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 虫部·水蛭

释名
至掌。大者名马蜞、马蛭、马蟥、马鳖。

气味
咸、苦、平、有毒。

主治
产后血晕(血结于胸中,或偏于少腹,或连于胁肋)。用水蛭(炒)、 虫(去翅足,炒)、没药、麝香各一钱,共研为末,以四物汤调下。敌国下痛止拍,仍须服四物汤。
跌打损伤(辨血凝滞,心腹胀痛,大小便不通)。用红蛭(石灰烽黄)半两,大黄、牵牛头末各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当排出恶血,以尽为度。此方名“夺命散”。
坠跌内伤。用水蛭、麝香各一两,锉碎,烧出烟,研为末。酒磅服一钱,当有积血排下。
红白毒肿。用水蛭十余枚令咂病处,取皮皱肉白为效。冬月朊蛭,地中掘取,养暖水中,令活动。先将患者痛处的皮肤擦净,然后用竹筒装水蛭合上,不久,水蛭吸满人血自脱,如须多吸,另换新蛭。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24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十二 介部·淡菜

    释名壳菜、海 、车海夫人。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腹内冷痛、结块、崩中带下,壮阳,止痢,消宿食,治瘿气。

  • 卷五 禽部·鹜

    释名名鸭、舒凫、家凫、末匹。 气味鹜肪(即鸭油,炼过再用):甘、大寒、无毒。肉:甘、冷、微毒。 主治鹜肪:气虚、寒热、水肿。瘰疬出水,可用鸭油调半夏末敷涂。肉:久虚发热,吐痰咳血。…

  • 卷二十六 谷部·豌豆

    释名胡豆、戎菽、回鹘豆、毕豆、青小豆、青斑豆、麻累。 气味甘、微辛、平、无毒。 主治消渴、吐逆,止泄痢,利小便,不乳汁,消痈肿痘疮。

  • 卷二百一十八 草部·钩吻

    释名野葛、毒根、胡蔓草、断肠草、黄藤、火把花。 气味辛、温、大有毒。 主治脚膝痹痛,四肢拘挛,恶疮疥虫,咳逆上气,喉痹咽塞。

  • 卷六 谷部·荞麦

    释名翘、乌麦、花荞。 气味甘、平、寒、无毒。 主治咳嗽上气。用荞麦粉四两、茶末二钱、生蜜二两,加水一碗,搅于极匀,饮服。引气下降,即愈。水肿气喘。用生大戟一钱、荞麦面二钱,加水作饼…

  • 卷七 土部·蜣螂转丸

    释名蜣螂,俗称推屎虫。蜣螂转丸,亦名土硝。 气味咸苦、大寒、无毒。 主治伤寒时气、黄疸烦热、吐泻、项瘿(甲状腺肿)以及一切瘘疮等。 附方或用开水冲后只饮表层澄清的液汗,或烧成灰用酒…

  • 卷十一 果部·楂子

    释名木桃、和圆子 气味酸、涩、平、无毒。 主治断痢,去恶 心咽酸。煮汁饮,治霍乱转筋,功与木瓜相近。

  • 卷三十三 菜部·莴苣

    释名莴菜、千金菜 气味(菜)苦、冷、微毒。 主治乳汁不有。用莴苣菜煎酒服。又方:莴苣子一合,生甘草三钱,糯米、粳米各半合,煮粥频食。小便不通。用莴苣菜 捣烂,或用莴苣子捣成饼,贴脐…

  • 卷十九 谷部·罂子粟

    释名米囊子、御米、象谷。 气味(米)甘、平、无毒。(壳)酸、涩、微寒、无毒。 主治反胃吐食 。用白罂粟米三合、人参末三钱、生山芋五寸(切细),加水二升三合,煮成六合,再加生姜汁及盐…

  • 卷一百七十 草部·甘蓝

    释名蓝菜。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利关节,明耳目,久服益肾,其叶使人不思睡,其子使人多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