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序·奏玉帝青辞

  维大宋绍兴十六年丙寅月,武翼郎臣窦材奏启玉皇上帝玉陛下。

  臣闻上天好生而恶死,下民畏死而贪生,上天虽云恶杀,但示劝惩于下民,非其人而杀之者有之。下民虽曰贪生,但归生死于天命,而致枉死者有之,皇天悯下民之疾苦,故假神农、黄帝、岐伯、雷公、扁鹊、俞跗等,以立医教,救人灾病。历世绵远,屡遭兵火,其神书散亡,仅存者《灵枢》、《素问》而已,虽不尽传宗派,是亦能救人疾苦,保人性命,但少洞彻脏腑、刳肠、涤髓之神耳。(果能参悟《灵》、《素》,自然洞见脏腑,至于刳肠涤髓,乃后世法之巧,而用之神。惜乎此书无传,谅亦不过一技术之妙,岂如《灵》、《素》之贯天人,晰隐显,大无不包,细无不入,为万世理道之神书,救人之秘典哉。)后世仲景采《内经》外感风寒之旨,附以己见,定立方法,及采杂证七十余条,集为《伤寒》、《金匮》。后之学人,咸遵守莫敢移易。殊不知伤寒既有多证,《内经》自然该载,何必牵扯种种杂病,以为伤寒,误人不少(果能遵循仲景之法,岂有误人。

  惟后学不明其旨,妄为注解,各执己见,未免穿凿,希冀立名,遗讹后世,将为仲景之功臣,实为仲景之罪人。

  千百年来,明伤寒法者有几人哉)。嗣后叔和、思邈又附益之,障蔽圣经,遗讹后世,且《经》云∶伤寒为病身热,热虽甚不死。论中风曰,中五脏俞穴,则为偏风;论水胀曰,因气为肿;论厉风曰,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如此言之,其旨深,其意广,后之人欲移难就易,妄为穿凿。且举伤寒之证,真邪相传,真气盛则病愈,邪气盛则病死;阳证无死入之理,阴证害人甚速,须加灸艾,方保无虞。仲景立许多承气汤,使后人错用,致寒凉杀人于顷刻也。(三承气汤恶能害人。后学不明阴阳承制之道,而妄用承气者害之耳,于仲景何尤?)

  臣因母病,用仲景之法不效,遂成不救,痛心疾首,精究《内经》,又得皇天默授,经历十年方得灵验。

  凡一切大病小疾,只以此法,触类引申,效如影响。臣苦志五十余年,悟得救人秘法已十余年矣。向因薄宦,奔走四方,今年过不逾,常虑身填沟壑,其书失传,遂欲考订发梓,伏望皇天后土,特加慈悯,保生民于仁寿之域,俾其书万世通流,臣虽死无憾。设有一言不实,甘受天殃。若此书果益于后世,伏望神天护佑,以广其传。(设此重誓,以质上帝,则其立心切于天下后世可知。学人不可谓偏于从热而忽视之,以负先生一片救世婆心。)臣诚惶诚恐冒罪以闻。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41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2/03/2024
下一篇 04/03/2024

相关推荐

  • 卷六十三 卷中·足痿病

      凡腰以下肾气主之,肾虚则下部无力,筋骨不用,可服金液丹,再灸关元穴,则肾气复长,自然能行动矣。   若肾气虚脱,虽灸无益。(此证《内经》皆言五脏虚热,故后人有补阴虎潜、金刚、地…

  • 卷四十八 卷下·胎寒腹痛

    藏气虚则生寒,寒甚则腹痛,亦有胎中变寒而痛者。调硫黄粉五分,置乳头令儿吮之即愈。三四岁者,服来复丹。

  • 卷三十 卷中·臌胀

      此病之源,与水肿同,皆因脾气虚衰而致,或因他病攻损胃气致难运化,而肿大如鼓也。病本易治,皆由方书多用利药,病患又喜于速效,以致轻者变重,重者变危,甚致害人。   黄帝正法:先灸…

  • 卷五十四 卷中·脾疟

      凡疟病由于暑月多吃冰水冷物,伤其脾胃,久而生痰,古今议论皆差,或指暑邪,或分六经,或云邪崇,皆谬说也。但只有脾胃之分,胃疟易治,脾疟难调。或初起一日一发,或间日一发,乃阳明证也…

  • 卷三十五 卷下·妇人卒厥

      凡无故昏倒,乃胃气闭也,灸中脘即愈。(贪食多欲之妇,多有此证。)

  • 卷八十二 神方·胶艾汤

      治妇人冲任虚损,月水不调,子宫久冷,腰腹疼痛,赤白带下,或恶露不止。此药能通经络,活死血,生新血。   阿胶(蛤粉炒成珠) 艾叶 当归 白芍 川芎 熟地(各二两) 甘草 干姜(…

  • 卷三十八 卷下·惊风

      风木太过,令人发搐,又积热蓄于胃脘,胃气瞀闭,亦令卒仆,不知人事。先服碧霞散吐痰,次进知母黄芩汤,或青饼子、朱砂丸皆可。若脾虚发搐,或吐泻后发搐乃慢惊风也,灸中脘三十壮,服姜附…

  • 卷六十八 神方·麦煎散

      治幼年心络为暑所伤,每至暑时,即畏热困倦减食。   知母 乌梅肉 地骨皮 柴胡(各二钱) 大麦(一撮)   上锉片成一剂,水煎温服缓下。

  • 卷四十二 神方·二圣散

      治脾胃虚寒,呕吐不食。   硫黄(五两) 水银(五两)   共研末同炒,再研细。每服三钱米汤下,小儿一钱,姜汤亦可。炒成青砂头,亦治翻胃膈食,吐痰神效。

  • 卷六十六 卷中·便闭

      老人气虚及妇人产后少血,致津液不行,不得通流,故大便常结,切忌行药,是重损其阴也。止服金液丹,久久自润,或润肠丸亦可。又大小便主肾,肾开窍于二阴,能营运津液,若肾气虚则二便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