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卷上·禁戒寒凉

  夫四百八病,大约热者居多,寒者最少。无怪乎河间论火,丹溪之补阴也。但泥二子之书而不考究《内经》,堕于偏颇,害人特甚。盖热病属阳,阳邪易散易治,不死。冷病属阴,阴邪易伏,故令人不觉,久则变为虚寒,侵蚀脏腑而死。(初起不觉之证,最能害人,往往轻忽之,而一变致死者不少。)

  况人身之火多亦是当然,天之六气,火居其二。今之庸医执壮火食气之说,(《内经》壮火食气之说,犹炎暑盛而人气乏相火炽而真元伤,非凉药之治,亦非热药之谓,马元台不察此理,妄为注释,遗讹后学不浅。)溺于滋阴苦寒之剂,殊不知邪之中人,元气盛则能当之,乃以凉药冰脱,反泄元气,是助贼害主也。夫凉药不知害了多少人。若元气稍虚者,无不被凉药冰败而死,脾胃有伤,焉望其生。如人饮热汤及炙爆之物,从龆至髦,断无损人之理。《内经》言膏粱之变,止发痈疽,况膏粱发疽者,百无一二。故知热之养人,时刻不可缺也。若以冷水饮人,不须三日,即为腹疼泄泻,脾虚胃败矣。故燧人立法,食必用火,万代苍生得以活命。俗医大用凉剂,譬于饮人冷水,阴害黎民,良可慨也。不见当今医家,祸及子孙甚至灭门绝后,皆学术不精之报也。(医者观此切须猛省,误用凉药之害真实不爽,予见近代时医专用温平者,或延一息,终见陵替。专以寒凉攻伐,夭札人命者,诚未见其有后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40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2/03/2024
下一篇 04/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二十六 卷下·瘰

      此证由忧思恼怒而成,盖少阳之脉,循胁绕颈环耳,此即少阳肝胆之气,郁结而成。亦有鼠涎堕食中,食之而生,是名鼠 。治法俱当于疮头上灸十五壮,以生麻油调百花膏敷之,内服平肝顺气之剂,…

  • 卷九十五 神方·服金液丹各证引药

      虚劳白汤下,或姜汤下。   骨蒸潮热地骨皮汤或炒胡黄连五分煎汤,或丹皮汤下。   吐血茅根汤或藕节汤下。   消渴乌梅汤或石膏汤下。   肺胀真苏子汤下。   中满陈皮汤或木香…

  • 卷二十一 卷中·虚劳

      此病由七情六欲,损伤脾肾,早尚易治,迟则难愈,必用火灸,方得回生。若用温平药及黄 建中、鳖甲饮之类,皆无益于病,反伤元气。其证始则困倦少食,额上时时汗出,或自盗汗,口干咳嗽,四…

  • 卷九 卷上·要知缓急

      夫病有浅深,治有缓急。(体认病情,而用药缓急合当,乃医家第一要着。)若急病而用缓药,是养杀人也。缓病而用急药,是逼杀人也。庸医遇病,不能必其何名,亦不能必其当用何药,概以温平试…

  • 卷六十 神方·碧云汤

      治风痰上攻,头目昏眩,咽喉疼痛,涎涕稠粘。   荆芥穗(二两) 牛蒡子(炒,一两) 真薄荷(一两)为末。食后,茶下三钱。

  • 卷八十三 神方·地血散

      治妇人心血间有热,饮食不减,起居如常,但发烦热。   茜草 当归 白芍 乌梅 柴胡 知母(各一钱)   每剂加姜三片,水煎温服。

  • 卷十五 卷下·奔豚

      此由肾气不足,又兼湿气入客小肠,连脐发痛,或上或下,若豚之奔,或痛连外肾成疝气者,服塌气散、茱萸丸、金铃子丸或蟠葱散。(奔豚与疝不同,混淆不得,从小腹而上,抵心者,奔豚也;从少…

  • 卷三十九 卷中·痞闷

      凡饮食冷物太过,脾胃被伤,则心下作痞,此为易治,宜全真丹一服全好,大抵伤胃则胸满,伤脾则腹胀。   腹胀者易治,宜草神丹、金液、全真、来复等皆可服,寒甚者姜附汤。此证庸医多用下…

  • 卷十四 神方·救生汤

      治一切痈疽发背,三十六种疔,二十种肿毒。若初起憎寒壮热,一服即热退身凉,重者减半,轻者全愈。   女人乳痈、乳岩初起,姜葱发汗立愈。又治手足痰块红肿疼痛,一服即消。久年阴寒冷漏…

  • 卷五十 神方·中和汤

      治伤寒、瘟疫,头目昏痛,发热,鼻流清涕,服此不致传染。   苍术(一斤,米泔浸) 川乌(炮) 浓朴(姜制) 陈皮 甘草(各四两) 草果(二两)共为末。每用四钱,生姜七片,水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