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介部·蜗螺

释名
螺蛳。烂壳名鬼眼睛。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黄疸、酒疸。用不螺蛳养去泥土。每天煮食饮汁,有效。
黄疸吐血(病后,身、面皆黄,吐血很我,诸药不效)。用螺蛳十个,水漂去泥,捣烂,露一夜,称明时,取汁水取二、三次。血止即愈。
五淋白浊。用螺蛳一碗,连壳炒热,加白酒三碗,煮成一碗,挑螺肉吃,即以所煮酒关定。数次即效。
小儿脱肛。用螺蛳二、三升,铺在桶内,令小儿坐上,不久即愈。
痘疹目翳。常吃水煮螺蛳,有效。
突然咳嗽。用螺蛳壳捣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
湿痰心痛。用白螺蛳壳洗净,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一匙。立止。
膈气疼痛。用陈白螺蛳烧过,研细,每服残,酒送下。甚效。
龟头生疮。用年久螺蛳烧灰敷涂。
汤火伤疮。用多年干白螺蛳壳煅过。研为末,调油敷搽。
瘰疬已破。用土墙上白螺蛳壳为末,每日敷患处。
痘疮不收。用螺蛳壳洗净,煅过,研为末,敷疮上。
小儿哮疾。用南墙上年久螺蛳为末,下午加水调好,晚饭时吞服。
小儿软疖。用墙上螺蛳壳烧灰,加倒挂尘等分,调油涂搽。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19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六十四 草部·恶实

    释名亦名荔实、马亦名鼠粘、牛蒡、大力子、蒡翁菜、便牵牛、蝙蝠刺。 气味(子)辛、平、无毒。(根、茎)苦、寒、无毒。 主治身肿欲裂。用牛蒡子二两,炒过,研细。每服二钱,温水送下。一日…

  • 卷十二 果部·榲柏

    气味酸、甘、微温、无毒。 主治温中,下气,消食,止渴,散酒气。

  • 卷十五 菜部·生姜

    气味辛、微温、无毒。 主治疟疾寒热(脾胃聚痰,发为寒热)。和生姜四两,捣取自然汁一酒杯,璐一夜。发病日五更饮服即可止疟 ,未止再服。寒热痰嗽。初起时烧姜一块含咽。霍乱转筋,入腹欲死…

  • 卷五十八 木部·巴豆

    释名巴菽、刚子、老阳子。 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一切积滞。用巴豆一两、蛤粉二两、黄蘖三两,共研为末,调水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水送下。宿食不化,大便闭塞。用巴豆仁一升、清…

  • 卷一百五十四 草部·王不留行

    释名禁宫花、剪金花、金盏银台。 气味(苗、子)苦、平、无毒。 主治鼻血不止。用王不留行连茎、叶阴干,煎成浓汁温服。很快见效。大便后下血。用王不留行研为末,每服一钱,水送下。刀伤失血…

  • 卷十九 草部·术

    释名亦名山蓟、杨 、 蓟、马蓟、山姜、山连、吃力伽。术有白术、苍术两种。“古方二术通用,后人始有苍、白之分”。一般用“术”字,则指白术。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胸膈烦闷。用白术研…

  • 卷二 土部·黄土

    释名入地三尺以下的黄土,勿沾污物,可作药。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赤白痢,腹内热毒绞痛,下血。取干土,水煮开三五遍,沉淀去滓,暖服一二升。黄土又解诸药毒。如中肉毒、合口椒毒、野菌…

  • 卷一百二十五 草部·蓑荷

    释名亦名覆菹、 草、 苴、 苴、嘉草。 气味(根)辛、温、有小毒。(叶)苦、甘、寒、无毒。 主治喉舌疮烂。用 荷根泡酒半日,取汁含漱。吐血、痔血。用 荷根一把,捣汁三升内服。月经不…

  • 卷五 介部·蟹

    释名螃蟹、郭索、横行介士、无肠公子。雌名:博带。 气味咸、寒、有小毒。 主治杀莨菪毒,解鳝鱼毒、漆毒,治疟及黄疸,捣成膏兴疥疮、癣疮。捣出汁滴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