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零四 草部·天门冬

释名
亦名门冬、颠勒、颠棘、天棘、万岁藤。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肺痿咳嗽,吐涎,回燥而不渴。用生天门冬捣汁一斗、酒一斗、饴一升、紫苑四合,浓煎成丸子。每服一丸,如杏仁大。一天服三次。
肺劳风热。用天门冬(去皮、心)煮食,或查干为末,加蜜做成丸子服下。
风颠发作(耳如蝉鸣,两胁牵痛)。用天门冬(去心、皮),晒干,捣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宜久服。
小肠偏坠。用天门冬三钱、乌药五钱,水煎服。
痈疽。用天门冬三、五两,洗 净,捣细,以好酒 滤取汁,一次服下。未效,可再次 服药,必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61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八十六 木部·芙蓉

    释名地芙蓉、木莲、华木、桦木、拒霜。 气味(叶并花)微辛、平、无毒。 主治赤眼肿痛。用木芙蓉叶研为末,水调匀贴太阳穴中“清凉膏”。月经不止。用木芙蓉花、莲蓬壳,等分为末,每服二钱,…

  • 卷二十七 水部·磨刀水

    考释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而在其附方项下转引前人吴球的《活人心统》曰:“耳中卒痛,磨刀铁浆,滴入即愈。”由此可见,磨刀水就是用铁刀蘸水后磨出含铁质的水。同时也可知此水在前人的…

  • 卷三十九 菜部·薇泥

    释名垂水、野豌豆、大巢菜。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利水道、下浮肿、润大肠。

  • 卷五十二 兽部·竹鼬

    释名食竹根之鼠也。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补中益气,解毒。

  • 卷三十六 石部·卤咸

    释名亦名卤盐、寒石、石碱。从碱地掘取,用作硝皮。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风热赤眼,虚肿涩痛。用卤碱一升、青梅二十七个、古钱二十一文,密封于新瓶中,开水煮一顿饭时间,取出静放三天。…

  • 卷五十二 木部·合欢

    释名合昏、夜合、青裳、萌葛、乌赖树。 气味(木皮)甘、平、无毒。 主治肺痈。取合欢皮一掌大,加水三升,煮成一半,分二次服。跌打损伤。用合欢皮,把粗皮去掉,炒成黑色,取四两,与芥菜子…

  • 卷五十一 石部·金牙石

    释名亦名黄牙石。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虚劳湿冷。缓弱不仁,不能行走。用金牙石、细辛、莽草、防风、地肤子、地黄、附子、菌蓣、续断、蜀椒、蒴 根各四两,独活一斤。共药十二味。金牙石…

  • 卷三十四 草部·紫参

    释名牡蒙、童肠、马行、众戎、五鸟花。 气味(根)苦、寒、无毒。 主治下痢。用紫参半斤,加水五升,煎成二升。再加入甘草二两,煎至半升,分三次服。此方名“紫参汤”。吐血不止。用紫参、人…

  • 卷八十二 草部·补骨脂

    释名破故纸、婆固脂、胡韭子。 气味(子)辛、大温、无毒。 主治元阳衰损(脚手沉重,夜多盗汗)。用补骨脂四两(炒香),菟丝子四两(酒蒸),胡桃肉一两(去皮),乳香、没药、沉香各二钱半…

  • 卷一百七十四 草部·马蓼

    释名大蓼、墨记草。 气味(茎、叶)辛、温、无毒。 主治杀肠中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