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七 草部·牡丹

释名
鼠姑、鹿韭、百两金、木芍药、花王。

气味
(根皮)辛、寒、无毒。

主治
疝气(觉气胀不能动)。用牡丹皮、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妇女恶血(血往上冲,脸红易怒)。用牡丹皮半两、干漆(烧至烟尽)半两,加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
伤损瘀血。用牡丹皮二两、虻虫二十一个(熬过),同捣碎。每天早晨服一匙,温酒送下。
刀伤后内出血。用牡丹皮研细,水冲服少许。瘀血自尿中排出。
下部生疮(已破口)。取牡丹末一匙煎服。一天三次。

附方
牡丹的功用。在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能治心、肾、肝等经的伏火(阴火,相火)。治伏火,许多人多用黄蘖;其实,牡丹更胜于黄蘖。李时珍指出:牡丹只取红、白两色的单瓣者入药,其他品种皆人工培育而成“气味不纯,不可用”红花者偏于利,白花者偏于补。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75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一百六十二 草部·鳢肠

    释名莲子草、早莲草、墨烟草、墨头草、墨菜,猢狲、猪牙草。 气味(草)甘、酸、平、无毒。 主治乌须固齿。用鳢肠草连根一斤,酒洗净,洒盐四天淹三天,连汁放入油锅中炒存性,研为末。每天取…

  • 卷三 禽部·鹅

    释名农雁、舒雁。 气味白鹅油:甘、微寒、无毒。胆:苦、寒、无毒。 主治白鹅油:润皮肤,消痈肿,治手足皲裂。胆:解热毒及痔疮初起,频频涂抹,自消。

  • 卷五十九 草部·旋复花

    释名金沸草、金钱花、滴滴金、盗瘐、夏菊、戴椹。 气味(花)咸、温、有小毒。 主治中风壅滞。用旋复花洗净,焙过,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夜卧时以茶汤送下五至十丸。小儿眉癣(小…

  • 卷四十一 兽部·狸

    释名野猫 气味肉:甘,平,无毒。 主治诸疰。治风湿,鬼毒气,皮中如针刺。作羹服,治痔及鼠瘘,不过三顿,甚妙。补中益气,去游风。

  • 卷二百 草部·百部

    释名婆妇草、野天门冬。 气味(根)甘、微温、无毒。 主治咳嗽。用百部根泡酒,每温服一升,一天服三次。又方:用百部、生姜,各捣汁,等分,取二合煎服。又方:用百部藤根捣自然汁,加蜜等分…

  • 卷二百五十五 草部·菖蒲

    释名昌阳、尧韭、水剑草。 气味(根)辛、温、无毒。 主治癫阐风疾。用菖蒲捣成末。生前了三钱。喉痹肿痛。用菖蒲根嚼汁,烧铁秤锤淬酒一杯饮服。鼓胀(食积、气积、或血积)。用石菖蒲八两,…

  • 卷五十九 木部·大风子

    气味辛、热、有毒。 主治大风疮裂。有大风子烧存性,和麻油、轻粉研匀涂疮。另外还用大风子壳煎汤洗浴。此方亦治杨梅恶疮。大风诸癞。用大风子油一两、苦参末三两,加少量酒。和糊做成丸子,如…

  • 卷九 人部·天灵盖

    气味咸,涩,平。 主治补精养神。

  • 卷三十七 虫部·蝼蛄

    释名蟪蛄、天蝼、蝼蝈、仙姑、石鼠、梧鼠、土狗。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水肿病(腹满,喘急,不能安卧)。用蝼蛄五枚,焙干为末,饭前用开水送服一钱,以小便通畅为效,有人加甘遂末一钱、…

  • 卷六十二 果部·金橘

    释名金柑,卢橘,夏橘,山橘,给客橙。 气味甘、酸、温、无毒。 主治下气快膈,止渴解醒,辟臭,皮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