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方上·发汗吐下后第九

  (脉证七首 方十七首 灸法一首)

  伤寒已解半日许,复心烦热,其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凡发汗后饮水者,必喘,宜慎也。

  竹叶汤
  治发汗后表里虚烦不可攻者,但当与此方。

  竹叶(二把) 半夏(半升) 麦冬(一斤) 人参 甘草(各二两) 生姜(四两) 石膏(一斤)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纳粳米半升,米熟去之,分服一升,日三。张文仲不用生姜。

  桂枝麻黄汤
  服桂枝汤大汗后脉洪大者,与桂枝汤。若形如疟,一日再发,汗出便解者,属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 麻黄(十六铢) 芍药 生姜(各一两六铢) 甘草(一两二铢)杏仁(十六枚) 大枣(五枚)

  上七味 咀,以水五升煮麻黄再沸去沫,纳诸药煮取二升,适寒温分再服,取微汗而

  小青龙汤
  治伤寒表未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痢或噎或小便不利、小腹满或喘者方。

  桂心 麻黄 甘草 干姜 芍药 细辛(各三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两)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相去十里许复服之。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痢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大熬令赤色。若噎加附子一枚。若小便不利小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数用神效。

  四物甘草汤
  治伤寒发汗出而喘,无大热,与此方。

  甘草(二两) 麻黄(四两) 石膏(半斤) 杏仁(五十枚)

  上四味 咀,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沫,令减二升,纳诸药煎取三升,分三服。

  栀子汤
  治发汗若下后烦热,胸中窒气逆抢心者方。

  栀子(十四枚)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取二升半,次纳豉煮取一升半,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快吐止后服。

  浓朴汤
  治发汗后腹胀满方。

  浓朴(八两) 人参(一两) 甘草(二两) 生姜(八两) 半夏(半升)

  上五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玄武汤
  治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 动,振振欲擗

  茯苓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

  上五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

  葛根黄连汤
  治太阳病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喘而汗出者方。

  葛根(半斤) 黄连 黄芩(各三两) 甘草(二两)

  上四味 咀,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再服。

  茯苓汤
  治伤寒发汗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即头眩,其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摇者方。

  茯苓(四两) 白术 桂心(各三两) 甘草(二两)

  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大陷胸丸
  治结胸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即和方。

  大黄(八两) 芒硝 杏仁(熬) 葶苈(各五两)

  上四味,捣筛大黄、葶苈,余二味别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大一枚,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一升,煮取八合,温顿服之,病乃自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其脉沉紧心下痛,按之正坚,宜大陷胸汤。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干而渴,日晡小有潮热,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小腹坚满而痛不可近,其方如下。

  大陷胸汤
  甘遂末(一钱匕) 大黄(切,六两)芒硝(一升)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纳芒硝一沸,次纳甘遂,分再服,一服得快利止后服。

  生姜泻心汤
  治伤寒发汗后,胃中不和,心下痞坚,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

  生姜(四两) 甘草 人参 黄芩(各三两) 干姜 黄连(各一两) 半夏(半升) 大枣(十二枚)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分服一升,日三。

  甘草泻心汤
  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痢,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坚结满,干呕,心烦不能得安,师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使之然也,宜治之方。

  甘草(四两) 黄芩 干姜(各二两)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分服一升,日三。

  白虎汤
  治伤寒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结热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方。

  石膏(一升)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上四味 咀,以水一斗煮米熟,去滓,分服一升,日三。诸亡血及虚家不可与白虎汤。

  若立夏后至立秋前得用之,立秋后不可服,春三月尚凛冷亦不可与之,与之则呕利腹痛。

  伤寒无大热而口干渴,心烦,背微恶寒,宜服白虎汤。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

  渴欲饮水无表证,宜白虎汤。

  若渴欲饮水,口燥舌干者,宜白虎汤。

  青葙子丸
  治伤寒后结热在内烦渴者方。

  青葙子(五两) 黄芩 栝蒌根 苦参(各一两) 黄柏(二两) 龙胆 栀子仁 黄连(各三两)

  上八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七丸,日三,不知稍加。(一本云饧和为丸。)

  大青汤
  治伤寒热病十日以上,发汗不解及吐下后诸热不除,及下痢不止,斑出皆治

  大青(四两) 甘草 阿胶(各二两) 豆豉(一升)

  上四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煮三沸去豉,纳阿胶令烊,顿服一升,日三服。欲尽复作,常使有余,渴者当饮,但除热止吐下,无毒。深师治劳复。(《肘后》有赤石脂三两。胡洽《集验》同。)

  治伤寒后不了了朝夕有热如疟状方∶

  知母(二两) 麻黄 甘草 芍药 黄芩 桂心(各一两)

  上六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服五合,日三,温覆令微汗。若心烦不得眠,其人欲饮水,当稍稍饮之,令胃中和则愈。

  灸法
  初得病,或先头痛身寒热,或涩涩欲守火,或腰背强直,面目如饮酒状,此伤寒初得一二日,但烈火灸心下三处。第一处去心下一寸名巨阙,第二处去心下二寸名上脘,第三处去心下三寸名胃脘,各灸五十壮。然或人形大小不同,恐寸数有异,可绳度随其长短寸数最佳,取绳从心头骨名鸠尾头度,取脐孔,中屈绳取半,当绳头名胃脘。又中屈半绳更分为二分,从胃脘向上度一分即是上脘。又上度取一分即是巨阙。大人可灸五十壮,小儿可三壮,亦随其年灸之大小以意斟量也。

  若病者三四日以上,宜先灸胸上二十壮。以绳度鼻正上尽发际,中屈绳断去半,便从发际入发中,灸绳头名天聪,又灸两颞 ,又灸两风池,又灸肝俞百壮,余处各二十壮,又灸太冲三十壮,神验。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0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3/03/2025
下一篇 05/05/2025

相关推荐

  • 上少小婴孺方下·癖结胀满第七

      (方三十首 灸法一首)   紫双丸  治小儿身热头痛,饮食不消,腹中胀满,或小腹绞痛,大小便不利,或重下数起,小儿无异疾,惟饮食过度,不知自止,哺乳失节,或惊悸寒热,惟此丸治之…

    千金方 04/03/2025
  • 膀胱腑方·杂补第七

      (论一首 方三十首)   论曰∶彭祖云∶使人力壮不老,房室不劳损气力,颜色不衰者,莫过麋角。其法刮为末十两,用生附子一枚合之,酒服方寸匕,日三,大良。亦可熬令微黄,单服之,亦令…

    千金方 04/03/2025
  • 肝脏·坚症积聚第五

      (论一首,方四十四首,灸法六首)   论曰∶病有积有聚,何以别之?答曰∶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脏之所生;…

    千金方 04/03/2025
  • 妇人方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

      (论二首 方六十三首 灸法八首)   论曰∶诸方说三十六疾者,十二 、九痛、七害、五伤、三痼不通是也。何谓十二 ,是所下之物,一曰状如膏,二曰如黑血,三曰如紫汁,四曰如赤肉,五…

    千金方 04/03/2025
  • 脾脏方·脾脏脉论第一

      (论一首)   论曰∶脾主意,脾脏者,意之舍,意者存忆之志也。为谏论大夫,并四脏之所受。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

    千金方 04/03/2025
  • 养性·调气法第五

      彭祖曰∶道不在烦,唯能不思衣食,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曲直,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形勿极,而助之以导引,行气不已,亦可得长年,千岁不死。凡人不可无思,当以渐遣除之。彭祖…

    千金方 04/03/2025
  • 脉法·五脏脉所属第四

      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亦名人迎。) 肝部在左手关上。 肾部在左手关后尺中。   肺部脉法赞云∶   心肝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谷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

    千金方 04/03/2025
  • 肾脏方·补肾第八

      (论一首 方五十九首)   论曰∶补方通治五劳六极,七伤虚损。五劳五脏病,六极六腑病,七伤表里受病。五劳者,一曰志劳,二曰思劳,三曰忧劳,四曰心劳,五曰疲劳。六极者,一曰气极,…

    千金方 04/03/2025
  • 伤寒方下·伤寒不发汗变成狐惑第十三

      (论一首 方三首)   论曰∶狐惑之病,其气如伤寒默默然欲眠目不得闭,起卧不安。其毒在咽喉为惑病,在阴肛为狐病,狐惑之病并恶饮食闻食臭,其面目翕赤、翕白、翕黑,毒食于上者则声喝…

    千金方 04/03/2025
  • 伤寒方下·劳复第十一

      (论二首 方十八首 食忌九条)   论曰∶凡热病新瘥及大病之后,食猪肉及羊血肥鱼油腻等必当大下利,医所不能治也,必至于死。若食饼饵粢黍饴哺脍炙枣栗诸果物。脯 及坚实难消之物,胃…

    千金方 04/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