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方中·虚损第十

  (论一首五条 方二十首)

  论曰∶妇人非只临产须忧,至于产后,大须将慎,危笃之至,其在于斯。勿以产时无他,乃纵心恣意,无所不犯。犯时微若秋毫,感病广于嵩岱,何则?产后之病,难治于余病也。妇人产讫,五脏虚羸,惟得将补,不可转泻。若其有病,不须 药。若行 药,转更增虚,就中更虚,向生路远。所以妇人产后百日以来,极须殷勤,忧畏勿纵心犯触及即便行房。

  若有所犯,必身反强直,犹如角弓反张,名曰蓐风,则是其犯候也。若似角弓,命同转烛,凡百女人,宜好思之。苟或有微不慎,戏笑作病,一朝困卧,控告无所。纵多出财宝,遍处求医,医者未必解此。纵得医来,大命已去,何处追寻。学人于此一方,大须精熟,不可同于常方耳。特忌上厕便利,宜室中盆上佳。

  凡产后满百日,乃可合会,不尔至死,虚羸百病滋长,慎之。

  凡妇人皆患风气,脐下虚冷,莫不由此,早行房故也。

  凡产后七日内恶血未尽,不可服汤,候脐下块散,乃进羊肉汤,痛甚切者,不在此例。

  后两三日消息可服泽兰丸,比至盈月,丸尽为佳。不尔虚损,不可平复也。全极消瘦,不可救者,服五石泽兰丸。凡在蓐,须服泽兰丸补之,服法必七日外,不得早服也。

  凡妇人因暑月产乳,取凉太多,得风冷,腹中积聚,百病竞起,迄至于老,百方治不能瘥,桃仁煎主之。出蓐后服之,妇人纵令无病,每至秋冬,须服一两剂,以至年内,常将服之佳。

  四顺理中丸
  产讫可服此方。

  甘草 人参 白术 干姜(各一两)

  上四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服十丸,稍增至二十丸,新生脏虚,所以养脏气也。

  桃仁煎
  治妇人产后百疾,诸气补益悦泽方。

  桃仁一千二百枚,捣令细熟,以上好酒一斗五升,研滤三四遍,如作麦粥法,以极细为佳,纳长颈瓷瓶中,密塞以面封之,纳汤中煮一伏时不停火,亦勿令火猛,使瓶口常出在汤上,无令沉没,熟讫出,温酒服一合,日再服,虽丈夫亦可服也。

  石斛地黄煎
  治妇人虚羸短气、胸逆满闷。风气方。

  石斛 甘草 紫菀(各四两) 桃仁(半升) 桂心(二两) 大黄(八两) 麦门冬(二升)茯苓(一斤) 生地黄汁 醇酒(各八升)

  上十味为末,于铜器中炭火上熬,纳鹿角胶一斤,耗得一斗,次纳饴三斤,白蜜三升和调,更于铜器中釜上煎,微耗,以生竹搅,无令着,耗令相得,药成先食酒服,如弹子一丸,日三,不知稍加至二丸。一方用人参三两。

  地黄羊脂煎
  治妇人产后欲令肥白,饮食平调方。

  生地黄汁(一斗) 生姜汁 白蜜(各五升) 羊脂(二斤)

  上四味,先煎地黄,令得五升,次纳羊脂合煎,减半,纳姜汁复煎,令减,合蜜着铜器中。

  地黄酒
  治产后百病。未产前一月,当预酿之。产讫,蓐中服之方。

  地黄汁(一升) 好曲(一斗) 好米(二升)

  上三味,先以地黄汁渍曲令发,准家法酝之,至熟,封七日,取清服之,常使酒气相接,勿令断绝,慎蒜、生冷,酢滑猪鸡鱼,一切妇人皆须忌之。但夏三月热不可合,春秋冬并得合服地黄,并滓纳米中炊合用之。一石、十石一准此,一升为率。先服羊肉当归汤,三剂,乃服之佳。

  羊肉汤
  治产后虚羸,喘乏,自汗出,腹中绞痛方。

  肥羊肉(去脂三斤) 当归(一两,姚氏用葱白) 桂心(二两) 甘草(二两) 芎 (三两《子母秘录》作豉一升) 芍药(《子母秘录》作葱白) 生姜(各四两) 干地黄(五两)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半先煮肉,取七升,去肉,纳余药,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不瘥重作(《翼方》有葱白一斤。《子母秘录》有胸中微热加黄芩、麦门冬各一两,头痛加石膏一两,中风加防风一两,大便不利加大黄一两,小便难加葵子一两,上气咳逆加五味子一两。)

  猪肾汤
  治产后虚羸,喘乏,乍寒乍热,如疟状,名蓐劳方。

  猪肾(去脂,剖一具) 香豉(绵裹) 白粳米 葱白(各一斗)

  上四味,以水三斗,煮取五升,去滓,任情服之,不瘥更作(《广济方》有人参、当归各

  羊肉黄汤
  治产后虚乏补益方。

  羊肉(三斤) 黄 (三两) 大枣(三十枚) 茯苓 甘草 当归 桂心 麦门冬 干地黄上十味, 咀,以水二斗煮羊肉,取一斗,去肉,纳诸药,煎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

  鹿肉汤
  治产后虚羸劳损补乏方。

  鹿肉(四斤) 干地黄 甘草 芎 (各三两) 黄 芍药 麦门冬 茯苓(各二两)

  人参 当归 生姜(各二两) 半夏(一升) 大枣(二十枚)

  上十三味, 咀,以水二斗五升,煮肉,取一斗三升,去肉,纳药,煎取五升,去滓,分四服,日三夜一。

  獐骨汤
  治产后虚乏,五劳七伤,虚损不足,脏腑冷热不调方。

  獐骨(一具) 远志 黄 芍药 干姜 防风 茯苓 浓朴(各三两) 当归 橘皮 甘草独活 芎 (各二两) 桂心 生姜(各四两)

  上十五味, 咀,以水三斗煮獐骨,取二斗,去骨,纳药煎取五升,去滓分五服。

  当归芍药汤
  治产后虚损,逆害饮食方。

  当归(一两半) 芍药 人参 桂心 生姜 干地黄 甘草(各一两) 大枣(二十枚)

  上八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

  杏仁汤
  治产后气虚方杏仁 橘皮 白前 人参(各三两) 苏叶 半夏(各一升) 桂心(四两) 生姜(十两)麦门冬(一两)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半,去滓,分五服。

  治妇人产后上气,奔豚、积劳、脏气不足,胸中烦躁,关元以下如怀五千钱状方∶

  浓朴 桂心 当归 细辛 芍药 石膏 桔梗(各三两) 甘草 黄芩 泽泻(各二两)吴茱萸(五两,《千金翼》作大黄) 干地黄(四两) 干姜(一两)

  上十三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服三剂佳。

  乳蜜汤
  治产后七伤,虚损,少气不足,并主肾劳寒冷补气方。

  牛乳(七升,无则用羊乳) 白蜜(一升半) 当归 人参 独活(各三两) 大枣(二十枚)

  上八味, 咀,诸药以乳蜜中煮取三升,去滓,分四服。

  五石汤
  治产后虚冷七伤,时寒热,体痛乏力,补肾,治百病方。

  紫石英 钟乳 白石英 赤石脂 石膏 茯苓 白术 桂心 芎 甘草(各二两) 薤白(六两) 人参 当归(各三两) 生姜(八两) 大枣(二十枚)

  上十五味,五石并为末,诸药各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六合,去滓,分六服。若中风,加葛根、独活各二两,下痢加龙骨一两。

  三石汤
  主病如前方。

  紫石英 生姜 当归 人参 甘草(各二两) 白石英 钟乳(各二两半) 茯苓 干地黄上十二味,三石为末, 咀诸药,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四服。若中风,加葛根四两。

  内补黄汤
  治妇人七伤,身体疼痛,小腹急满,面目黄黑,不能饮食并诸虚乏不足,少气,心悸不安方。

  黄 当归 芍药 干地黄 半夏(各三两) 茯苓 人参 桂心 远志 麦门冬 甘草 五味子 白术 泽泻(各二两) 干姜(四两) 大枣(三十枚)

  上十六味, 咀,以水一斗半,煮取三升,去滓,一服五合,日三夜一服。

  吴茱萸汤
  治产后虚羸,盗汗,涩恶寒方。

  吴茱萸三两,以清酒三升渍一宿,煮如蚁鼻沸,减得二升许,半分之顿服一升,日再,间日再作服。亦治产后腹中疾痛。

  猪膏煎
  治产后体虚,寒热自汗出方。

  猪膏 生姜汁 白蜜(各一升) 清酒(五合)

  上四味,煎令调和,五上五下,膏成随意以酒服方寸匕,(当炭火上熬)。

  鲤鱼汤
  治妇人体虚,流汗不止,或时盗汗方。

  鲤鱼(二斤) 豉 葱白(切,各一升) 干姜 桂心(各二两)

  上五味, 咀四物,以水一斗煮鱼,取六升,去鱼,纳诸药,微火煮取二升,去滓,分二服。取微汗即愈,勿用生鱼。

  桂枝加附子汤
  治产后风虚,汗出不止,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方。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一两半) 附子(二枚)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 咀,以水七升,煎取三升,分三服。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5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3/03/2025
下一篇 05/05/2025

相关推荐

  • 胆腑方·髓虚实第四

      (论一首,方二首)   论曰∶髓虚者,脑痛不安,实者勇悍。凡髓虚实之应主于肝胆。若其腑脏有病,病从髓生,热则应脏,寒则应腑。   羌活补髓丸  治髓虚脑痛不安胆腑中寒方。   …

    千金方 04/03/2025
  • 肺脏方·飞尸鬼疰第八

      (论一首 方四十二首 灸法十四首)   论曰∶凡诸心腹痛,服众方热药入腹,寂然不动,但益气息急者,此尸疰病也。宜先服甘草汁一升,消息少时,服瞿麦汤尽一剂,得下便觉稍宽。并暴 坚…

    千金方 04/03/2025
  • 心脏方·心脏脉论第一

      (论一首)   论曰∶心主神。神者,五脏专精之本也。为帝王监领四方,夏旺七十二日,位在南方,离宫火也。有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所以任物谓之心神者,心之藏也。舌者,心之官…

    千金方 04/03/2025
  • 解毒杂治方·解百药毒第二

      (论一首 方十二首 解毒品味二十八条)   论曰∶甘草解百药毒,如汤沃雪,有同神妙。有人中乌头、巴豆毒,甘草入腹即定。中藜芦毒,葱汤下咽便愈。中野葛毒,土浆饮讫即止。如此之事,…

    千金方 04/03/2025
  • 上七窍病·舌病第四

      (方十一首)   舌主心脏,热即应舌生疮裂破,引唇揭赤,升麻煎泄热方。   蜀升麻 射干(各三两) 柏叶(切一升) 大青(二两) 苦竹叶(切五合) 赤蜜(八合)生芦根 蔷薇根白…

    千金方 04/03/2025
  • 脉法·阴阳表里虚实第八

      弦为少阳,缓为阳明,洪为太阳,三阳也。微为少阴,迟为厥阴,沉为太阴,三阴也。   脉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如此言之,寸口有六脉俱动耶。…

    千金方 04/03/2025
  • 妇人方上·妊娠恶阻第二

      (论二首 方四首 法二首)   论曰∶何以知妇人妊娠?脉平而虚者,乳子法也。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此是血气和调,阳施阴化也。诊其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少阴,心脉也。心主血…

    千金方 04/03/2025
  • 妇人方上·胞胎不出第八

      (方二十二首)   牛膝汤  治产儿胞衣不出、令胞烂方。   牛膝 瞿麦(各一两) 当归 通草(各一两半) 滑石(二两,一作桂心二两) 葵子(半升)   上六味 咀,以水九升,…

    千金方 04/03/2025
  • 上少小婴孺方上·伤寒第五

      (论一首 方三十首 灸法一首)   论曰∶夫小儿未能冒涉霜雪,乃不病伤寒也,大人解脱之久,伤于寒冷,则不论耳,然天行非节之气,其亦得之,有时行疾疫之年,小儿出腹,但患斑者也,治…

    千金方 04/03/2025
  • 大肠腑方·大肠腑脉论第一

      论曰∶大肠腑者,主肺也,鼻柱中央,是其候也,肺合气于大肠。大肠者,为行道传泻之腑也,号监仓掾。重二斤十二两,长一丈二尺,广六寸,当脐右回叠积还反十二曲,贮水谷一斗二升。主十二时…

    千金方 04/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