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 虫部·蛴螬

释名
地蚕、乳齐、应条。

气味
咸、微温、有毒。

主治
小儿脐疮。用蛴螬研末敷涂。数次可愈。
小儿唇紧。用蛴螬研末,猪油调搽。
丹毒。用蛴螬捣烂敷涂。
痈疽痔漏。用蛴螬研末敷涂。每天一次。
断酒不饮,用蛴螬研末,酒送服。
目中翳障。有蛴螬捣取滇,滴眼中。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24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四十六 兽部·木狗

    释名木狗生广东左右江山中。形如黑狗,能登木。 主治皮:除脚痹风湿气,活血脉,暖腰膝。

  • 卷五十一 谷部·菰米

    释名茭米、雕蓬、雕苽、雕胡 气味甘,冷,无毒。 主治止渴。解烦热,调肠胃。 附方菰本作苽,茭草也。其中生菌如瓜形,可食,故谓之苽。其米须霜雕时采之,故谓之凋苽。或讹为雕胡。

  • 卷三十 草部·玄参

    释名亦名黑参、玄台、重台、鹿肠、正马、逐马、馥草、野脂麻、鬼藏。 气味(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诸毒鼠瘘(颈部淋巴结核)。用玄参泡酒,每天饮食少许。年久瘰疬。用生玄参捣烂敷患处。…

  • 卷十三 兽部·狗宝

    气味甘、咸、平,有小毒。 主治噎食病(数月不愈)。用狗宝研为末,每取一争,加威灵仙二两、盐二钱,共捣如泥,再加浆水一杯搅匀,去渣饮服。一天服二次。 不过三日可愈。愈后服补剂。痈疽发…

  • 卷十一 谷部·黍

    释名赤黍名门、糜,白黍中芑,黑黍中季节距,一稃二米名痞。 气味黍米:甘、温、无毒。久食令人多热烦。丹黍米:甘、微寒、无毒。黍茎和根:辛、热、有小毒。 主治黍米:烧灰和油涂跌打伤,能…

  • 卷一百三十九 草部·葵

    释名亦名露葵、滑菜。 气味(苗)甘、寒、滑、无毒。 主治流行性斑疮(斑疮很快传遍全身,疮中有白浆)。煮葵菜叶,与蒜齑合吃,有效。瘘疮不合。先以温热的淘米水洗净患处,再用葵叶微火烘暖…

  • 卷七十四 草部·豆蔻

    释名草豆蔻、漏蔻、草果。 气味(仁)辛、涩、温、无毒。 主治心腹胀满,气短。用豆蔻一两,去皮,研细。每服半钱,木瓜生姜汤调下。胃弱呕逆不食。用豆蔻仁二枚、高良姜半两,加水一碗合煮,…

  • 卷六十 石部·马脑

    释名玛瑙。 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辟恶,熨目赤烂。主目生陪翳,为末,日点。

  • 卷二百五十二 草部·昨叶何草

    释名瓦松、瓦花、向天草、赤者名铁脚婆罗门草、天王铁塔草。 气味酸、平、无毒。 主治小便沙淋。用瓦楹煎浓汤,乘热熏洗小腹,约两时后可以下沙通便。通经破血。用鲜瓦楹五两熬膏,当归须、干…

  • 卷一百三十二 草部·商陆

    释名逐汤、当陆、章柳、白昌、马尾,夜呼。 气味(根)辛、平、有毒。 主治温气脚软。用商陆根切成小豆大,先煮熟,再加绿豆同煮成饭,每日进食,病愈为止。水气肿满。用商陆根去皮,切成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