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木部·秦皮

释名
石檀、盆桂,苦树、苦枥。

气味
(皮)苦、微寒、无毒。

主治
赤眼生翳。用秦皮一两,加水一升半煮成七合,澄清后,每日煎温洗眼。此方中亦可加滑石、黄连等分。
眼睛突然肿痛。用秦皮、黄连各一两,苦竹叶半升,加水二升半,煮成八合,饭后温服。
眼长挑针。用秦皮锉细,和沙糖水同煎,调大黄末一钱服,微泻见效。“
血痢多年。用秦皮、鼠尾草、蔷薇根等分,水煎,去渣,再煎浓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六丸,一天服二次。亦可煎服。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36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二十五 谷部·绿豆

    气味绿豆:甘、寒、无毒。绿豆粉:甘、凉、平、无毒。豆皮:甘、寒、无毒豆芽:甘、平、无毒。 主治绿豆:小儿丹肿。用绿豆五钱、大黄二钱,共研为末,加生薄荷汁和蜜,调匀敷涂。赤痢不止。用…

  • 卷二十七 土部·田中泥

    主治马蝗入人耳,取一盆枕耳边,闻气自出。人误吞马蝗入腹者酒和一二升服,当利出。

  • 卷二十四 菜部·香蕈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治风破血。亦治小便失禁。

  • 卷五十五 木部·苏方木

    释名苏木。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产后血晕。用苏木三两,加水五升,煎取二升,分次服。产后气喘,面黑欲死,是血入肺所引起。和苏木二两,加水二碗,煮成一碗,再加人参末一两服下。极…

  • 卷二百七十二 草部·石胡荽

    释名天胡荽、野园荽、鹅不食草、鸡肠草。 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痰喘。用石胡荽左杨汁,和酒服。目疾,翳障(目赤肿胀,羞明昏暗,隐涩疼痛,眵泪风痒,鼻塞头痛,外翳扳睛)。用石胡荽(晒…

  • 卷十八 金部·金浆

    主治长生神仙。久服,肠中尽为金色。 附方风眼烂弦;金环烧红,掠上下睑肉,日数次,甚妙。牙齿风痛;火烧金钗针之,立止。水银入耳;能蚀人脑。以金枕耳边,自出也。水银入肉;令人筋挛。以金…

  • 卷二百六十八 草部·螺厣草

    释名镜面草。 气味辛。 主治吐血、鼻血。用镜面草,洗 净。捣烂,泡酒服。小儿头疮。用镜面草晒干为末,加轻粉、麻油敷搽,有效。手指肿痛。用镜面草捣烂涂搽。

  • 卷二 兽部·狗

    释名犬、地羊。 气味肉:咸、酸、温、无毒。狗胆:平、苦、有小毒。 主治肉:大补元气,用黄狗一个,取肉煮熟,捣烂如泥,连汁拌糯米三斗,加曲,如常法酿成酒,每日清晨空心饮适量。此酒名“…

  • 卷十七 水部·神水

    释名《金门记》云:五月五日午时有雨,急伐竹竿。中必有神水,沥取为药。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解渴去热。 考释李时珍在该药的集解项下转引《金门记》云:“五月五日午时有雨,急伐竹竿,…

  • 卷八十七 草部·荆三棱

    释名京三棱、草三棱、鸡爪棱、黑三棱、石三棱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症瘕鼓胀,用三棱根切一石,加水五石煮成三石,去渣,再煮,得汁三培。隔水明显成膏,浓如稠糖。每天早晨服一小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