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一 土部·釜脐墨

释名
亦称釜月中墨、铛墨、釜煤、釜 、锅底墨。

气味
辛、湿、无毒。

主治
突然心气痛。用釜脐墨二钱,热尿调服。
中恶。用釜脐墨五钱、盐一钱,研匀,热水调服。
上吐下泻。用釜脐墨半钱、灶额墨半钱、百沸汤一碗,急搅上千遍,一次服下。
吐血咳血。用釜脐墨炒过,研末,每次用井华水冲服二钱。连吃三付。
产妇只流血,婴儿生不出。用釜脐墨二钱,热酒送下。
舌头突然肿大如猪尿泡。用釜脐墨和酒涂搽。
鼻中生息肉。用釜脐墨一钱,水送下。连服三、五天。
耳里流脓。用釜脐墨吹满耳,脓尽,药自出。
小儿口疮。用釜脐墨时时涂搽。
手搔疮肿,出脓。用釜脐墨研细,清油调搽。
附方釜脐墨的主要作用是止血,也能消炎。在刮锅底时,注意不要把铁屑刮下来。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92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三十八 兽部·山羊

    释名野羊。 气味甘,热,无毒。 主治南人食之,肥软益人,治冷劳山岚疟痢,妇人赤白带下。疗筋骨急强,虚劳,益气,利产妇,不利时疾人。

  • 卷三十八 木部·小蘖

    释名子蘖、山石榴。 气味苦、大寒、无毒。 主治去心腹中热气,杀诸虫,治血崩。

  • 卷六十四 石部·石面

    释名石面不常生,亦瑞物也。或曰饥荒则生之。唐玄宗天宝三载,武威番禾县醴泉涌出,石化为面,贫民取食之。宪宗元和四年,山西云、蔚、代三州山谷间,石化为面,人取食之。宋真宗祥符五年四月,…

  • 卷十七 谷部·稗

    气味(稗米)辛、甘、苦、微寒、无毒。 主治(稗米)益气,健胃。(苗、根)捣敷或研末,可治刀伤出血。

  • 卷九 木部·辛夷

    释名辛、侯桃、房木、木笔、迎春(按:本吕为木兰的干燥花蕾)。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鼻渊、鼻塞。用辛夷研末,加麝香少许,以葱白蘸入鼻中,几次即见效。

  • 卷三十九 果部·无花果

    释名映日果、优昙钵、阿驵。 气味(实)甘、平、无毒。 主治开胃,止泄痢,治五痔、咽喉痛。

  • 卷二十四 水部·洗手足水

    主治《太平圣惠方》曰:病后劳复,或因梳头,或食物复发,取一合饮之,效。 考释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仅在其主治项下转引宋代王怀隐等人著的《太平圣惠方》曰:“病后劳复,或因梳头,…

  • 卷十 谷部·稷

    释名粢。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补中益气, 用羊肉一脚,熬汤,加稷米、葱、盐,煮粥吃。背痈。用稷米粉熬黑,加鸡蛋白调匀,涂布上,剪孔贴患处,药干即换。极效。心气痛。用稷根煎汤温服…

  • 卷五十九 石部·珊瑚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去目中翳,消宿血。为末吹鼻,止鼻衄。明目镇心,止惊痫。点眼,去飞丝。 附方小儿目翳未坚,不可乱药,宜以栅瑚研如粉,日少少点之,三日愈。

  • 卷四 兽部·牛

    气味黄牛肉:甘、温、无毒。牛乳:甘、微寒、无毒。牛脑:甘、温、微毒。角胎:苦、温、无毒。牛尿:苦、辛、微温、无毒。牛屎:苦、寒、无毒。 主治牛乳:风热毒气。用煎牛乳一升、生牛乳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