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兽部·猕猴

释名
沐猴、胡孙、王孙、马留、狙。

气味
肉:酸、平、无毒。

主治
肉:治风劳、久疟、避瘴疫。屎:小儿脐风撮口及急惊风(用猴屎烧为末,和生蜜少许灌下)。

附方
李时珍在《本草纳目》中的猕猴项下人记载母猴“逐月天癸(按:即月经)”,并末作进一步的阐述。越学敏在他著的《本草纳目拾遗》一书中则对此群猴聚居的地方,可在草间找到,颜色紫黑,成块状,混有细草屑,这是母猴月经的干血所形成,以产于广西最好。能治干血劳。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16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四十一 果部·枳

    释名蜜止矩、蜜屈律、木蜜、木饧、木珊瑚、鸡距子、鸡爪子。木名白石木、交加枝。 气味(实)甘、平、无毒。 主治止渴除烦,润五脏,利大小便,止呕逆境,解酒毒。辟虫毒。

  • 卷六十六 木部·栀子

    释名木丹、越桃、鲜支。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鼻血。用山栀子烧灰吹入鼻中。屡试皆效。小便不通。用栀子仁十四个、独头蒜一个、盐少许,俣捣烂贴脐上及阴囊,过一会即通。血淋涩痛。用生栀…

  • 卷五十三 草部·升麻

    释名亦名周麻。 气味甘、苦、平、微寒、无毒。 主治豌豆斑疮(状如豌豆,有白浆,由头面传及躯体,不急救有生命危险)。用蜜煎升麻,随时取食。另以水煮升麻,棉花沾药汁洗疮。突发肿毒。用升…

  • 卷四十八 草部·白茅

    释名根名茹根、兰根、地筋。 气味(茅根)甘、寒、无毒。 主治温病热哕(胃有伏热,令人胸满,引起气逆,气逆发声称为哕)。用茅根、葛根、葛根各半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半。每服一杯,温水送…

  • 卷八 水部·热汤

    释名亦名百沸汤、麻沸汤、太和汤。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霍乱转筋(以器装汤熨烫患部,又把足底汤热,汤冷须换热),冻疮,痈肿,火眼赤乱,蝎虿咬伤等。 附方热汤,就是白开水,以煮开多…

  • 卷五十二 果部·婴奥

    释名燕奥、婴舌、山葡萄、野葡萄。藤名木龙。 气味(藤、根)甘、平、无毒。 主治目中障翳。取婴奥藤以水浸过,吹气滴嗔入眼中,热翳及赤白障可以消去。热淋。用野葡萄根七钱、葛根三钱,加水…

  • 卷四十二 谷部·酒

    气味(米酒)苦、甘、辛、大热、有毒。 主治米酒:行药势,通血脉,润皮肤,散湿气,除风下气,解马肉、桐油毒。愈疟酒:治诸疟疾,频频温饮。五加皮酒:支闰切风湿痿痹,壮筋骨,填精髓薏苡仁…

  • 卷二十五 水部·洗儿汤

    主治《延年秘录》曰:胎衣不下,服一盏,勿令知之。 考释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仅在其主治项下转引前人的《延年秘录》曰:“胎衣不下,服一盏,勿令知之。”考汤字,在古代有开水之义。…

  • 卷三十四 菜部·翻白草

    释名鸡腿根、天藕。 气味(根)甘、微苦、平、无毒。 主治崩中下血。用鸡腿根一两,捣碎,加酒二碗煎成一碗服。吐血。用翻白草五、七根,切细,加水二杯煎成一杯,空心服。疟疾寒热。用翻白草…

  • 卷二 石部·丹砂

    释名朱砂,辰砂,汞砂。 气味甘,寒,有小毒。 主治治惊痫,解胎毒痘毒,驱邪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