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八 卷中·呕吐反胃

  凡饮食失节,冷物伤脾,胃虽纳受,而脾不能运,故作吐,宜二圣散、草神丹,或金液丹。若伤之最重,再兼六欲七情有损者,则饮蓄于中焦,令人朝食暮吐,名曰番胃,乃脾气太虚,不能健运也,治迟则伤人。若用攻克,重伤元气立死,须灸左命关二百壮,服草神丹而愈,若服他药则不救。(呕吐一证,先当审其所因,轻者二陈、平胃、藿香正气一剂可定;虚者六君、理中亦易为力;唯重者,一时暴吐,厥逆汗出,稍失提防,躁脱而死,不可不知。至于番胃,虽属缓证,治颇棘手,惟在医者细心,病患谨摄,治以丹艾,庶可获全,不然生者少矣。)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36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2/03/2024
下一篇 04/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一 卷中·伤寒

      伤寒六脉浮紧,呻吟不绝,足指温者,阳也;忌服凉药,恐变为阴,害人性命。至六日发烦躁,乃阴阳换气,欲作汗也,服当归茯苓散,汗出而愈。   六脉紧大,或弦细,不呻吟,多睡耳聋,足指…

  • 卷二十九 卷下·血崩

      《经》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若因房事太过,或生育太多,或暴怒内损真气,致任脉崩损,故血大下,卒不可止,如山崩之骤也。治宜阿胶汤、补宫丸半斤而愈。切…

  • 卷六十八 神方·麦煎散

      治幼年心络为暑所伤,每至暑时,即畏热困倦减食。   知母 乌梅肉 地骨皮 柴胡(各二钱) 大麦(一撮)   上锉片成一剂,水煎温服缓下。

  • 卷四十三 神方·八仙丸

      治脾胃久冷,大便泄泻,肠中 痛,米谷不化,饮食不进等证。   附子(炮) 高良姜 荜茇 砂仁 肉豆蔻(各一两) 生姜(三两) 浓朴(四两,姜汁制)为末。醋糊丸梧子大,米饮下,五…

  • 卷五 卷上·三世扁鹊

      医门得岐黄血脉者,扁鹊一人而已。扁鹊黄帝时人,授黄帝《太乙神明论》,着《五色脉诊》、《三世病源》,后淳于意、华佗所受者是也。第二扁鹊,战国时人。姓秦名越人,齐内都人,采《内经》…

  • 卷七十五 神方·定风散

      治破伤风及洗头、牙槽等风,牙关紧急,项背强直,角弓反张。若一二日者,服此可治,五七日者难治,须急灸脐下三百壮。   川乌(炮,二两) 防风(二两) 雄黄(一两)共为末。每服四钱…

  • 卷九十五 神方·服金液丹各证引药

      虚劳白汤下,或姜汤下。   骨蒸潮热地骨皮汤或炒胡黄连五分煎汤,或丹皮汤下。   吐血茅根汤或藕节汤下。   消渴乌梅汤或石膏汤下。   肺胀真苏子汤下。   中满陈皮汤或木香…

  • 卷十八 卷中·肺伤寒

      肺伤寒一证,方书多不载,误人甚多,与少阴证同,但不出汗而愈,每发于正二腊月间,亦头疼,肢节痛,发热恶寒,咳嗽脉紧,与伤寒略同,但多咳嗽耳。不宜汗,服姜附汤,三日而愈。若素虚之人…

  • 卷二十六 神方·八风丹

      治中风半身不遂,言语謇涩,失音中风者。先灸脐下三百壮,服金液丹一斤,再服此药。   当归 芍药 人参 铁脚威灵仙(各二两) 南星(三两) 乳香(去油,二两) 没药(去油,二两)…

  • 卷十三 卷上·附∶窦材灸法

      (计五十条)   一中风半身不遂,语言謇涩,乃肾气虚损也,灸关元五百壮。   一伤寒少阴证,六脉缓大,昏睡自语,身重如山,或生黑靥,噫气、吐痰、腹胀、足指冷过节,急灸关元三百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