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八 石部·禹余粮

释名
亦名白余粮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大肠咳嗽(每咳便排出粪来)。用赤石脂、禹余粮各一斤,打碎,加水六升,煮成一升。去掉渣滓,分两次服。此方名“赤石脂禹余粮汤”。
肠泄不止。用禹余粮四两(火煅、醋淬),加乌头一两,冷水浸一夜,去皮脐。两药共焙为末。稍滴醋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饭前服五丸,温开水送下。
赤白带。用禹余粮(火煅、醋淬),加干姜等分。如仅有赤带,则干姜减半。两药共研细。每服两茶匙,空心服。
崩中漏下(月经过多,有各种颜色,小肚子痛,不能生育)。用禹余粮、赤石脂、牡蛎,分别煅过,共研细;加乌贼曲、伏龙肝(炒)、桂心,各药等分为末。每服一小茶匙,温酒送下。忌食葱蒜。
大风疠疾(眉发脱落,遍身顽痹)。用禹余粮二斤、白矾一斤、青盐一斤,共研细,装在罐子里,封牢,周围用炭火煅烧自晨至晚约十二小时。特冷却后,研细,埋土中三天。同时,每一两加胡麻(经过九蒸九晒,炒熟)粉三两。每服二钱,荆芥茶送下。一天服两次。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85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五十五 草部·白鲜

    释名鲜,音仙。亦名白 、白羊鲜、金雀儿椒。 气味(根皮)苦、寒、无毒。 主治头风、黄疸、咳逆、风疮、疥癣、赤烂等症。产后中风,但体虚不能服他药的病人,可用白癣皮加新汲水三升煮成一升…

  • 卷五 果部·榔梅

    气味(实)甘、酸、平、无毒。 主治生津止渴,清神下气,消酒。

  • 卷七 人部·人胞

    释名胞衣、胎衣、紫可车、混 沌衣、混元母、佛袈裟、仙人衣。 气味甘、咸、温、无毒。 主治妇女骨蒸劳损。用紫河车(最好得自初生的男婴)一具,洗净,煮熟,切细,焙干,三研为末,加山药二…

  • 卷三十三 土部·赤土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主汤火伤,研末涂之。 附方《普济方》云:牙宣疳匿虫,赤土、荆芥叶同研,揩之,日三次。《御药院方》云:风疹瘙痒,甚不能忍者,赤土研末,空心温酒服一钱。《千金方…

  • 卷十 菜部·芥

    气味(茎、叶)辛、温、无毒。(子)辛、热、无毒。 主治牙龈肿烂。用芥菜秆烧存性,研为末,频敷患处即愈。漆疮搔痒。用芥菜煎汤洗浴。痔疮肿痛。用芥菜捣烂,作成饼,贴肿处,或坐在饼上。感…

  • 卷六十五 石部·石芝

    集解石芝者,有玉脂芝,生於有玉之山,常居悬危之处,玉膏流出,万年已上,则凝而成芝,有似鸟兽之形,色无常彩,率多似山玄水苍玉也。亦鲜明如水精,得而末之,以无心草汁和之,须臾成水,服一…

  • 卷二十 鳞部·曲贼鱼

    释名墨鱼、缆鱼,干者名鲞。骨名海螵蛸。 气味肉:酸、平、无毒。骨:咸、微温、无毒辣 主治肉:益气强国志;益人,通月经。骨:赤白目翳(伤寒之后热毒攻眼所致)。用乌贼骨一两,去皮,研为…

  • 卷二百零八 草部·葛

    释名鸡齐、鹿藿、黄斤。 气味(根)甘、辛、平、无毒。 主治伤寒(初觉头痛,内热脉洪)。用葛根四两,加水两升、豉一繁荣昌盛,同煮成半升服。加生姜汁更好。烦躁热渴。用葛粉四两,拌入泡过…

  • 卷一百一十九 草部·希莶

    释名亦名希仙、火锨草、猪膏母、虎膏、狗膏、粘糊菜。 气味苦、寒、有小毒。一说:辛、苦、平、无毒。 主治中风。夏日采 莶枝、叶,洗净,九蒸九暴,但不宜太燥,捣碎为末,加炼蜜和丸丸子,…

  • 卷十三 介部·蛤蜊

    气味肉:咸、冷、无毒。蛤蜊粉:咸、寒、无毒。 主治肉:润五脏,止消渴,开胃,治老癖。亦治寒热。妇女血块等。蛤蜊粉:气虚水肿。用大蒜十个捣成泥,加蛤蜊粉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