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七 神方·育婴丹

  治小儿面黄肚大,青筋作泻及五疳诸积,健脾进食。

  上好白蜡(一两二钱,入铫顿化,倾入碗内七次) 朱砂(飞净,一钱,心疳用之) 赤石脂(一钱,火,脾疳用之) 青黛(一钱,肝疳用之) 寒水石(一钱,用泥罐上下盖定火 ,肺疳用之) 牡蛎(一钱,火 ,肾疳用之)

  先将白蜡研碎,后加各经引药,共研细末,分作十帖。每用鸡蛋一枚,开一小孔,去黄留清,入药一帖,搅匀,纸封口,或蒸,或用火煨,任意食之,酒饭无忌。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9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2/03/2024
下一篇 04/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二十二 卷下·气瘿

    若山居人,溪涧中,有姜理石,饮其水,令人生瘿瘤,服消风散。(当是消瘿散。)初者服姜附汤。若血瘿、血瘤则不可治,妄治害人。

  • 卷四十七 卷中·气脱

      少年酒色太过,脾肾气虚,忽然脱气而死,急灸关元五百壮,服霹雳汤、姜附汤、金液丹久久而愈。此证须早治,迟则元气亦脱,灸亦无及矣。(更有血脱、神脱、精脱、津脱、液脱,若汗脱即津液脱…

  • 卷四十五 卷中·头晕

      此证因冷痰聚于脑,又感风寒,故积而不散,令人头旋眼晕,呕吐痰涎,老年人宜服附子半夏汤,少壮人宜服半夏生姜汤。若用凉剂则临时有效,痰愈凝而愈固,难以速效矣。(此即所谓头风证,故有…

  • 卷三十九 卷下·斑疹

      (即痘子)   小儿斑疹,世皆根据钱氏法治之,此不必赘。但黑泡斑及缩陷等证,古今治之,未得其法,以为火而用凉药治者,十无一生。盖此乃污血逆于皮肤,凝滞不行,久则攻心而死。黄帝正…

  • 卷三十五 卷下·妇人卒厥

      凡无故昏倒,乃胃气闭也,灸中脘即愈。(贪食多欲之妇,多有此证。)

  • 卷十五 卷下·奔豚

      此由肾气不足,又兼湿气入客小肠,连脐发痛,或上或下,若豚之奔,或痛连外肾成疝气者,服塌气散、茱萸丸、金铃子丸或蟠葱散。(奔豚与疝不同,混淆不得,从小腹而上,抵心者,奔豚也;从少…

  • 卷五十八 卷中·心痛

      皆由郁火停痰而作,饮食生冷填于阳明、太阴分野,亦能作病,宜全真丹。若胃口寒甚,全真丹或姜附汤不愈,灸中脘七十壮。若脾心痛发而欲死,六脉尚有者,急灸左命关五十壮而苏,内服来复丹,…

  • 卷三十一 卷中·暴注

      凡人腹下有水声,当即服丹药,不然变脾泄,害人最速。暴注之病,由暑月食生冷太过,损其脾气,故暴注下泄,不早治,三五日泻脱元气。方书多作寻常治之,河间又以为火,用凉药,每害人性命。…

  • 卷一 卷上·当明经络

      谚云∶“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如伤寒三阴三阳,皆有部署,百病十二经脉可定死生。既讲明其经络,然后用药径达其处,方能奏效。昔人…

  • 卷六 卷下·咳嗽

      咳嗽多清涕者,肺感风寒也,华盖散主之。若外感风寒,内伤生冷,令人胸膈作痞,咳而呕吐,五膈散主之。咳嗽烦躁者,属肾,石膏丸主之。大凡咳嗽者,忌服凉药,犯之必变他证,忌房事,恐变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