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八 石部·石燕

释名
石燕状如蚬蛤,色如土,坚重如石。李时珍指出:石燕有二:一种是这里所录的石燕,乃是石类;另一种是乳铜中的石燕,乃是禽类。禽类石燕,常为助阳药。许多人因此误以为石类石燕也是助阳药。这是错远了。

气味
甘、凉、无毒。

主治
伤寒尿涩,小腹胀满。用石燕研细,葱白汤调服半钱。以消胀为度。
久年肠风(按:指常年泻血)。用石燕磨水常服,不要间断,有效。
多年赤白带下。每日磨石燕取汁取。一枚石燕可用三天。也可以把石燕研末,水飞过,每天取半钱至一钱,米汤送服。
牢牙止痛。用石燕六个,火煅醋淬七次,青盐、乳香各一两,细辛半两,共研细,擦牙。荆芥汤漱口。又方:依上方,但须去掉乳香、细辛,改用麝香。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84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二十一 木部·欀香

    释名兜娄婆香。 气味(根)苦、涩、平、无毒。 主治头疖肿毒。碾末,麻脂调涂,七日腐落。

  • 卷九 石部·矾石

    释名亦名涅石、羽涅、羽泽;煅枯者名巴石,轻白者名柳絮矾。 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痰中风。用白矾一两、牙皂角五钱,共研细。每服一钱,温开水送下。胸胃积痰(头痛,不思饮食)。矾石一两…

  • 卷十一 草部·萎蕤

    释名亦名女萎、葳蕤、萎 、委萎、萎香、荧、玉竹、地节。 气味(根)甘、平、无毒。 主治眼红兼有涩、痛。用萎蕤、赤芍、当归、黄连等分,煎汤熏洗。眼见黑花,红痛昏暗。用萎蕤(焙)四两,…

  • 卷二十 果部·柚

    释名条、壶柑、自橙、朱栾。 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消食,解酒毒,去肠胃中恶气。

  • 卷八 禽部·鹰

    释名角鹰。 气味(屎白)微寒、有小毒。 主治奶癖(小儿膈下的硬块)用黄鹰炒一钱、密陀僧一两、硫磺一分、丁香二十一个,共研为末。每服二、三分,三岁以上小儿服半钱,用乳汁或白面汤调下。…

  • 卷五 谷部·雀麦

    释名燕麦、杜姥草、牛星草。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米)充饥滑肠,(苗)胞衣不下。

  • 卷三十三 草部·丹参

    释名赤参、山参、郗蝉草、木羊乳、逐马 、奔马草。 气味(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月经不调,产前胎动,产后恶血不下,冷热劳,腰脊痛,骨节烦疼等症。用丹参洗净,切片,晒干,研细。每服…

  • 卷二百三十六 草部·马勃

    释名马批、马譬、灰菰、牛屎菰。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咽喉肿痛,不能咽物。用马勃一分、蛇蜕一条,浇为末,棉裹一钱,含咽。失音。用马勃、马牙硝,等分为末,加沙糖和成丸子,如芡子大。…

  • 卷二百一十三 草部·芫花

    释名杜芫、赤芫、去水、毒鱼、头痛花、儿草、败华。根名黄大戟、蜀桑。 气味(花、根)辛、温、有小毒。 主治突发咳嗽。用芫花一升,加水三升煮汁一升,以枣十四枚,放入汁中煮干,一天吃五枚…

  • 卷一百一十五 草部·刘寄奴草

    释名金寄奴、乌藤菜。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大小便血。用刘寄奴研末,茶调匀,空心服二钱即止。打伤瘀血,伤及腹内,用刘寄奴、骨碎补、延胡索各一两,加水二升,煎至七合,又倒入酒和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