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腑方·惊悸第六

  (方二十三首)

  远志汤
  治心气虚惊悸善忘不进食补心方。

  远志 干姜 白术 桂心 黄 紫石英(各三两) 人参 茯苓 甘草 芎 茯神 当归 羌活 防风(各二两) 麦门冬 半夏(各四两) 五味子(二合) 大枣(十二枚)

  上十八味 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半,分五服,日三夜二。

  又方 治中风心气不足,惊悸言语谬误,恍惚愦愦,心烦闷耳鸣方。

  远志 黄 茯苓 甘草 芍药 当归 桂心(一方无) 麦门冬 人参(各二两) 附子(一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每服八合,羸人服五合,日三夜一。

  茯神汤
  治风经五脏大虚惊悸安神定志方。

  茯神 防风(各三两) 人参 远志 甘草 龙骨 桂心 独活(各二两) 白术(一两)

  酸枣(一升) 细辛 干姜(各六两)

  上十二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治风虚满、颈项强、心气不定不能食方。

  茯神 麦门冬(各四两) 人参 远志 羌活 当归 甘草 紫石英 五味子(各一两)半夏 黄 防风(各三两) 酸枣(三升) 生姜(五两)

  上十四味 咀,以水一斗三升煮枣仁至一斗,去枣,纳余药煎取三升半,每服七合,日三夜二。

  补心汤
  治心气不足,病苦惊悸汗出心中烦闷短气,喜怒悲忧悉不自知,常苦咽喉痛,口唇黑,呕吐血,舌本强,不通水浆方。

  紫石英 人参 茯苓 远志 当归 茯神(深师作桂) 紫菀 甘草(各二两) 麦门冬(一升) 赤小豆(三合) 大枣(三十枚)

  上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治心气不足,多汗心烦,喜独语多梦不自觉,咽喉痛,时吐血,舌本强,水浆不通方。

  紫石英 人参 茯苓 桂心(各二两) 麦门冬(三两) 紫菀 甘草(各一两) 赤小豆(二十四枚) 大枣(七枚)

  上九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春夏服佳。

  又方 治奄奄忽忽朝瘥暮剧,惊悸,心中憧憧,胸满不下食,阴阳气衰,脾胃不磨,不欲闻人声,定志下气方。

  人参 茯苓 远志 甘草 枳实 当归 龙齿 桔梗(各三两) 半夏 桂心(各五两)黄?

  上十四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粳米五合,令熟去滓,纳诸药煮取四升,分服八合,日三夜二。

  又方 治心气不足,心痛惊恐方。

  远志 蒲黄(一方用菖蒲) 人参 茯苓(各四两)

  上四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半,分三服。

  又方 治心气不足,腹背相引痛不能俯仰方。

  茯神 远志 黄芩 干地黄 麦门冬 石膏(各四两) 半夏 桂心 附子 生姜(各二两) 甘草 阿胶 糖(各一两) 大枣(三十枚)

  上十四味以十二味 咀,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纳糖及胶更煎取二升二合,分三服。(此方与前心虚实篇大补心汤相重,分两不同。)

  小定心汤
  治虚羸心气惊弱多魇方。

  茯苓(四两) 桂心(三两) 甘草 芍药 干姜 人参 远志(各二两) 大枣(十五枚)

  上八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大定心汤
  治心气虚悸,恍惚多忘,或梦惊魇志少不足方。

  人参 茯苓 茯神 远志 赤石脂 龙骨 干姜 当归 甘草 白术 芍药 桂心 紫菀防风(各二两) 大枣(二十枚)

  上十五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半,分五服,日三夜二。

  治惊劳失志方∶

  甘草 桂心(各二两) 龙骨 防风 麦门冬 牡蛎 远志(各一两) 茯神(五两) 大枣(二十枚)

  上九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二服,相去如人行九里久再进。

  荆沥汤
  治心虚惊悸不定羸瘦病方。

  荆沥(三升) 茯神 白藓皮(各三两) 人参(二两) 白银(十两,以水一斗煮取二升)

  上五味 咀,以荆沥银汁中煮取一升四合,分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进一服。

  又方 荆沥(二升) 缓火煎取一升六合,分温四服,日三夜一。

  又方 单用荆沥煮服功力尤专。

  镇心汤
  治风虚劳冷,心气不足,善忘恐怖,神志不定方。

  防风 当归 大黄(各五分) 麦门冬(五两) 泽泻 大豆黄卷 白蔹(各四分) 菖蒲 人参 桔梗 远志 桂心 薯蓣 石膏(各三分) 干姜 茯苓 紫菀(各一两) 甘草 白术(各十分) 附子 茯神(各二两) 秦艽(六分) 粳米(半升) 大枣(十五枚)

  上二十四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粳米令熟去滓,纳诸药,煮取四升分服,日三夜一。(《翼》方不用粳米,蜜丸如梧子,酒服十丸,加至二十丸。)

  大镇心散
  治心虚惊悸,梦寐恐畏方。

  紫石英 茯苓 防风 人参 甘草 泽泻(各八分) 黄 白术 薯蓣 秦艽 白蔹(各六分) 麦门冬 当归(各五分) 桔梗 大豆黄卷 柏子仁 桂心 远志 大黄 石膏(各四分) 干姜 蜀椒 芍药 细辛(各三分)

  上二十四味治,下筛,酒服三方寸匕,日三。(一方无紫石英、茯苓、泽泻、干姜,有大枣?

  又方 治风虚心气惊弱恍惚失常,忽嗔恚悲志意不乐方。

  紫石英 白石英 朱砂 龙齿 干地黄(一本无) 人参 白术 茯苓 桂心 干姜 天雄

  上十五味治,下筛,酒服两方寸匕,日三。

  小镇心散
  治心气不足,虚悸恐畏,悲思恍惚,心神不定惕惕然惊者方。

  人参 白术 远志 附子 桂心 黄 细辛 干姜 干地黄 赤小豆 龙齿 防风 菖蒲(各二两) 茯苓(四两)

  上十四味治,下筛,酒服二方寸匕,日三。

  镇心丸
  治男子妇人虚损,梦寤惊悸或失精神,妇人赤白注漏或月水不利,风邪鬼疰,寒热往来,腹中积聚,忧恚结气诸病方。

  紫石英 茯苓 菖蒲 肉苁蓉 麦门冬 远志 大黄 当归 细辛 大豆黄卷 卷柏 干姜(各五分) 人参 丹参 防风 秦艽 泽泻(各六分) 柏子仁 芍药 石膏(各三分)乌头 桂心 桔梗 甘草 薯蓣 前胡 白蔹 铁精 银屑 牛黄(各二分) 白术 半夏(各三分) 虫(十二枚) 干地黄(十二分) 大枣(五十枚)

  上三十五味为末,蜜枣和捣五千杵,丸如梧子,酒服五丸,日三,加至二十丸。(一本无

  大镇心丸
  治同前,凡是心病悉主之方。

  干地黄(六分) 牛黄(五分,一用牛膝) 羌活 桂心 秦艽 芎 人参 远志 麦门冬 丹砂 阿胶 甘草 大黄 紫石英 银屑 白蔹 当归 干姜 防风(各八分) 杏仁 蜀椒(各五分) 泽泻 黄 大豆黄卷 茯苓 薯蓣 茯神 前胡 柏子仁 铁精(各五分)桑螵蛸(十?

  上三十二味为末,白蜜枣和丸,酒服七丸,日三,加至二十丸。

  小镇心丸
  治心气少弱,惊虚振悸,胸中逆气,魇梦参错谬忘恍惚方。

  紫石英 朱砂 茯神 银屑 雄黄 菖蒲 人参 桔梗 干姜 远志 甘草 当归 桂心(各二两) 防风 防己 细辛 铁精(各一两)

  上十七味为末,蜜丸,如大豆,饮服十丸,日三,加至二十丸。(一方有茯苓二分,为十

  定志小丸
  治心气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善忘,朝瘥暮剧,暮瘥朝发狂眩方。

  人参 茯苓(各三两) 菖蒲 远志(各二两)

  上四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饮服七丸,日三。加茯神为茯神丸散,服之亦佳。

  紫石英酒
  治久风虚冷,心气不足,或时惊怖方。

  紫石英(一斤) 钟乳 防风 远志 桂心(各四两) 麻黄 茯苓 白术 甘草(各三两)

  上九味 咀,以酒三斗春渍三日,每服四合,日三,亦可至醉,常令有酒气。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7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3/03/2025
下一篇 05/05/2025

相关推荐

  • 肝脏·肝脏脉论第一

      论曰∶夫人禀天地而生,故内有五脏六腑、精气骨髓、筋脉;外有四肢九窍、皮毛爪齿、咽喉唇舌、肛门胞囊。以此总而成躯。故将息得理,则百脉安和;役用非宜,即为五劳、七伤、六极之患。有方…

    千金方 04/03/2025
  • 针灸上·五脏六腑变化旁通诀第四

      凡五脏六腑,变化无穷,散在诸经,其事隐没,难得俱知。今纂集相附,以为旁通,令学人少留意推寻,造次可见矣。   五脏∶肾(水一) 心(火二) 肝(木三) 肺(金四) 脾(土五) …

    千金方 04/03/2025
  • 妇人方中·中风第十二

      (论一首 方三十首)   论曰∶凡产后角弓反张及诸风病,不得用毒药,惟宜单行一两味,亦不得大发汗,特忌转吐泻利,必死无疑,大豆紫汤,产后大善。   大豆紫汤  治产后百病及中风…

    千金方 04/03/2025
  • 伤寒方上·发汗丸第六

      (方二首)   神丹丸  治伤寒敕涩,恶寒发热,体疼者方。   附子 乌头(各四两) 人参 茯苓 半夏(各五两) 朱砂(一两)   上六味末之,蜜丸,以真丹为色,先食服,如大豆…

    千金方 04/03/2025
  • 肝脏·肝虚实第二

      (脉四条,方十一首,灸法一首)   肝实热∶   左手关上脉阴实者,足厥阴经也,病苦心下坚满,常两胁痛,息忿忿如怒状,名曰肝实热也。   治肝实热,阳气伏邪热,喘逆闷恐,目视物…

    千金方 04/03/2025
  • 风毒香港脚方·诸膏第五

      (例一首 方八首)   例曰∶凡作膏常以破除日,无令丧孝、污秽产妇、下贱人、鸡犬、禽兽见之,病在外火炙摩之,在内温酒服如枣核许。   神明白膏  治百病。中风恶气及头面诸病,青…

    千金方 04/03/2025
  • 痔漏方·空青商陆散

      空青商陆散   治野狼漏始发于颈肿,无头有根,起于缺盆之上,连延耳根肿大。此得之忧恚,气上不得下,其根在肝。(一作肺)。空青主之,商陆为之佐方。   空青 脑(各二分) 肝(一…

    千金方 04/03/2025
  • 膀胱腑方·膀胱腑脉论第一

      (论一首 脉四首)   论曰∶膀胱者,主肾也,耳中是其候也。肾合气于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号水曹掾,名玉海,重九两二铢,左回叠积上下纵广九寸,受津液九升九合,两边等。应二十…

    千金方 04/03/2025
  • 小肠腑方·舌论第三

      (论一首)   论曰∶舌者心主,小肠之候也。善用机衡能调五味也。凡有所啖,若多咸则舌脉凝而变色,多食苦则舌皮槁而外毛焦枯,多食辛则舌筋急而爪枯干,多食酸则舌肉肥而唇揭,多食甘则…

    千金方 04/03/2025
  • 上少小婴孺方下·小儿杂病第九

      (方一百十一首 灸法十三首)   治小儿脐中生疮方∶   桑汁敷乳上,使儿饮之。   又方 饮 羊乳及血。   治小儿风脐遂作恶疮,历年不瘥方∶   取东壁土敷之,大佳。若汁不…

    千金方 04/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