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四 谷部·赤小豆

释名
赤豆、红豆,叶名藿。

气味
甘、酸、平、无毒。

主治
水气肿胀。和赤小豆五合、大蒜一颗、生姜五钱、商陆根一条,一起碎破,同水煮烂,去药,空心食豆,慢慢饮汁令尽,肿立消。又方:用赤小豆一斗煮极烂,取汁五升,乘热浸泡脚和膝。若肿已到腹部,只须吃小豆即可。
痢疾。用小豆一合、熔蜡三两,一次服下,有效。
肠痔下血。用小豆三升、苦酒五升,煮熟晒干,再浸至酒尽乃止,然后研豆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牙齿疼痛。用赤小豆擦牙吐涎及吹鼻中。一方:加阿青少许。一方:加花咸少许。
乳汁不通。用赤小豆煮汁饮之。
前疽初作。用赤小豆末调水敷涂。
肋颊热肿。用赤小豆和蜜敷涂,一夜即消。或加芙蓉叶末更好。
丹毒如火。用赤小豆末调鸡蛋白,随时敷涂。
小便频数。用小豆叶一斤,在豉汁中煮成汤吃下。
小儿遗尿。用小豆叶捣汁服下。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52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二百三十九 草部·通脱木

    释名通草、活夺、离南。 气味甘、淡、寒、无毒。 主治水肿癃闭,明目退退热,泻肺,利小便。

  • 卷十四 草部·肉苁蓉

    释名亦名肉松容、黑司命。 气味甘、微温、无毒。 主治劳伤,精败面黑。用肉苁蓉四两,水煮烂,切薄研细,炖羊肉吃。肾虚白浊。用肉苁蓉、鹿茸、山药、白茯苓,等分为末,加米糊做成丸子,如梧…

  • 卷七十五 木部·女贞

    释名贞女、冬青、蜡树。 气味(实)苦、平、无毒。 主治补肾滋阴。取女贞子,去梗叶,浸酒中一日夜,擦去皮,晒干,研为末,待早莲草出时,采数石,捣汁熬浓,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夜服…

  • 卷二十 木部·水杨

    释名青杨、蒲柳、蒲杨、蒲多,多柳、蕉苻。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赤白痢。用水杨枝叶捣汁一升服。一天服两次。痘毒不发,用水杨枝叶五斤,煎汤温浴,水冷换热,痘疮逐渐行浆贯满。如不满,…

  • 卷一百六十一 草部·鼠尾草

    释名乌草、小青,山陵翘。 气味(花、叶)苦、微寒、无毒。 主治大腹水肿。方见“马鞭草”条。休息痢(时痢时止,久不愈)。用鼠尾草花捣成末,每服一钱,水送下。长期下血。用鼠尾草、地榆各…

  • 卷二百五十五 草部·菖蒲

    释名昌阳、尧韭、水剑草。 气味(根)辛、温、无毒。 主治癫阐风疾。用菖蒲捣成末。生前了三钱。喉痹肿痛。用菖蒲根嚼汁,烧铁秤锤淬酒一杯饮服。鼓胀(食积、气积、或血积)。用石菖蒲八两,…

  • 卷四十六 菜部·薯蓣

    释名薯,土薯、山薯、山芋、山药、玉延。 气味(根)甘、温、平、无毒。 主治心腹虚胀,手足厥逆,不思饮食。用薯蓣半生半炒为末。每服二钱,米汤关定。一天服二次。禁口痢。治方同上。小便数…

  • 卷二百六十 草部·地锦

    释名地朕、地噤、夜光、承夜、草血竭、血见愁、血风草、马蚁草、雀儿卧单、酱瓣草、猢孙头草。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赤白痢。用地锦草洗净、晒干,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妇女血崩。用嫩地…

  • 卷二百零五 草部·射干

    释名乌扇、乌 、乌吹,乌蒲、凤 、鬼扇,扁竹、仙人掌、紫金牛、野萱花、草姜、黄远。 气味(根据)甘、平、有毒。 主治咽喉肿痛。用射干花根、山豆根,阴干为末,吹喉部,有特效。喉痹不通…

  • 卷十二 鳞部·海马

    释名水马。 气味甘、温、平、无毒。 主治多年症块。用海马一对,木香一香,大黄(炒)、白牵牛(炒)各二两,巴豆四十秘粒,另取青皮二两,经童便浸软后,包巴豆再放童便中浸泡七天,取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