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 果部·乌芋

释名
凫茈、凫茨、荸荠、黑三棱、芍、地栗。

气味
(根)甘、微寒、滑、无毒。

主治
大便下血。有荸荠捣汁大半杯,加好酒半杯,空心温服。几天后好见效。
赤白痢。取完好荸荠洗净拭干,勿令破损,泡入好酒中,密封收存。用时取二枚细嚼,空心用原酒送上。
妇女血崩。按病人年龄一岁用乌芋一个,烧存性,研为末,酒冲服。
小儿口疮。用乌芋烧存性,研末涂搽。
误吞铜片。用生乌芋研汁,细细饮服,能将铜消化成水。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36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一 草部·甘草

    释名亦名蜜甘、蜜草、美草、 草、灵通、国老。 气味(根)甘、平、无毒。 主治伤寒咽痛(少阴症)。用甘草二两,蜜水灸过,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每服五合,一天服两次。此方名“甘草汤”。…

  • 卷八 谷部·粳

    气味粳米:甘、苦、平、无毒。淅二泔:甘、寒、无毒。 主治粳米:霍乱吐泻,烦渴欲绝。用粳米二合,研成粉,加水二碗,再研成汁,和淡竹沥一合,一次服下。自汗不止。有粳米粉代扑粉,经常扑身…

  • 卷一百二十三 草部·甘蕉

    释名亦名芭蕉、夭苴、芭苴。 气味甘、大寒、无毒。 主治一切肿毒。用芭蕉根捣烂涂患处。流动性红色风疹。治方同上。风火牙痛及虫牙痛。用芭蕉根取汁一碗,煎热含漱。消渴,骨节烦热。用芭蕉根…

  • 卷二百七十二 草部·石胡荽

    释名天胡荽、野园荽、鹅不食草、鸡肠草。 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痰喘。用石胡荽左杨汁,和酒服。目疾,翳障(目赤肿胀,羞明昏暗,隐涩疼痛,眵泪风痒,鼻塞头痛,外翳扳睛)。用石胡荽(晒…

  • 卷一 果部·李

    气味果实:苦、酸、微温、无毒。核仁:苦、平、无毒。根白皮(树皮刮去外层皱皮后炙黄入药):大寒、无毒。 主治果实:肝病人宜食。核仁:利小肠,下水气,消浮肿。根白皮:煮汁服,止消渴,治…

  • 卷六十五 木部·枸橘

    释名臭橘。 气味(叶)辛、温、无毒。 主治下痢脓血后重(同萆 等分,炒存性研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又治喉瘘,消肿导毒。 附方近年亦用枸橘叶治反胃、呕吐、乳部结核等症。枸橘的果实,…

  • 卷十一 果部·楂子

    释名木桃、和圆子 气味酸、涩、平、无毒。 主治断痢,去恶 心咽酸。煮汁饮,治霍乱转筋,功与木瓜相近。

  • 卷四十四 谷部·糟

    释名名粕。 气味酒糟:甘、辛、无毒。 大麦醋糟:酸、微寒、无毒。 干饧糟:基、温、无毒。主治酒糟:手足皲裂。用酒糟、狸油、姜汁盐等分,研烂,炒热搽患处裂肉甚痛,但不久即合口,再搽数…

  • 卷三十 木部·龙脑香

    释名片脑、羯婆罗香。膏名婆律香(按:即现在通称的冰片)。 气味辛、苦、微寒、无毒。 主治目翳。用龙脑末一两,每天点眼三至五次。风热上攻头目。用龙脑末半两、南蓬砂一两,频繁 两鼻孔中…

  • 卷二百二十六 草部·番木鳖

    释名马钱子、苦实把豆、火失刻把都。 气味(仁)苦、寒、无 毒。(现代认为:番木鳖有大毒,不可食)。 主治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口含咽汁或磨水噙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