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四 卷中·着恼病

  此证方书多不载,人莫能辨,或先富后贫,先贵后贱,及暴忧暴怒,皆伤人五脏。多思则伤脾,多忧则伤肺,多怒则伤肝,多欲则伤心,至于忧时加食则伤胃。方书虽载内因,不立方法,后人遇此皆如虚证治之,损人性命。其证若伤肝脾则泄泻不止,伤胃则昏不省人事,伤肾则成痨瘵,伤肝则失血筋挛,伤肺则咯血吐痰,伤心则颠冒,当先服姜附汤以散邪,后服金液丹以保脾胃,再详其证而灸之。若脾虚灸中府穴各二百壮,肾虚灸关元穴三百壮,二经若实,自然不死。后服延寿丹,或多服金液丹而愈,凉药服多,重损元气则死。(此证皆因七情所伤,五志之过,审其所因而调治之,庶无失误。)

  【治验】

  一人年十五,因大忧大恼,却转脾虚,庸医用五苓散及青皮、枳壳等药,遂致饮食不进,胸中作闷。余令灸命关二百壮,饮食渐进,灸关元五百壮,服姜附汤一二剂,金液丹二斤方愈,方书混作劳损,用温平小药误人不少,悲夫!(大忧恼而得脾泄,医用五苓、青皮、枳壳,变尚如此,近有六脉虚脱,脾肾败坏,犹云不妨而用此药者,又庸医中之 隶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36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2/03/2024
下一篇 04/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二十七 神方·三五七散

      治贼风入耳,口眼 斜之证。   人参 麻黄(去节) 川芎 官桂 当归(以上各一两) 川乌 甘草(各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茶下,日三次。

  • 卷五十六 神方·文蛤散

      治目弦肿,大小 成赤疮。   五倍子(一两研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八分,先洗,后以箸头点之。)

  • 卷六十八 神方·麦煎散

      治幼年心络为暑所伤,每至暑时,即畏热困倦减食。   知母 乌梅肉 地骨皮 柴胡(各二钱) 大麦(一撮)   上锉片成一剂,水煎温服缓下。

  • 卷二十四 神方·黄药子散

      治缠喉风,颐颌肿及胸膈有痰,汤水不下者,用此吐之。   黄药子即斑根一两为细末,每服一钱,白汤下,吐出顽痰即愈。

  • 卷十四 神方·救生汤

      治一切痈疽发背,三十六种疔,二十种肿毒。若初起憎寒壮热,一服即热退身凉,重者减半,轻者全愈。   女人乳痈、乳岩初起,姜葱发汗立愈。又治手足痰块红肿疼痛,一服即消。久年阴寒冷漏…

  • 卷十五 神方·钟乳粉

      治劳咳咯血,老人上气不得卧,或膈气腹胀,久咳不止,及喉风、喉肿,两目昏障,童男女骨蒸劳热,小儿惊风,胎前产后发昏不省人事,一切虚病,能先于脐下灸三百壮,后服此药,见效如神。盖虚…

  • 卷六十八 卷中·淋证

      此由房事太过,肾气不足,致包络凝滞,不能通行水道则成淋也,服槟榔汤、鹿茸丸而愈。若包络闭涩,则精结成砂子,从茎中出,痛不可忍,可服保命丹,甚者灸关元。(淋浊之证,古人多用寒凉厘…

  • 卷七十一 神方·镇心汤

      治心气不足,为风邪鬼气所乘,狂言多悲,梦中惊跳。   人参 茯苓 石菖蒲(桑叶水拌炒) 远志 木香 丁香(各一钱) 甘草 干姜(各五钱) 大枣(三枚)   水煎空心服。

  • 卷六十七 神方·撮气散

      治凉药伤肺,饮食不下,胸膈饱闷,吞酸气逆,久嗽不止。   白术 干姜(各二两) 黄 (蜜水拌炒) 附子 川椒 杏仁(各一两) 甘草(五钱)   共为粗末,水煎服四钱。初服冷热相…

  • 卷五十三 卷中·吞酸

      凡人至中年,脾气虚弱,又伤生冷硬物,不能营运,蕴积中焦,久之变为郁火、停疾,故令噫气,久则成中满、腹胀之证。须服草神丹、全真丹、金液丹皆可。(吞酸为病虽微,致害非浅,苟不慎节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