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说意》_下利

少阴病,其脉微涩,呕而汗出者,必病下利,以胃逆则呕,胃逆则阳泄而不藏,是以汗出,胃逆为呕,则脾陷为利,利亡肝脾之阳,是以脉涩。此法当泄利不止,而乃泄利反少者,是脾阳渐复,不必温下,当温其上。缘其过呕伤胃,汗出阳亡也,宜灸之以回胃阳。

若少阴下利六七日,咳呕并作,燥渴心烦,不得眠睡,是阳衰土湿,肝脾郁陷,下为泄利,胆胃冲逆,上为咳呕烦渴,眠食俱废。宜猪苓汤,二苓、滑、泽,泻水而燥土,阿胶滋木而清风也。

若四肢逆冷,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疼痛,或泄利下重者,是水土湿寒,木郁欲泄。宜四逆散,甘草、枳实,补中而泻土郁,柴胡、芍药,疏木而清风燥也。

【100】四逆散 九十二

甘草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305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伤寒说意》_拼音索引

    B 白虎加人参汤14 白虎汤14 白散16 白通加猪胆汁汤70 白通汤69 白头翁汤79 半夏散67 半夏泻心汤60 C D 柴胡桂枝干姜汤59 柴胡桂枝汤52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5…

  • 《伤寒说意》_太阳伤寒麻黄汤证

    营秉木气,其性温散,温散则窍开,开则有汗。寒以敛之,营血不达,则无汗。营以发达为性,寒愈敛而营愈发,发而不透,故裹束卫气,而生表寒。寒气闭藏,卫阳郁陷,是以恶寒。寒性闭涩,是以脉紧…

  • 《伤寒说意》_太阳中风桂枝汤证

    卫秉金气,其性清肃,清肃则窍闭,闭则无汗。风以泄之,卫气不敛,则汗出。卫以收敛为性,风愈泄而卫愈闭,闭而不开,故郁遏营血,而为内热。风性疏泄,孔窍不秘,是以恶风。风性浮散,是以脉缓…

  • 《伤寒说意》_笔画索引

    二画 三画 十枣汤37 大承气汤41 大青龙汤13 大柴胡汤53 大陷胸丸33 大陷胸汤32 大黄黄连泻心汤35 小建中汤53 小承气汤41 小青龙汤14 小柴胡汤52 小陷汤33…

  • 《伤寒说意》_便脓血

    少阴病二三日,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以至日久而便脓血者,此水寒土湿,脾陷肝郁,而为痛泄,乙木不达,血必下瘀,以血司于肝,温则升而寒则陷,陷而不流,湿气郁腐,故化为脓…

  • 《伤寒说意》_阳明初病葛根汤证

    阳明腑证,自太阳传来,方其自经入腑之始,法宜解表。其得之中风,发热恶风,汗出脉缓者,宜桂枝汤。其得之伤寒,发热恶寒,无汗脉紧者,宜麻黄汤。以太阳、阳明,经腑合病,经证如初而腑热未成…

  • 《伤寒说意》_营卫解

    肺主气,气行于皮毛则为卫,肝主血,血行于经络则为营。然肺藏卫气,肝藏营血,而实则皆出于中焦,以气血乃水谷之变化。中焦者,消磨水谷,变化气血之枢轴也。《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

  • 《伤寒说意》_热入血室

    女子阳明病,正值经来,谵语下血者,此为热入血室。以神胎于魂而魂藏于血,血热则神魂迷乱也。火性炎上,其头上汗出,际(际 至也。)颈而还。此当凉营而发表也。

  • 《中医眼科备读》

    作者:聂天祥 致读者 前言 编者说明 《中医眼科备读》目录 卷一 目论语摘 概论 散清补泻 通利玄府 概论 五轮辨证 辨虚实、阴阳、经络 辨风热湿痰 辨目病难易 六淫 精亏 血病 …

  • 《伤寒说意》_太阳传经

    太阳经外在皮毛,感冒风寒,皮毛闭塞,营卫郁遏,不得外发,自当内传,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六经既遍,若脏寒不生,腑热不作,营卫无内陷之路,势必外发皮毛,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