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谷部·粱

气味
黄粱米:甘、平、无毒。
白粱米:甘、微寒、无毒。
青粱米:甘、微寒、无毒。

主治
黄粱米:止霍乱下痢,利小便,除烦热。
白粱米:
胃虚呕吐。用白粱米汁二合、姜汁一合,和匀服下。
霍乱不止,用白粱米五合,加水一升,煮粥吃。
手足生疣。用白粱米粉炒红,和唾液涂搽。
青粱米:
脾虚泄痢。用青粱米半升、神曲一合,每日煮粥食。
冷气心痛。用桃仁二两,去皮,加水研磨,绞取汁,倒入青粱米四合,煮粥吃。
老人血淋。用车前五合,棉裹煮汁,加青粱米四合粥饮汁此方亦能明目。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53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二百五十六 草部·陟厘

    释名侧梨、水苔、石发、石衣、水衣、水棉、潭。 气味甘、大温、无毒 。 主治强胃气,止泄痢。捣烂可涂治丹毒游疹。

  • 卷二十 石部·玄明粉

    释名亦称白龙粉。为白净朴硝,先与萝卜处同煎,后与甘划同煎,再经火煅制成。 气味辛、甘、冷、无毒。 主治热阙(按:指伏热引起的四肢厥冷)。用玄明粉三钱,热童便送下。伤寒发狂。用玄明粉…

  • 卷十五 石部·灵砂

    释名亦名二气砂。乃水银、硫磺合炼而成。水银量多,硫磺量少。 气味甘、湿、无毒。 主治伏热吐泻。用硫磺半两、水银一钱,研细,加姜汁和面糊,做成丸子,如小豆大。三岁用,服三丸,冷水送下…

  • 卷五 水部·腊雪

    释名取雪法:用鸡毛扫取,装入瓶中,密封保存于阴凉处,虽成水液,历久不坏。 气味甘、冷、无毒。 主治腊雪用瓶密封贮存,放阴凉处,数十年也不坏。腊雪有益于菜麦,又能杀虫蝗,用以浸五谷种…

  • 卷四 金部·水银粉

    释名亦名汞粉、轻粉、峭粉、腻粉。由水银、白矾、食盐合炼而成。 气味辛、苦、有毒。 主治小儿涎喘。用末受精的鸡收一个,取出蛋清,加水银粉十钱拌合。装银器内,放在汤瓶上蒸熟,给病儿服下…

  • 卷二百三十九 草部·通脱木

    释名通草、活夺、离南。 气味甘、淡、寒、无毒。 主治水肿癃闭,明目退退热,泻肺,利小便。

  • 卷一 土部·白垩

    释名亦名白善土、白土粉、画粉。白垩,到处都有,入药须用白色者。先研捣极细,然后放到盐汤里,浮在水而上的,用来作药,沉下去的不要。这种方法,叫做“水飞法”。每垩二两,用盐一分。把水飞…

  • 卷六 鳞部·石龙子

    释名山龙子、泉龙、石蜴、晰蜴、猪婆蛇、守宫。 气味咸、寒、有小毒 主治小儿阴肿。用晰蜴一具,烧成灰,酒送服。诸瘘不愈。用晰蜴(炙)三个、地胆(炒)三二具、斑蝥(炒)四十个。共研为末…

  • 卷七十六 草部·小青

    释名千金藤 气味(叶)温、无毒。 主治敷痈肿疮疖,治血痢腹痛,解蛇毒。

  • 卷二十八 菜部·皂荚蕈

    气味辛、有毒。 主治肠风泻血。用皂荚蕈瓦上焙为末。每服一钱,温酒送下。肿毒初起。用皂荚蕈磨醋涂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