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六十二 草部·鳢肠

释名
莲子草、早莲草、墨烟草、墨头草、墨菜,猢狲、猪牙草。

气味
(草)甘、酸、平、无毒。

主治
乌须固齿。用鳢肠草连根一斤,酒洗净,洒盐四天淹三天,连汁放入油锅中炒存性,研为末。每天取末搽牙,连口水吞下。又方;鳢肠取汁,用盐炼干,研末搽牙,又方;鳢肠草一两半,麻姑饼三两,升麻、青盐各三两半,诃子(连核)二十个,皂角三个,晚蚕沙二两,共研为末,加薄醋、面糊和成丸子,如弹子大。晒干,装泥瓶中,火煨令烟出存性,取出研为末,每日搽牙。此方名“旱莲散”。
偏正头痛。用鳢肠草汁滴鼻中。
疟疾。用鳢肠划捶烂,放在手上切脉处,药上压一个钱,币,用布包好。过一段时间,药下皮肤起小泡,疟即止。这也一种灸法。称为“天灸”。
尿血。用鳢肠草、车前草,等分研细,取汁。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大便下血。用鳢肠草,瓦上焙干,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痔漏疮发,用鳢肠草一反连根须洗净,捣成泥,以滚酒一杯冲入,饮汁,取渣敷患处。病得者三服即安。
疔疮恶肿。将鳢肠草阴干,露一夜后收存。用时嚼一叶贴患处,边缘用消毒膏护住。
风牙疼痛。用鳢肠草加一点盐在手心中,碎擦牙,痛即止。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66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二百五十 草部·藤类(12种)

    主治甘藤:亦名甜藤。断藤流汁,甘美如蜜。有解毒和血之效。含水藤:解渴、防 。天仙藤:疗水肿,解疝痛。紫金藤:补男子肾,敷恶疮肿毒。南藤:治风。清风藤:治风湿麻痹。百灵藤:治风痹。紫…

  • 卷三十 兽部·酪

    释名牛,羊,水牛,马乳,并可作酪。水牛乳作者,浓厚味胜。 气味甘,酸,寒,无毒。 主治热毒,止渴,解散发利,除胸中虚热,身面上热疮,肌疮,止烦渴热闷,心膈热痛。润燥利肠,摩肿,生精…

  • 卷十七 石部·雄黄

    释名亦名黄金石、石黄、熏黄。 气味夺、平、寒、有毒。 主治骨蒸发热(按:即今之肺结核)。用雄黄一两,加入小便一升中。另取方圆 尺的石板一块,以炭火烧热,把雄黄尿汁淋在石上,垫上薄毡…

  • 卷三十一 土部·犬尿泥

    主治主治妊娠伤寒,令子不落,涂腹上,干即易。

  • 卷一 兽部·豕

    释名猪、豚、加(一指公猪)、志(指母猪)。 气味加猪肉:酸、冷、无毒(一般猪肉:苦、微寒、有小毒。)猪油:甘、微寒、无毒。猪肝:苦、温、无毒。猪肾(猪腰子):咸、冷、无毒。猪胰:甘…

  • 卷五十五 兽部·黄鼠

    释名礼鼠,拱鼠。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润肺生津,煎膏贴疮肿,解毒止痛。

  • 卷十二 介部·淡菜

    释名壳菜、海 、车海夫人。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腹内冷痛、结块、崩中带下,壮阳,止痢,消宿食,治瘿气。

  • 卷二十三 虫部·蜘蛛

    释名次蟗、蛛蝥 气味微寒、有小毒。 主治婴儿口噤,不能吮乳,用蜘蛛一枚,去足,炙焦,研为末,加猪乳一合,和匀,分三次慢慢灌服。极效。泄痢脱肛,用大蜘蛛一个,瓠叶两重,包扎定,烧存性…

  • 卷三十三 土部·赤土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主汤火伤,研末涂之。 附方《普济方》云:牙宣疳匿虫,赤土、荆芥叶同研,揩之,日三次。《御药院方》云:风疹瘙痒,甚不能忍者,赤土研末,空心温酒服一钱。《千金方…

  • 卷二百一十八 草部·钩吻

    释名野葛、毒根、胡蔓草、断肠草、黄藤、火把花。 气味辛、温、大有毒。 主治脚膝痹痛,四肢拘挛,恶疮疥虫,咳逆上气,喉痹咽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