方。

  杏仁(五十枚) 丹参(三两) 苦参 元参 葶苈(各二两) 芎 桂心(各一两)

  上七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五丸,日三,以知为度。

  又方 治丈夫小儿食实不消,胃气不调,或温壮热结,大小便不利者,有病冷者服露宿丸,热药后当进此丸调胃方,(露宿丸见后十六卷胃腑痼冷积热门)。

  大黄(二两) 小草 甘草 芍药 芎 葶苈(各一两) 杏仁(五十枚)

  上七味为末,蜜丸如梧子,饮服五丸,日三。一岁小儿二丸,渐加之。(《翼方》无杏仁,有菖蒲、当归、干姜、茯苓、麦门冬、细辛,为十三味)。

  论曰∶凡病宿食在上脘,当吐之,脉数而滑者实也。有宿食不消,下之愈。胃中有 食冷物,即痛不能食,有热物即欲食。大腹有宿食,寒栗发热如疟状。宿食在小腹者,当暮发热,明旦复止。寸脉紧即头痛风寒,或腹中宿食不化。寸口脉紧者,如转索左右无常。脾胃中有宿食不消,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微而涩,故知宿食。

  大曲丸
  主消谷断下温和又寒冷者,常服不患霍乱方。

  大麦 曲(各一升) 附子 干姜 当归 人参(各三两) 赤石脂(一两) 桔梗 女萎(各二两) 吴茱萸 皂荚(各五两) 蜀椒(二两半) 乌梅(五十枚)

  上十三味为末,蜜酢中半渍梅一宿,蒸三斗米下,去核捣如泥,和药蜜,和捣二千杵,服十丸,日三。下甚者,加龙骨、阿胶、艾各三两。

  消食断下丸
  寒冷者常服之方。

  曲 大麦 (各一升) 吴茱萸(四两)

  上三味为末,蜜和,服十五丸如梧子,日三服。

  干姜散
  治不能食,心意冥然忘食方。

  干姜 法曲 蜀椒 豉 大麦 (各一升)

  上五味合治,下筛,食后服三方寸匕,日三,以能食为度。

  消食丸
  治数年不能食方。

  小麦 曲(各一升) 干姜 乌梅(各四两)

  上四味为末蜜和服十五丸,日再加至四十丸。寒在胸中及反胃翻心者皆瘥。

  曲丸
  主消谷能食,除肠中水气胪胀方。

  法曲 麦 杏仁(各五两)

  上三味治,下筛,食后酒服一合,日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7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3/03/2025
下一篇 05/05/2025

相关推荐

  • 脉法·三关主对法第六

      诸浮、诸沉、诸弦、诸紧、诸涩、诸滑,若在寸口,膈以上病(头部)。若在关上,胃以下平寸口脉主对法∶   手寸口脉滑而迟,不沉不浮,不长不短,为无病,左右同法。寸口太过与不及,寸口…

    千金方 04/03/2025
  • 胃腑方·喉咙论第三

      (论一首)   论曰∶喉咙者,脾胃之候也。(重十二两,长一尺二寸,广二寸。其层围十二重,应十二时)。主通利水谷之道,往来神气。若脏热,喉则肿塞气不通,乌 膏主之(方见第六卷中)…

    千金方 04/03/2025
  • 肺脏方·肺痿第六

      (论一首 方四首)   论曰∶寸口脉数,其人病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出,何也?师曰∶此为肺痿之病。何从得之?师曰∶病热在上焦,因咳为肺痿,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

    千金方 04/03/2025
  • 解毒杂治方·阴第八

      (论二首 方二十五首 灸法四首)   论曰∶ 有四种,有肠 、卵胀、气 、水 。其肠 、卵胀难瘥,气   治丸方  蜘蛛(熬) 桃仁(各五十枚) 桂心 蒺藜子 地肤子 泽泻 防…

    千金方 04/03/2025
  • 治诸风方·风懿第六

      (论三首 方二十三首 针灸法六首)   独活汤  治风懿不能言,四肢不收、手足 曳方。   独活(四两) 桂心 芍药 栝蒌根 生葛(各二两) 生姜(六两) 甘草(三两)   上…

    千金方 04/03/2025
  • 治诸风方·论杂风状第一

      (论二十五首)   岐伯曰∶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夫诸急猝病多是风,初得轻微,人所不悟,宜速与续命汤,根据 穴灸之。夫风者百病之长,岐伯所言四者…

    千金方 04/03/2025
  • 伤寒方上·发汗丸第六

      (方二首)   神丹丸  治伤寒敕涩,恶寒发热,体疼者方。   附子 乌头(各四两) 人参 茯苓 半夏(各五两) 朱砂(一两)   上六味末之,蜜丸,以真丹为色,先食服,如大豆…

    千金方 04/03/2025
  • 脾脏方·疳湿痢第九

      (论二首 方十首)   论曰∶凡疳湿之病,皆由暑月多食肥浓油腻,取冷眠睡之所得也。礼云∶君子盛暑之月,薄滋味、无食肥浓煮饼,此时不利人也。养生者宜深戒之,不尔,多患疳湿耳。  …

    千金方 04/03/2025
  • 妇人方中·杂治第十七

      (方五十九首,灸法九首)   破积乌头丸  治妇人心腹积聚,气闷胀,疝瘕,内伤瘀血,产乳余疾及诸不足。劳气食气,胃满吐逆,其病头重结痛,小便赤黄,大下气方。   乌头 黄芩 巴…

    千金方 04/03/2025
  • 妇人方上·养胎第三

      (论二首 方二十三首 禁忌一首 逐月养胎二十首)   论曰∶旧说凡受胎三月,逐物变化,禀质未定。故妊娠三月,欲得观犀象猛兽,珠玉宝物,欲得见贤人君子盛德大师,观礼乐钟鼓俎豆,军…

    千金方 04/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