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方·小儿痢第十

  (方三十六首)

  温中汤
  治小儿夏月积冷,洗浴过度,及乳母亦将冷洗浴,以冷乳饮,儿儿壮热忽值豪雨凉加之儿,下如水,胃虚弱,则面青肉冷、目陷、干呕,宜先与此调其胃气下即止方。

  干姜 浓朴(各一分) 当归 桂心 甘草(各三分) 人参 白术 茯苓 桔梗(各二分)

  上九味 咀,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六十日至百日儿一服二合半,余皆随儿大小。

  温中大黄汤
  治小儿暴冷,水谷下或乳冷下青结不消,或冷实吐下,干呕烦闷,及冷滞赤白下者,若已服诸利汤去实,胃中虚冷,下如水,干呕、目陷、烦扰不宜利者,可除大黄。若中乳,乳母洗浴水气未消,饮儿遂为霍乱,宜利者便用大黄,不须利宜温者除之方。

  大黄(六分) 桂心 浓朴 甘草 干姜(各一分) 人参 白术 茯苓 当归(各二分)桔梗(三分)

  上十味,以水二升半煮取八合,凡儿三十日至六十日一服二合,七十日至百日一服二合半,二百日者服三合。

  黄柏汤
  治小儿夏月伤暴寒,寒折大热,热入胃,下赤白滞如鱼脑,壮热头痛身热手足烦,此太阳之气外伤寒,使热气入胃,服此方良。误以利药下之,或以温脾汤下之,则热痢。以利药下之,便数去赤汁如烂肉者;或下之不瘥,复以涩热之药断之,下既不止,倍增壮热者服之即效。或者温病热盛,复遇暴寒折之,热入腹中,下血如鱼脑者,服之良方。

  黄柏 黄连 黄芩 升麻 当归 白头翁(一作白蔹) 牡蛎 石榴皮 寄生 甘草(各二分) 犀角 艾叶(各一分)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百日儿至二百一日,一服三合。

  治中结阳丸
  断冷滞下,赤白青色如鱼脑,脱肛出,积日腹痛,经时不断者方。

  赤石脂(五分) 吴茱萸(三分) 干姜 附子 当归 浓朴 白术 木兰皮 白头翁 黄连黄柏 石榴皮(各一分)

  上十二味为末,蜜丸,如大豆,二岁以上服五丸,三岁以上服十丸,十岁以上服二十丸。暴下者服少许便瘥;积下者,尽一剂,更合。

  栀子丸
  治少小热痢不止方。

  栀子(七枚) 黄柏(三分) 黄连(五分) 矾石(四分) 大枣(四枚,炙令黑)

  上五味为末,蜜丸,如小豆大,服五丸,日三夜二服,不知稍加至十丸。

  藜芦丸
  治少小泄清痢方。

  藜芦(二分) 黄连(二分) 附子(一分)

  上三味为末,蜜丸,如麻子,以粥饮服,二丸立验。

  四物粱米汤
  治少小泄注方。

  粱米 黍米 稻米(各三升) 蜡(如弹子大)

  上四味,以水五升东向灶煮粱米三沸,去滓。复以汁煮稻米三沸,去滓。复以汁煮黍米三沸,去滓。以蜡纳汁中和之,蜡消取饮之,数试有验。

  龙骨汤治少小壮热渴引饮下痢方。

  龙骨 甘草 大黄 赤石脂 栝蒌根 石膏 寒水石 桂心(各二两)

  上八味治,下筛,以酒、水各五合,煮散二合二沸,去滓,量儿大小服之。

  大黄汤
  治少小下痢苦热不食伤饱不乳方。

  大黄 麦门冬 甘草(各一两)

  上三味 咀,以水二升煮取一升,二三岁儿分三四服。

  生金牛黄汤
  治小儿积下不止因发痫方。

  生金(三铢,一方用六铢,无生金熟金亦得) 牛黄(三铢) 麻黄(三分) 黄连 干姜 人参 甘草(各一分) 细辛(半分)

  上八味 咀,以水一升六合煮取八合,去滓,临服研牛黄以煮汤中,嫌儿热者用生姜代干姜。今世乏生金,但用成器金亦善,二三两皆得用之。

  泽漆茱萸汤
  治小儿夏月暴寒,寒入胃则暴下如水,四肢被寒所折则壮热,经日不除,经月许变,通身虚,满腹痛,其脉微细,服此汤一剂得效后渐安方。

  泽漆 青木香 海藻(各二分) 吴茱萸 茯苓 白术 桔梗 芍药 当归(各五分) 大黄( ?

  上十味 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二百日至一岁儿,一服二合半,一岁以上至二岁一服四合

  枳实散
  治少小久痢淋沥,水谷不调,形羸不堪大汤药者宜此方。

  枳实二两,治下筛,三岁以上服方寸匕。若儿小,以意斟酌,日三服。

  治少小洞注下痢方∶

  蒺藜子二升,捣汁,温服,以瘥为度。

  又方 取木瓜汁饮之。

  又方 酸石榴烧灰为末,服半钱匕,日三。

  又方 捣榴汁服之。

  又方 炒仓米为末饮服。

  又方 狗头骨烧灰,水和服之。

  又方 羊骨灰 鹿骨灰

  上二味并水和服之,随得一事即用之。

  又方 炒豉令焦,水淋汁服之、神验。冷则酒淋服。

  又方 五月五日百草末吹下部。

  治小儿赤白滞下方∶

  薤白(一把) 豉(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又方 柏叶 麻子末(各一升)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三沸,百日儿每服三合。

  又方 牛角 灰,水和服三方寸匕,佳。

  又方 烧蜂房灰水和服。

  又方 乱发灰 鹿角灰上二味等分,三岁儿以水和服三钱匕,日三。

  治小儿赤白痢方∶

  白荷根汁 生地黄汁(各五合 ?

  上二味微火煎一沸,服之。

  又方 五月五日虾蟆灰饮服半钱匕。

  治小儿热痢方∶

  煮木瓜叶饮之。

  治小儿冷痢方∶

  蓼菜捣汁,量儿大小与之。(一方作芥菜。

  又方 捣蒜敷两足下。

  治小儿暴痢方∶

  小鲫鱼一头烧灰服之,亦治大人。

  又方 烧鲤鱼骨末服之。(一方作龙骨。

  又方 赤小豆末酒和涂足下,日三度。油和亦得。

  治小儿蛊毒痢方∶

  蓝青汁一升二合,分为四服。

  治小儿渴痢方∶捣冬瓜汁饮之。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6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3/03/2025
下一篇 05/05/2025

相关推荐

  • 治诸风方·论杂风状第一

      (论二十五首)   岐伯曰∶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夫诸急猝病多是风,初得轻微,人所不悟,宜速与续命汤,根据 穴灸之。夫风者百病之长,岐伯所言四者…

    千金方 04/03/2025
  • 大肠腑方·九虫第七

      (论三首 方四十五首)   论曰∶人腹中有尸虫,此物与人俱生,而为人大害。尸虫之形状似大马尾,或如薄筋,根据脾而居,乃有头尾,皆长三寸。又有九虫,一曰伏虫,长四分。二曰蛔虫,长…

    千金方 04/03/2025
  • 妇人方中·淋渴第十六

      (方九首)   栝蒌汤  治产后小便数兼渴方。   栝蒌根 麦门冬 甘草 黄连(各二两) 人参 生姜(各三两) 大枣(十五枚) 桑螵蛸(二十枚)   上八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

    千金方 04/03/2025
  • 养性·道林养性第二

      真人曰∶虽常服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养性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卧,久视久听。盖以久视…

    千金方 04/03/2025
  • 脉法·平脉大法第一

      论曰∶夫脉者,医之大业也。不深究其道,何以为医者哉。是以古之哲医,寤寐俯仰,不与常人同域,造次必于医,颠沛必于医,故能感于鬼神,通于天地,可以济众,可以根据凭。   若与常人混…

    千金方 04/03/2025
  • 妇人方中·中风第十二

      (论一首 方三十首)   论曰∶凡产后角弓反张及诸风病,不得用毒药,惟宜单行一两味,亦不得大发汗,特忌转吐泻利,必死无疑,大豆紫汤,产后大善。   大豆紫汤  治产后百病及中风…

    千金方 04/03/2025
  • 膀胱腑方·三焦脉论第四

      (论一首)   论曰∶夫三焦者,一名三关也。上焦名三管反射,中焦名霍乱,下焦名走哺。合而为一,有名无形,主五脏六腑往还神道,周身贯体,可闻而不可见,和利精气,决通水道,息气肠胃…

    千金方 04/03/2025
  • 肝脏·肝虚实第二

      (脉四条,方十一首,灸法一首)   肝实热∶   左手关上脉阴实者,足厥阴经也,病苦心下坚满,常两胁痛,息忿忿如怒状,名曰肝实热也。   治肝实热,阳气伏邪热,喘逆闷恐,目视物…

    千金方 04/03/2025
  • 脉法·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十四

      扁鹊曰∶夫相死脉之气,如群鸟之聚,一马之驭,系水交驰之状,如悬石之落,出筋之上,藏筋之下,坚关之里,不在荣卫,伺候交射不可知也。 脉病患不病,脉来如屋漏、雀啄者死。(屋漏者,其…

    千金方 04/03/2025
  • 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论一首 方二十九首 灸法六首)   桂枝酒  治肝虚寒,猝然喑哑不声、踞坐不得、面目青黑、四肢缓弱、遗失便利、   桂枝 川芎 独活 牛膝 薯蓣 甘草(各三两) 附子(二两)…

    千金方 04/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