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诸风方·风痱第五

  (论二首 方九首 灸法一首)

  论曰∶夫风痱者,猝不能语口噤,手足不遂而强直者是也。治之以伏龙肝五升为末,冷水八升和搅,取汁饮之,能尽为善。(《肘后》此方治心烦恍惚,腹中痛满,绝而复苏。)

  自此以下九方皆主此风,用之次第宜细寻之。

  论曰∶凡欲医此病,当知先后次第,不得漫投汤药以失机宜,非但杀人,因兹遂为痼疾。已既得之,当进三味竹沥,饮少似有胜于常,更进汤也。竹沥饮子,患热风者,必先用此制其热毒。

  竹沥汤
  治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不能言方。

  竹沥(二升) 生葛汁(一升) 生姜汁(三合)

  上三味相和,温暖,分三服。平旦、日晡、夜各一服,服讫觉四体有异似好,次进后汤方∶

  竹沥(一升) 生葛汁(五合) 川芎 防己 附子 人参 芍药 黄芩 甘草 桂心(各一两) 生姜(四两) 羚羊角(二两) 石膏(六两) 杏仁(四十枚) 麻黄 防风(各一两半)

  上十六味 咀,以水七升煮减半,纳沥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取汗,间五日更服一剂,频与三剂,渐觉少减,仍进后方。

  竹沥(三升) 防风 升麻 羚羊角 防己 桂心 芎 (各二两) 麻黄(三两)

  上八味 咀,以水四升合竹沥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两日服一剂。常用加独活三两最佳,此方神良,频进三剂。若手足冷者加生姜五两、白术二两。若未除更进后方。

  竹沥(一升) 甘草(一本作葛根二两) 人参 川芎 独活 升麻(各一两) 防风 麻黄枚)

  上十七味 咀,以水八升煮减半,纳沥煮取二升半,分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更服。若有气者,加橘皮、牛膝、五加皮一两。

  煮散
  凡风痱服前汤得瘥,讫可常服此除风方。

  防风 防己 独活 秦艽 黄 芍药 人参 白术 茯神 川芎 远志 升麻 石斛牛膝 羚羊角 丹参 甘草 浓朴 天门冬 五加皮 地骨皮 黄芩(《翼方》作薯蓣)

  桂心各(一两,一云各四两) 干地黄 橘皮 生姜 麻黄(各三两) 槟榔 本(《翼方》作附子) 杜仲(《翼方》作麦门冬) 乌犀角(各二两,《翼方》作山茱萸) 薏苡仁(一升)石膏六两(一云三两)

  上三十三味捣筛为粗散,和搅令匀,每服以水三升、药三两煮取一升,绵滤去滓,顿服之,取汗,日一服。若觉心中热烦、以竹沥代水煮之。

  荆沥汤
  凡患风人多热,常宜服此方。

  荆沥 竹沥 生姜汁(各三合)

  上三味相合,温暖为一服,每日旦服煮散,午后进此,平复好瘥乃止。

  独活煮散
  治诸风痱方。

  独活(八两) 川芎 芍药 茯苓 防风 防己 葛根(各一两) 羚羊角 当归 人参 桂心 麦门冬 石膏(各四两) 磁石(十两) 甘草(三两) 白术(三两)

  上十六味各切锉,分为二十四份,每份入生姜、生地黄切一升、杏仁二七枚,以水二升,煮取七合。或日晚、或夜中、或日一服,或间日服,无所忌。

  五补丸
  凡风服汤药多患虚热翕翕然,宜除热方。

  防风 人参 苁蓉 干地黄 羚羊角 麦门冬 天门冬(各一两半) 芍药 独活 干姜 白术 丹参 食茱萸(一云山茱萸) 甘草 茯神 升麻 黄 甘菊 地骨皮 石斛 牛膝 五加皮 薯蓣(各三十铢) 秦艽 川芎 桂心 防己 生姜屑 黄芩(各一两) 附子(十八铢) 石膏(三两) 寒水石(三两)

  上三十二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生姜蜜汤服二十丸,日三,稍加至三十丸,忌油面蒜生冷酢滑及猪羊鸡鱼等肉。

  论曰∶古人立方,皆准病根冷热制之。今人临急造次搜索,故多不验。所以欲用方者,先定其冷热,乃可检方,用无不效,汤酒既尔,丸散亦然。凡此风之发也,必由热盛,故有竹沥、葛汁等诸冷药焉。后之学人,不能仔细识其方意,故有兹论具而述之。其人无密室者,不可与疗风。强人居室不密,尚中风邪,况服药之人乎。

  治风痱不能语手足不遂方∶

  度病者手小指内歧间至指端为度,以置脐上直望心下,以丹注度上端毕,又作两度。续所注上合其下,开其上取其本,度横置其开上令三合,其状如倒作“ ”字形。男度左手,女度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1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3/03/2025
下一篇 05/05/2025

相关推荐

  • 妇人方中·杂治第十七

      (方五十九首,灸法九首)   破积乌头丸  治妇人心腹积聚,气闷胀,疝瘕,内伤瘀血,产乳余疾及诸不足。劳气食气,胃满吐逆,其病头重结痛,小便赤黄,大下气方。   乌头 黄芩 巴…

    千金方 04/03/2025
  • 肺脏方·气极第四

      (论一首 方六首 灸法二首)   论曰∶凡气极者,主肺也。肺应气,气与肺合。又曰∶以秋遇病为皮痹,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则寒湿之气客于六腑也。若肺有病则先发气,气上冲胸…

    千金方 04/03/2025
  • 诸论·论用药第六

      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有毒无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   下药一百二…

    千金方 04/03/2025
  • 诸论·议处方第五

      夫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疰蛊毒以蛊毒药,痈肿疮瘤以疮瘤药,风湿以风湿药,风劳气冷各随其所宜。雷公云∶药有三品,病有三阶,药有甘苦,轻重不同,病有新久,寒温…

    千金方 04/03/2025
  • 上七窍病·齿病第六

      (论一首,方三十八首,灸法二首)   论曰∶凡齿龈宣露,多是疳 及月蚀,以角蒿灰夜敷龈间,使满,勿食油,不过二三夜,瘥。食油及干枣即发,所以患齿者,忌油干枣及桂心。每旦以一捻盐…

    千金方 04/03/2025
  • 治诸风方·诸风第二

      (方二十九首,灸法三十六首)   小续命汤  治猝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忽,神情闷乱。   诸风服之皆验,不虚方令人。   麻黄 防己(崔氏《外台》不用…

    千金方 04/03/2025
  • 上少小婴孺方上·初生出腹第二

      (论二首 凡十二事 相儿寿夭法)   论曰∶小儿初生,先以绵裹指,拭儿口中及舌上青泥恶血,此为之玉衡。(一作衔。)若不急拭,啼声一发,即入腹成百疾矣。   儿生落地不作声者,取…

    千金方 04/03/2025
  • 消渴淋闭方·溺血第三

      (方十三首)   治房劳伤中尿血方∶   牡蛎 桂心 黄芩 车前子(各等分)   上四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稍加至二匕,日三服。   治小便血方∶   生地黄(八两) 柏叶(一…

    千金方 04/03/2025
  • 针灸下·太医针灸宜忌第七

      论曰∶凡云孔穴主对者,穴名在上,病状在下,或一病有数十穴,或数病共一穴,皆临时斟酌作法用之。其有须针者,即针刺以补泻之,不宜针者,直尔灸之。然灸之大法,但其孔穴与针无忌,即下白…

    千金方 04/03/2025
  • 诸论·论药藏第九

      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大圣之至教。救民之瘼,恤民之隐,贤人之用心。所以神农鸠集百药,黄帝纂录《针经》,皆预备之常道也。且人 瘵多起仓猝,不与人期,一朝婴已,岂遑知救,想诸好事者,…

    千金方 04/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