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五十九 草部·蛇含

释名
蛇衔、威蛇、小龙牙、紫背龙牙。

气味
苦、微寒、无毒。

主治
产后泻痢用蛇含极一反,浓煎服下。
刀伤出血。用蛇含草捣烂敷伤处。
身面恶癣。用蛇含草加生矾研敷。
蜈蚣、蝎伤用蛇含划揉碎敷伤处。
痈肿瘀血、产后积血等。作蛇含、大黄、附子、芍药、大戟、细辛、独活,黄芩、当归,莽草、蜀椒各一两,薤白十四枚,共研为末,在夺酒中泡一夜,加猪油二斤熬成膏收存,用时每服一弹丸大的经量,温酒送下。一天服两次。病在体外,则用膏敷涂。此方名“蛇含膏”。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66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七 介部·蚌

    气味(蚌粉,亦称蛤粉)咸、寒、无毒。 主治痰饮咳嗽。用蛤粉在新瓦上炒红,加青黛少许,每服二钱,淡齑水(滴入麻油数点)调服。反胃吐食。用蛤粉二钱,和生姜汁一碗捣匀,米醋调服。不效再服…

  • 卷四十三 木部·漆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小儿虫病。用干漆(捣碎,烧烟尽)、白芜荑,等分为末,每服二分至一钱,米汤送下。妇女血气痛。用湿漆一两,熬一顿饭时间,加入干漆末一两,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

  • 卷二十六 木部·骐竭

    释名血竭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白虎风(两膝热肿)。用骐竭、硫磺末各一两,每服一钱,温酒送下。新久脚气。用骐竭、乳香,等分为还想,取木瓜一个,挖一孔,放入药末,再用面包瓜,在…

  • 卷九十二 草部·大蓟、小蓟

    释名亦名虎蓟(大蓟)、猫蓟(小蓟)、马蓟、刺蓟、山牛蒡、鸡项草、千针草、野红花。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心热吐血。用小蓟叶和根,捣烂压汁,每次服二小碗。七窍出血。用刺蓟捣汁和酒服…

  • 卷一百九十四 草部·漏篮子

    释名木鳖子、虎掌。 气味苦、辛、有毒。 主治恶痢冷漏疮,恶疮疠风。

  • 卷二百二十八 草部·旋花

    释名旋 、盘根、续筋根、鼓子花、 肠草、美草、天剑草、缠枝牡丹。 气味(花)甘、(根)辛、温、无毒。 主治腹中寒热邪气(用根),脸上黑痣。亦利小便,续筋骨,合刀伤,治丹毒,补劳损,…

  • 卷二十二 果部·枇杷

    气味实:甘、酸、平、无毒。叶:苦、平、无毒。 主治实:止渴下气,利肺气,止吐逆。叶:肺热咳嗽。有枇杷叶、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大黄减半,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

  • 卷二十三 水部·齑水

    释名此乃作黄齑菜水也。 气味酸,咸,无毒。 主治性滑,上可至颠,下可至泉,宜煎四末之药。 考释李时珍在该药集解项下曰:“此乃作黄齑菜水也。”考齑字,《辞源》释义为切碎后用盐腌制的咸…

  • 卷七十一 草部·杜若

    释名杜蘅、杜莲、若芝、楚蘅、山姜。 气味(根)辛、微温、无毒。 主治胸胁逆气,头痛流涕,皮间风热等。 附方李时珍说:“杜若乃神农上品,治足少阴、太阳诸证要药,而世不知用,惜哉。”(…

  • 卷四十九 谷部·狼尾草

    释名稂,狼茅,孟,宿田翁,守田。狼尾,其穗象形也。秀而不成,嶷然在田。故有宿田、守田之称。 气味米:甘、平,无毒。 主治作饭食之,令人不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