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五 木部·楸

气味
苦、小寒、无毒。

主治
兼疮。取楸枝煎水洗。
白癜风。用楸白皮五斤,加水五斗,煎成五升,去渣,再煎浓如膏,涂搽患处。一天三次。
上气咳嗽,腹胀人瘦。用楸叶三斗,水斗,同煮开多次,去渣,再煎浓成膏,最后团成丸,纳入肛门中。
一切毒肿(不问软硬)。用楸叶一叠,敷肿上,包扎好。一天换三次。冬天则取干叶盐水浸软用,或取根皮捣烂敷上。楸叶止痛、消肿、化脓血,胜于他药。
头痒生疮。用楸叶捣汁涂搽。

附方
苦、小寒、无毒。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32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四 木部·秦皮

    释名石檀、盆桂,苦树、苦枥。 气味(皮)苦、微寒、无毒。 主治赤眼生翳。用秦皮一两,加水一升半煮成七合,澄清后,每日煎温洗眼。此方中亦可加滑石、黄连等分。眼睛突然肿痛。用秦皮、黄连…

  • 卷五十五 石部·宝石

    释名宝石出西番、回鹘地方诸坑井内,云南、辽东亦有之。有红、绿、碧、紫数色。碧者,唐人谓之瑟瑟。红者,宋人谓之。今通呼为宝石。以镶首饰器物,大者如指头,小者如豆粒,皆碾成珠状。 主治…

  • 卷三十 木部·龙脑香

    释名片脑、羯婆罗香。膏名婆律香(按:即现在通称的冰片)。 气味辛、苦、微寒、无毒。 主治目翳。用龙脑末一两,每天点眼三至五次。风热上攻头目。用龙脑末半两、南蓬砂一两,频繁 两鼻孔中…

  • 卷二百零三 草部·鬼臼

    释名九说、天说、鬼药、解毒、爵犀、马目毒公、害母草、羞天花、术律草、枸田草、独脚莲、独荷草、山荷叶、旱荷、八角盘、唐婆镜。 气味(根)辛、温、有毒。 主治子死腹中(胞破不生)。用鬼…

  • 卷一百七十五 草部·闾茹

    释名离娄、掘据、白色者名草闾 茹。 气味(根)辛、寒、有小毒。 主治痈疽肿痛。用闾 茹一两,研为末,每服一匙,温水送下。疥疮。用闾 茹研为末,加轻粉、香油调匀敷涂。伤寒咽痛(毒气上…

  • 卷一百八十二 草部·续随子

    释名千金子、千两金、菩萨豆、拒冬、联步。 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小便不通。用续随了(去皮)一两、铅丹半两,同炒,加蜜捣成团,装瓶中,埋阴焉得虎子。春末前取出,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

  • 卷六 石部·云母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身皮死肌,中风寒热,如在车船上,除邪气,安五脏,益子精,明目,久服轻身延年。下气坚肌,续绝补中,疗五劳七伤,虚损少气,止痢,久服悦泽不老,耐寒暑,志高神仙。…

  • 卷七 草部·桔梗

    释名亦名白药、梗草、荠 气味(根)辛、微温、有小毒。李时珍认为:“当以苦、辛、平为”。 主治胸满不痛。用桔梗、枳壳等分。煎水二杯,成一杯,温服。伤寒腹胀(阴阳不和)。用桔梗、半夏、…

  • 卷四十七 菜部·甘薯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功同薯蓣。

  • 卷十五 菜部·生姜

    气味辛、微温、无毒。 主治疟疾寒热(脾胃聚痰,发为寒热)。和生姜四两,捣取自然汁一酒杯,璐一夜。发病日五更饮服即可止疟 ,未止再服。寒热痰嗽。初起时烧姜一块含咽。霍乱转筋,入腹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