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七 草部·缩砂密

气味
(仁)辛、温、涩、无毒。

主治
冷滑下痢。有缩砂仁研细,调入羊肝切片中,瓦上焙干,再研细,加与砂仁等量的干姜末,和饭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白开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缩砂仁(炮)、附子、干姜、厚朴、陈桔皮,等分为末,和饭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大便下血。用缩砂仁为末,热米汤送服二钱。以愈为度。
小儿脱肛。用缩砂去皮研细,擦在一片已剖开的猪腰子中,捆好煮熟,给病孩吃。另服白矾丸。气逆肿喘者,痛难治好。
遍身肿满,阴部亦肿。用缩砂仁、土儿狗,等分研细,和老酒饮服。
痰气膈胀,用砂仁捣碎,在萝卜汁中浸透,焙干研细,每服一、二钱,开水送下。
咳逆。用砂仁(洗净,炒过,研细)、生姜(连皮)等分,捣烂。饭后过一段时间,热酒泡服。
胎动(跌坠动胎,痛不可忍)。用缩砂炒热,去皮用仁,捣碎。每服二钱,热酒调下。服后,如觉腹中发热而胎有活动者,即胎已安。
血崩。用缩砂仁在瓦上焙干,研末。每服三钱,米汤送下。
热拥咽痛。用缩砂壳研细,水服一钱。
牙痛。口中常嚼缩砂仁,有效。
口疮。有缩砂壳煅后研细,擦患处。
鱼骨鲠喉。用缩砂、甘草,等分为末,棉花裹好含口吕,咽汁,骨随痰涎吐出。
误吞金属等物。用缩砂煎浓汤饮下,可将外排出。

附方
缩砂密的主要功用是:和胃醒脾、行气宽中、安胎。其成熟的种子称为缩砂仁,亦简称砂仁;其成熟干燥的果实称为缩砂壳或壳砂。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74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四十四 果部·胡椒

    释名昧履支。 气味(实)辛、大温、无毒。 主治心腹冷痛。用胡菽二十粒,淡酒送服。心下大痛者,用椒五十粒、乳香一钱,研匀,男用生姜汤、女用当归酒送下。霍乱吐泻有胡椒五十粒、绿豆一百五…

  • 卷一百一十四 草部·夏枯草

    释名夕句、乃东、燕面、铁色草。 气味(茎、叶)苦、辛、寒、无毒。 主治肝虚目痛(冷泪不止,羞明畏日)。用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茶汤调下。赤白带下。夏枯草开花时…

  • 卷十一 虫部·螳螂桑

    释名刀螂,拒斧、不过。其子房名螵蛸、蝉蛸、致神、野狐鼻涕。 气味(桑螵蛸)咸、甘、平、无毒。 主治遗精白浊,盗汗虚劳。用桑螵蛸(炙)、白龙骨,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盐汤磅送下…

  • 卷十二 水部·地浆

    释名掘地,达到黄土层,约三尺深,用新汲水灌入,搅浊,等水沉清后,取消水用。这就是地浆,亦称“土浆”。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解中毒烦闷,解一切鱼肉果菜药物诸菌毒。例如吃花椒、胡椒…

  • 卷一百二十二 草部·芦

    释名亦名苇、葭。花名蓬 ,笋名 (音拳)。初生的苇叫葭,未开花时叫芦,长成后叫苇。 气味(根)甘、寒、无毒。(笋)小苦、冷、无毒。(茎、叶)甘、寒、无毒。(蓬 )甘、寒、无毒。 主…

  • 卷十一 菜部·白芥

    释名胡芥、蜀芥。 气味(子)辛、温、无毒。 主治反胃上气。用白芥子末一、二钱,酒冲服。热痰烦晕。用白芥子、大戟、甘遂、硭硝、朱砂,等分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姜汤…

  • 卷四十三 菜部·藜

    释名莱、红心灰蓼 、鹤顶草、胭指菜。 气味(叶)甘、平、微毒。 主治叶捣烂涂诸虫伤,治白癜风;茎烧灰,加水煎膏,点赘疣黑子,蚀恶肉。

  • 卷六 菜部·葫

    释名大蒜、茆蒜、荤菜。今人谓葫为大蒜,蒜为小蒜,以其气类相似也。 气味(根)辛、温、有毒。久食损人目。 主治归五脏,散痈肿除风邪,杀毒气。下气,消谷,化肉。 附方肠毒下血。蒜连丸:…

  • 卷三十三 土部·赤土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主汤火伤,研末涂之。 附方《普济方》云:牙宣疳匿虫,赤土、荆芥叶同研,揩之,日三次。《御药院方》云:风疹瘙痒,甚不能忍者,赤土研末,空心温酒服一钱。《千金方…

  • 卷六十一 石部·玻璃

    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惊悸心热,能安心明目,去赤眼,熨热肿,摩翳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