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五 果部·毕澄茄

释名
毗陵茄子。

气味
(实)辛、温、无毒。

主治
脾胃虚弱。用毕澄茄为还想,加姜汁神曲、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姜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伤寒咳逆,呃噫日夜不定。和毕澄茄、高良姜各等分,共研为末,每服二钱,加水六分,煮开几次后再加醋少许服下。
反胃,吐黑汁。用毕澄茄研末,加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汤送下。愈后,再服平胃散三百贴。久病者亦可不发。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38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四十七 兽部·豺

    释名豺狗。 气味肉:酸,热,有毒。皮:热。 主治疗诸疳痢,腹中诸疮,煮汁饮。治小儿夜啼。

  • 卷二十 鳞部·曲贼鱼

    释名墨鱼、缆鱼,干者名鲞。骨名海螵蛸。 气味肉:酸、平、无毒。骨:咸、微温、无毒辣 主治肉:益气强国志;益人,通月经。骨:赤白目翳(伤寒之后热毒攻眼所致)。用乌贼骨一两,去皮,研为…

  • 卷四十二 虫部·虫

    释名地鳖、土鳖、过街。 气味咸、寒、有毒。 主治产后腹痛(有干血)。用蔗虫二十个(去足)、桃仁二十枚、大黄二两,共研为末,加炼蜜捣匀,分作四丸。每取一丸,以酒一升,煮成二合,温服。…

  • 卷四十九 草部·防风

    释名亦名铜芸、茴芸、茴草、屏风、 根、百枝、百蜚。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自汗不止。用防风,去掉芦头(按:芦头是指接近根部的叶柄残基),每服二钱,浮麦煎汤送下。又方:防风用面炒过…

  • 卷一百五十三 草部·瞿麦

    释名锯句麦、大菊、大半、石竹、南天竺草。 气味(穗)苦、寒、无毒。 主治石淋。用瞿麦子捣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三日后可下石小便不利用瞿麦二钱半,栝楼根二两,大附子一个…

  • 卷十四 石部·银朱

    释名亦名猩红、紫粉霜。用石亭脂和水银同罐炼成。贴在罐口的是丹砂,贴在罐内的是银珠。 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小儿内钓(惊风,多啼)。用银朱半钱,乳香、煨蒜各一钱,共研细,捏成丸子,…

  • 卷十三 介部·蛤蜊

    气味肉:咸、冷、无毒。蛤蜊粉:咸、寒、无毒。 主治肉:润五脏,止消渴,开胃,治老癖。亦治寒热。妇女血块等。蛤蜊粉:气虚水肿。用大蒜十个捣成泥,加蛤蜊粉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

  • 卷十一 鳞部·蚺蛇

    释名南蛇、埋头蛇。 气味甘、苦寒、有小毒。 主治小儿疳痢(枯瘦喜睡,坐则闭目,饮食无味)。用蚺蛇胆如豆大两片,煮通草汁研化,随意饮服。痔疮肿痛。用蚺蛇胆研细,调香油涂搽,立效。诸同…

  • 卷二百四十八 草部·土马

    气味甘、酸、寒、无毒。 主治鼻血不止。用土马 二钱半、黄药子五钱,共研为末。水送服二钱。服两次可止鼻血。此方名“寸金散”。二便不通。用土马 洗净,瓦上焙过,世细,每取二钱,加水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