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水部·半天河

释名
亦称上池水。指取自竹篱头或空树穴的水而言。

气味
甘、微寒、无毒。

主治
鬼疰(疰,音住,意亦同住。鬼疰,是病人感到自己体内有“鬼”居住。现认为是肺结核之类的疾病),扫邪气、恶毒、蛊疾(“心志惑乱之疾”,神经失常,大便时常拉出鸡肝样的血块。现认为是“虫积”之症)等。洗各种恶疮、疥痒,亦有效。 身上长白斑,可取树木孔中的水来洗,捣烂桂末和唾液敷上,有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97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九 石部·矾石

    释名亦名涅石、羽涅、羽泽;煅枯者名巴石,轻白者名柳絮矾。 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痰中风。用白矾一两、牙皂角五钱,共研细。每服一钱,温开水送下。胸胃积痰(头痛,不思饮食)。矾石一两…

  • 卷二百一十二 草部·王瓜

    释名土瓜、钩 、老鸦瓜、马瓞瓜、赤雹子、野甜瓜、师姑草、公公须。 气味(根)苦、寒、无毒。(子)酸、苦、平、无毒。 主治小儿发黄。用王瓜根生捣汁,每服三合。服三次即可见效。黄疸变黑…

  • 卷一百六十四 草部·匾蓄

    释名扁竹、扁辨、扁蔓、粉节草、道生草。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热黄疸疾。用匾蓄放豉汁中,下五味,煮羹汤吃。霍乱吐得。用匾蓄放豉汁中,下五圳,煮羹汤吃。蛔虫病。用匾蓄十斤,锉细,加…

  • 卷十七 谷部·稗

    气味(稗米)辛、甘、苦、微寒、无毒。 主治(稗米)益气,健胃。(苗、根)捣敷或研末,可治刀伤出血。

  • 卷三十二 果部·龙眼

    释名龙目、圆眼、益智、亚荔枝、荔枝奴、骊珠、燕卵、蜜脾、鲛泪、川弹子。 气味(实)甘、平、无毒。 主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虚烦不眠,自汗惊悸。用龙眼肉、酸枣仁(炒)、黄芪…

  • 卷三十六 石部·卤咸

    释名亦名卤盐、寒石、石碱。从碱地掘取,用作硝皮。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风热赤眼,虚肿涩痛。用卤碱一升、青梅二十七个、古钱二十一文,密封于新瓶中,开水煮一顿饭时间,取出静放三天。…

  • 卷七 火部·桑柴火

    气味痈疽发背不起,瘀肉不腐,燃火吹灭,日炙二次。

  • 卷三十 石部·石炭

    释名亦称煤炭、石墨、铁炭、乌金石、焦石。 气味甘、辛、温、有毒。 主治刀伤。用石炭捣成粉,敷伤口。疮口太深不能速合者,加滑石。误吞金银及钱在腹中不下。用石炭(一块,杏核大)、硫磺(…

  • 卷五十九 菜部·丝瓜

    释名天丝瓜、天罗、布瓜、蛮撤、鱼鲛。 气味(瓜)甘、平、无毒。 主治痘疮不快。用老丝瓜近蒂三寸,连皮烧存性,研为末,砂糖水送服。痈疽不敛,疮口很深。有丝瓜捣汁频频涂搽。风热肋肿。用…

  • 卷十八 虫部·斑蝥

    释名斑猫、 蝥虫、龙蚝、斑蚝。 气味辛、寒、有毒。 主治瘰疬不消。用斑蝥一个,去翅足,以粟一升,去粟,加薄荷四两,共研为末,。以乌鸡蛋调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空心服,用茶送下三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