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腑方·吐血第六

  (论二首 方二十九首 针灸法十五首)

  论曰∶禀丘云∶吐血有三种,有内衄,有肺疽,有伤胃。内衄者出血,如鼻衄但不从鼻孔出?

  闷便?

  满闷吐之时,血从吐后出,或一合半升一升是也。伤胃者,因饮食大饱之后,胃中冷则不能消化,不?

  腹绞痛?

  出清液,?

  得年少时?

  茹二味?

  中但自 然,心中不闷者辄自愈。假令烦躁心中闷乱,纷纷呕吐,颠倒不安,医工又以黄土汤,阿胶散,益加闷乱卒致不济,如此闷者,当急吐之。

  急吐方

  瓜蒂(三分) 杜蘅 人参(各一分)

  上三味治,下筛,服一钱匕,或无水浆,但得下即可。羸人小减之,吐去青黄或吐血一二升无苦。

  黄土汤
  治吐血方。

  伏龙肝(鸡子大,二枚) 桂心 干姜 当归 芍药 白芷 甘草 阿胶 芎 (各一两) 生地黄(二两) 细辛(半两) 吴茱萸(二升)

  上十二味 咀,以酒七升、水三升合煮,取三升半,去滓,纳胶,煮取三升,分三服。

  亦治血衄。

  又方 治卒吐血及衄血方。

  伏龙肝(半升) 甘草 干姜(仲景作地黄) 白术 阿胶 黄芩(各三两)

  上六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下胶,分三服。

  生地黄汤
  治忧恚呕血烦满少气胸中痛方。

  生地黄(一斤) 大枣(五十枚) 阿胶 甘草(各三两)

  上四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坚中汤
  治虚劳内伤,寒热呕逆吐血方。

  糖(三斤) 芍药 半夏 生姜 甘草(各三两) 桂心(二两) 大枣(五十枚)

  上七味 咀,以水二斗煮取七升,分七服,日五夜二。(《翼方》无甘草、桂心,有生地黄)

  治噫止唾血方∶

  石膏(四两) 浓朴(三两) 麻黄 生姜 五味子 半夏 杏仁(各二两) 小麦(一升)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煮麻黄,去沫澄取七升,纳药煮取二升半,分再服。

  治吐血胸中塞痛方∶

  芍药 干姜 茯苓 桂心 当归 大黄 芒硝(各三两) 阿胶 甘草 人参(各二两)

  麻黄(一两) 干地黄(四两) 虻虫 水蛭(各八十枚) 大枣(二十枚) 桃仁(一百枚)

  上十六味 咀,以水一斗七升煮取四升,分五服,日三夜二。

  柏叶汤
  治吐血内崩上气面色如土方。

  干姜 阿胶 柏叶(各二两) 艾(一把)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纳马通汁一升,煮取一升,顿服。(仲景不用阿胶,《短剧》、《肘后》俱不用柏叶)

  治吐血酒客温疫中热毒干呕心烦方∶

  蒲黄 犀角 栝蒌根 甘草(各二两) 葛根 桑寄生(各二两)

  上六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泽兰汤
  治伤中里急,胸胁挛痛欲呕血,时寒时热,小便赤黄,此皆伤于房劳故也。

  泽兰 糖(各一斤) 桂心 桑根白皮 人参(各二两) 远志(二两) 生姜(五两)麻仁(一升)

  上八味 咀,以醇酒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去滓,纳糖,食前服一升,日三夜一,勿劳动。

  治忽吐血一二口,或者心衄,或者内崩方∶

  蛴螬(五枚) 牛膝(生) 王不留行 牡丹 麦门冬(各二两) 萆 芍药 干地黄(各四两) 续断 阿胶(各三两)

  上十味 咀,以生地黄汁五升、赤马通汁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瘥更合数剂,取瘥止。

  又方 熟艾三鸡子许,水五升煮取二升,顿服。

  又方 烧乱发灰,水服方寸匕,日三服。(《集验》云治舌上忽出血如簪孔者,亦治小便出血者。)

  治虚劳吐血方∶

  生地黄肥者五升捣,以酒一升煮沸三上三下,去滓顿服。

  又方 凡吐血服桂心末方寸匕,日夜可二十服。(《肘后》亦云疗下血。)

  又方 生地黄五斤绞取汁,微火煎三沸,投白蜜一斤,又煎取三升,每服半升,日三。主胸痛,百病久服佳。

  又方 柏叶一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生地黄汁(半升) 川大黄末(一方寸匕)

  上二味先温地黄汁一沸,次纳大黄搅和,空腹顿服,日三瘥。

  犀角地黄汤
  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大便黑、面黄,消瘀血方。

  犀角(一两) 生地黄(八两) 芍药(三两) 牡丹皮(二两)

  上四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喜妄如狂者加大黄二两,黄芩三两。其人脉大来迟,腹不满自言满者,为无热,但根据方不须有所增加。

  治五脏热结吐血、衄血方∶

  伏龙肝(鸡子大一枚) 生竹茹(一升) 芍药 当归 黄芩 芎 甘草(各二两) 生地黄(一斤)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三升先煮竹茹,减三升,下诸药取二升,分三服。(《翼方》有桂心。)

  当归汤
  治衄血吐血方。

  当归 干姜 芍药 阿胶(各二两) 黄芩(三两)

  上五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治上焦热膈伤、吐血、衄血或下血连日不止欲死并主之方∶

  艾叶 竹茹(各一升) 阿胶(如手掌大) 干姜(二两)

  上四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马通汁半升煮取一升,顿服。取新马屎与少水和绞取汁服。

  (一方不用竹茹,加干姜作七两。

  治虚劳崩中吐血,下血,上气短,气欲绝,面黑如漆方∶

  黄 芍药 芎 甘草(各四两) 生姜(一斤)

  上五味 咀,以酒五升浸一宿,明旦更以水五升,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下阴中毒如汤沃雪,凡夏月不得宿浸药。酒客劳热发痔下血谷道热者,去生姜用生地黄代之,凡进三

  竹茹汤
  治吐血,衄血,大小便下血方。

  竹茹(二升) 甘草 川芎 黄芩 当归(各六分) 芍药 白术 人参 桂心(各一两)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治九孔出血方∶

  捣荆叶汁,酒服二合。(一本作荆芥。)

  治吐血蛊毒痔血,女子腰腹痛,大便后出清血者方∶

  取东向 荷根捣绞取汁二升,顿服立瘥。

  赤小豆散
  诸下血先见血后见便为远血,宜服黄土汤(方见本门七味仲景方是)。先见便后见血,宜服赤小豆散方。

  赤豆(三升,熬令折) 当归(三两)

  上二味治,下筛,每服方寸匕,日三。

  干地黄丸
  治虚劳,胸腹烦满疼痛瘀血往来,脏虚不受谷,气逆不得食,补中干地黄(三两) 当归 干姜 麦门冬 甘草 黄芩(各二两) 浓朴 干漆 枳实 防风 虫(各五十枚)

  上十八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十丸,日三,稍加。

  麦门冬汤
  治凡下血虚极方。

  麦门冬 白术(各四两) 甘草(一两) 牡蛎 芍药 阿胶(各三两) 大枣(二十枚)

  上七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针灸法
  胸中瘀血 满,胁膈痛不能久立,膝痿寒,三里主之。呕血肩胁痛,口干心痛与背相引不可咳,咳引肾痛,不容主之。心膈下呕血,上脘主之,唾血振寒咽干,太渊主之。

  呕血,大陵及 门主之。呕血上气,神门主之。内伤唾血不足,外无膏泽,刺地五会。

  虚劳吐血,灸胃脘三百壮,亦主劳呕逆吐血少食多饱多唾(一作多睡)。吐血唾血,灸胸堂百壮,不吐血唾血,上气咳逆,灸肺俞随年壮。

  吐血呕逆,灸手心主五十壮(《千金翼》云大陵是)。凡口鼻出血不止,名脑衄,灸上星五十壮,入发际一寸是。大便下血。

  灸第二十椎,随年壮。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9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3/03/2025
下一篇 05/05/2025

相关推荐

  • 针灸下·心腹第二

      胸胁病  通谷 章门 曲泉 膈俞 期门 食窦 陷谷 石门 主胸胁支满。 大杼 心俞 主胸中郁郁。 本神 颅息 主胸胁相引不得侧。 肝俞 脾俞 志室主两胁急痛。 肾俞 主两胁引痛…

    千金方 04/03/2025
  • 大肠腑方·大肠腑脉论第一

      论曰∶大肠腑者,主肺也,鼻柱中央,是其候也,肺合气于大肠。大肠者,为行道传泻之腑也,号监仓掾。重二斤十二两,长一丈二尺,广六寸,当脐右回叠积还反十二曲,贮水谷一斗二升。主十二时…

    千金方 04/03/2025
  • 风毒香港脚方·酒醴第四

      (例一首 方十七首)   例曰∶凡合酒皆薄切药,以绢袋盛药纳酒中,密封头,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为度。去滓服酒,尽后其滓捣,酒服方寸匕,日三。大法冬宜服酒,至立春宜停…

    千金方 04/03/2025
  • 针灸下·风痹第四

      风病  率谷 主酒醉风热发,两目眩痛。(《甲乙》云∶不能饮食,烦满呕吐。) 完骨 主风头,耳后痛,烦心。(《甲乙》云∶主足不收,失履,口 僻,头项摇螈痛,牙车急。) 天柱主风眩…

    千金方 04/03/2025
  • 上少小婴孺方上·伤寒第五

      (论一首 方三十首 灸法一首)   论曰∶夫小儿未能冒涉霜雪,乃不病伤寒也,大人解脱之久,伤于寒冷,则不论耳,然天行非节之气,其亦得之,有时行疾疫之年,小儿出腹,但患斑者也,治…

    千金方 04/03/2025
  • 妇人方下·月经不调第二十一

      (方二十三首 灸法一首)   白垩丸  治妇人月经一月再来,或隔月不来,或多或少,淋沥不断,或来而腰腹痛,嘘吸不能食,心腹痛,或青黄黑色,或如水,举体沉重方。   白垩 白石脂…

    千金方 04/03/2025
  • 膀胱腑方·膀胱虚实第二

      (脉四首 方六首)   膀胱实热  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实者,足太阳经也。病苦逆满腰中痛,不可俯仰劳也,名曰膀胱实热也。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实者,足太阳经也。病苦胞转不得…

    千金方 04/03/2025
  • 针灸下·瘿瘤第六

      瘿瘤病  天府 会 气舍 主瘿瘤气咽肿。(《甲乙》云∶天府作天窗。) 脑户 通天 消泺 天突主颈有大气。 通天 主瘿灸五十壮。 胸堂 羊尿灸一百壮。   痔病  飞扬 主痔篡伤…

    千金方 04/03/2025
  • 大肠腑方·痰饮第六

      (论一首 方四十一首 灸法一首)   论曰∶夫饮有四,何谓?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问曰∶四饮之证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

    千金方 04/03/2025
  • 小肠腑方·小肠腑脉论第一

      (论一首)   论曰∶小肠腑者主心也,舌是其候也。心合于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也,号监仓吏,重二斤十四两,长二丈四尺,广二寸四分(《难经》、《甲乙》云∶长二丈二尺,大二寸半,径八…

    千金方 04/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