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三 卷中·疠风

  此证皆因暑月仰卧湿地,或房劳后,入水冒风而中其气。令人两目壅肿,云头斑起,或肉中如针刺,或麻痹不仁,肿则如痈疽,溃烂筋骨而死。若中肺俞、心俞,名曰肺癞易治,若中脾、肝、肾俞。名曰脾肝肾癞难治。世传医法,皆无效验。

  黄帝正法∶先灸肺俞二穴,各五十壮,次灸心俞,次脾俞,次肝俞,次肾俞,如此周而复始,全愈为度。内服胡麻散,换骨丹各一料。然平人止灸亦愈,若烂见筋骨者难治。(《经》云∶脉风成为 ,盖风之中人,善行而数变,今风邪留于脉中,淹缠不去,而疡风成矣。其间有伤营、伤卫之别。伤营者,营气热 ,其气不清,故使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伤卫者,风气与太阳俱入行于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犯,其道不利,故使肌肉 而有疡。此证感天地毒疠浊恶之气,或大醉房劳,或山岚瘴气而成。毒在气分则上体先见,毒在血分则下体先见,气血俱受则上下齐见。更须分五脏之毒,肺则皮生白屑,眉毛先落,肝则面发紫泡,肾则脚底先痛,或穿脾则遍身如癣,心则双目受损。此五脏之毒,病之重者也。又当知五死之证,皮死麻木不仁,肉死割刺不痛,血死溃烂目瘫,筋死指甲脱落,骨死鼻柱崩坏。此五脏之伤,病之至重者,难治。若至音哑目盲更无及矣。)

  【治验】

  一人面上黑肿,左耳下起云紫如盘蛇,肌肉中如刀刺,手足不知痛。询其所以,因同僚邀游醉卧三日,觉左臂黑肿如蛇形,服风药渐减,今又发。余曰∶非风也,乃湿气客五脏之俞穴。前服风药,乃风胜湿,故当暂好,然毒根未去。令灸肾俞二穴各百壮,服换骨丹一料,全愈,面色光润如故。

  一人遍身赤肿如锥刺,余曰∶汝病易治。令灸心俞、肺俞四穴各一百壮,服胡麻散二料而愈。但手足微不随,复灸前穴五十壮,又服胡麻散二料全愈。

  一人病疠证,须眉尽落,面目赤肿,手足悉成疮痍。令灸肺俞、心俞四穴各十壮,服换骨丹一料,二月全愈,须眉更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38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2/03/2024
下一篇 04/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五十五 神方·补肝丸

      能补肝肾之气,服还睛丸后多服此药。   台椒(炒) 仙灵脾(剪去边弦,蜜水炙) 白蒺藜(炒去刺)   各等分为末,酒糊丸梧子大,空心米汤下,三十丸。

  • 卷八 卷中·挟食冷物

      脉沉为胃气寒,紧为冷气盛,滑则食不消。其证头痛、发热、呕吐、心下痞,时或腹痛,服丁香丸、来复丹;若冷物不消,荜澄茄散;胃虚者,平胃散、理中丸。

  • 卷四十七 神方·如圣饼

      治大肠冷热不调,下赤白痢,及大人小儿一切积滞。   密陀僧(五钱) 诃子(大者八个,火煨去核) 硫黄(三钱) 轻粉(二钱) 石燕(一对,洗净烧红,酒 )为末。面糊丸龙眼大,捏作…

  • 卷二十一 神方·平胃汤

      治老人气喘咳嗽。   葶苈(炒,一两) 官桂(去粗皮,一两,另研) 马兜铃(去丝蒂,三两)   共为末。每用三钱,水一盏煎七分,于食后细细呷之。

  • 卷三十一 卷中·暴注

      凡人腹下有水声,当即服丹药,不然变脾泄,害人最速。暴注之病,由暑月食生冷太过,损其脾气,故暴注下泄,不早治,三五日泻脱元气。方书多作寻常治之,河间又以为火,用凉药,每害人性命。…

  • 卷二十五 神方·八风汤

      治中风半身不遂,言语謇塞,口眼 斜。先灸脐下三百壮,后服此药永不再发。若不加灸,三年后仍发也。   当归 防己 人参 秦艽 官桂 防风 钗斛 芍药 黄 甘草 川芎 紫菀 石膏 …

  • 卷三十六 神方·四顺散

      治中暑冷热不调,大便下赤白脓。   川黄连(酒炒) 当归 芍药(各二钱) 御米壳(去隔膜,醋炒,二钱)   加生姜七片水煎,食前热服。

  • 卷二十七 神方·三五七散

      治贼风入耳,口眼 斜之证。   人参 麻黄(去节) 川芎 官桂 当归(以上各一两) 川乌 甘草(各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茶下,日三次。

  • 卷三十三 卷中·内伤

      由饮食失节,损其脾气,轻则头晕发热,四肢无力,不思饮食,脉沉而紧,服来复、全真及平胃散;重者六脉浮紧,头痛发热,吐逆、心下痞,服荜澄茄散,来复、全真而愈。若被庸医转下凉药,重损…

  • 卷四十九 卷中·腰痛

      老年肾气衰,又兼风寒客之,腰髋髀作痛,医作风痹走痛,治用宣风散、趁痛丸,重竭真气,误人甚多。   正法服姜附汤散寒邪,或全真丹,灸关元百壮,则肾自坚牢,永不作痛,须服金液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