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果部·栗

气味
(实)咸、温、无毒。

主治
腰脚无力。取风干的生栗,每晨吃十多粒,再吃猪肾煮粥,必渐转健。
小儿干疮。生嚼栗子敷涂。
小儿口疮。每日吃煮熟大栗,甚效。
鼻血不止。用大栗七枚,刺破,连皮烧存性,待火毒出尽,加麝香少许,研匀。每服二钱,温水送下。
刀斧伤。用大栗研烂敷上。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42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二百二十六 草部·番木鳖

    释名马钱子、苦实把豆、火失刻把都。 气味(仁)苦、寒、无 毒。(现代认为:番木鳖有大毒,不可食)。 主治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口含咽汁或磨水噙咽)

  • 卷十 木部·沉香

    释名沉水香、蜜香。木之心节置水则沉,故名沉水,亦曰水沉。半沉者为栈香,不沉者为黄熟香。南越志言交洲人称为蜜香,谓其气如蜜脾也。梵书名阿迦卢香。 气味辛、微温、无毒。 主治风水毒肿,…

  • 卷四十四 菜部·龙须菜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瘿结热气,利小便。

  • 卷二十七 石部·石钟乳

    释名亦称留公乳、虚中、芦石、鹅管石、夏石、黄砂石。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一切劳嗽(胸膈痞满,咳嗽不已)。用石钟乳、雄黄、佛耳草、款冬花,等分为末。每用一钱,细烧成烟,以筒吸烟入…

  • 卷一百二十八 草部·狼毒

    气味(根)辛、平、有大毒。 主治心腹前。用狼毒二两、附子半两,捣烂,加蜜成丸,如梧子大。第一天服一丸,第二天服二丸,第三天服三丸,然后又双一丸起至三丸止,如此循环直以病愈。腹中冷痛…

  • 卷一百一十五 草部·刘寄奴草

    释名金寄奴、乌藤菜。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大小便血。用刘寄奴研末,茶调匀,空心服二钱即止。打伤瘀血,伤及腹内,用刘寄奴、骨碎补、延胡索各一两,加水二升,煎至七合,又倒入酒和童便…

  • 卷二百七十三 草部·景天

    释名慎火、戒火、据火、护火、辟火、火母。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小儿惊风。用景天(干)半两、麻黄、丹参、白术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半钱,浆水调服。三、四岁的小儿可服一钱。婴儿风…

  • 卷十六 虫部·蚯蚓

    释名蜮蚓、劬闰、坚蚕、阮善。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伤寒热结。用大蚓半斤,去泥,以人尿煮汁饮服。或以生蚓绞汁服亦可。诸疟烦热。用生蚯蚓四条,洗净,研如泥,加生姜汁少许,薄荷汁少许,…

  • 卷七十二 草部·胡芦巴

    释名亦名苦豆。 主治小肠气痛。用胡芦巴炒过,研细。每服二钱,茴香酒送下。肾脏虚冷,腹胁胀满。用胡芦巴(炒)二两,熟附子、硫磺各七钱五分,共研为末,加酒煎曲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

  • 卷五十八 木部·巴豆

    释名巴菽、刚子、老阳子。 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一切积滞。用巴豆一两、蛤粉二两、黄蘖三两,共研为末,调水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水送下。宿食不化,大便闭塞。用巴豆仁一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