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 卷下·小儿午后潮热

  小儿午后潮热,不属虚证,乃食伤阳明,必腹痛吐逆,宜用来复丹、荜澄茄散。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9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2/03/2024
下一篇 04/03/2024

相关推荐

  • 卷十二 卷中·阴阳换气

      凡伤寒阳证欲作汗,阴证已加灸,真元欲复,与邪气分争,必发寒战,鼻衄昏迷,牙关微紧,四肢微厥,乃阴阳换气也。一二时辰,自然腋下汗出而愈。(阴阳换气,即今之所谓战汗,须预告病家,令…

  • 卷二十 卷中·喉痹

      此病由肺肾气虚,风寒客之,令人颐颔粗肿,咽喉闭塞,汤药不下,死在须臾者,急灌黄药子散,吐出恶涎而愈。此病轻者治肺,服姜附汤,灸天突穴五十壮亦好;重者服钟乳粉,灸关元穴,亦服姜附…

  • 卷五十 神方·中和汤

      治伤寒、瘟疫,头目昏痛,发热,鼻流清涕,服此不致传染。   苍术(一斤,米泔浸) 川乌(炮) 浓朴(姜制) 陈皮 甘草(各四两) 草果(二两)共为末。每用四钱,生姜七片,水煎和…

  • 卷三十六 卷中·痢疾

      凡人多食生冷,湿热伤其脾胃,致成痢疾。初起服如圣饼子,下积而愈;若无大便,止下赤脓者,乃胃有大热伤血也,宜当归芍药汤、阿胶汤;若下白脓者,乃饮食冷物伤大肠也,服桃花汤、全真丹而…

  • 卷十二 卷上·扁鹊灸法

      命关二穴在胁下宛中,举臂取之,对中脘向乳三角取之。   此穴属脾,又名食窦穴,能接脾脏真气,治三十六种脾病。凡诸病困重,尚有一毫真气,灸此穴二三百壮,能保固不死。一切大病属脾者…

  • 卷四十四 卷下·溏泻

       冷气犯胃,故水谷不化,大便溏滑,甚则脱肛者,浓肠散、半硫丸主之。

  • 卷七 卷下·咳病

      此证方书名为哮喘,因天寒饮冷,或过食盐物,伤其肺气,故喉常如风吼声,若作劳则气喘而满。须灸天突穴五十壮,重者灸中脘穴五十壮,服五膈散,或研蚯蚓二条,醋调服立愈。(哮证遇冷则作,…

  • 卷六十九 卷中·肠癖下血

      此由饮食失节,或大醉大饱,致肠胃横解,久之冷积于大肠之间,致血不流通,随大便而出,病虽寻常,然有终身不愈者。庸医皆用凉药止血,故连绵不已。盖血愈止愈凝,非草木所能治也。正法∶先…

  • 卷三十 卷下·带下

      子宫虚寒,浊气凝结下焦,冲任脉(即子宫也)不得相荣,故腥物时下。以补宫丸、胶艾汤治之。甚者灸胞门、子户穴各三十壮,不独病愈而且多子。(带下之证,十有九患,皆由根气虚而带脉不收引…

  • 卷五十 卷下·牙疳

    胃脉络齿荣牙床,胃热则牙缝出血,犀角化毒丸主之。(出《局方》。)肾虚则牙齿动摇,胃虚则牙床溃烂,急服救生丹,若齿龈黑,急灸关元五十壮。(牙齿动摇或有知其肾虚者,至牙床溃烂,谁不曰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