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

王某,女,24岁,护士。初诊:1981年5月4日。1977年底因精神受刺激而发病,始则急躁焦虑、终日兴奋、不能入眠,渐至彻夜不寐、心慌烦躁、无端悲哭、神志失常。西医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两次住院治疗,大量使用冬眠灵等控制症情,好转后出院。但抑郁沉闷,寡言语,终日面壁坐,彻夜不能入眠。患者由其母陪伴来诊,察其目光呆滞、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面色晦黄、唇淡无华。自述脑子昏钝,不能回答和思考问题。手心发热,月经量少。小便黄少,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缓。此乃由情志刺激,致肝失疏泄,气血逆乱,神失所用,拟疏肝解郁、调气活血为治。

柴胡10g 川芎6g 当归10g 白芍10g 焦白术10g 香附4.5g 山栀10g 丹皮6g 薄荷4.5g 合欢花18g 甘草3g

二诊:1981年5月18日。服上方8剂,神志明显好转,目光较活,能招呼人和应答问题,对外界事物开始有兴趣,要求出外走动,记忆增加,已不躁烦,夜眠较好,饮食有增,愿恢复工作。再拟疏肝理气、养血安神、运脾化痰为治。

柴胡10g 当归10g 白芍10g 焦白术10g 茯苓10g 苏梗10g 香附10g 柏子仁18g 郁金10g 川芎6g 熟地黄12g 薄荷3g 砂仁(后下)6g 甘草3g

6剂。

三诊:1981年5月22日。心境较为开朗,睡眠增加,中午亦可稍睡,精神较好,能主动、正确回答问题。开始想看些书、出外散心,能与亲朋交谈。面色较好,脉细缓,苔薄白腻。继进理气解郁、健脾养心、安神化痰之剂。

陈皮10g 法夏10g 炒枳实6g 茯神12g 丹参12g 枣仁10g 甘松10g 合欢花18g 大枣6枚 炙甘草6g 佛手6g 陈小麦30g

6剂。

四诊:1981年6月2日。每值月经来潮病势加剧,抑郁、寡言,经量少、色暗。此血滞气郁也,原方加丹参15g,桃仁6g

五诊:1981年6月8日。月经已过,病情大为好转,主动叙述病情,动作协调,思维清楚。纳食稍差,乏力,夜眠易醒。此心脾亏虚,神气难以内敛所致,拟凝神散加味,益气养心、安神定志。

红参(兑冲)4.5g 焦白术10g 茯苓10g 怀山药12g 炒扁豆10g 枣仁12g 夜交藤18g 合欢花18g 龙骨(先煎)18g 牡蛎(先煎)24g 炙甘草10g 陈小麦30g 大枣6枚

4剂。

六诊:6月15日。症情好转,心情舒畅,谈笑自如,行动无异常人,眠可,胃纳开。尚易惊,余无异常。以疏肝理脾、调和气血、宁心定志之剂调养善后。

柴胡10g 当归10g 白芍10g 丹参12g 桃仁45g 香附10g 焦山楂10g 苏梗10g 柏子仁12g 焦术10g 山栀子10g 丹皮6g 薄荷3g 甘草3g

数剂后痊愈。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46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顽固性失眠治疗方法,重用法半夏镇静安神

    患者男性,46岁。1996年10月18日来诊。4年前因事拂逆,郁怒难伸,渐至失眠,4年来常服中成药,如归脾丸、养血安神片、朱砂安神丸、柏子养心丸等,临睡前加服西药安定。 近半年来失…

  • 吴茱萸敷脚降压

    中药“吴茱萸”30克,研成粉末后用米醋调成糊状,敷在两脚的涌泉穴,高血压病可缓解。

  • 内、外痔疮

    活大田螺每天一只,将盖去掉,放入如黄豆大的冰片,5分钟后取田螺内水涂肛门,每天2次,7天痊愈。忌酒、辣物。

  • 小儿腹泻偏方3

    黄瓜治暑热泄泻药物:黄瓜5条,蜂蜜100克。用法:将黄瓜洗净,去瓤,切成条,加少许水,煮沸后去掉多余的水,趁热加蜂蜜再加热至开锅即成。食用。

  • 治疗产后腹痛偏方1

    制香附15克,复方阿司匹林0.5克。制用法:香附研末,取5克与复方阿司匹林温开水冲服。日1次。疗效:治疗100余例,均于1—2剂后痊愈。

  • 治疗少年白发的中医验方

    发为血之余,肾其华在发,治疗当以滋阴补肾养血为主。 一方:女贞子240g,白桑椹240g,旱莲草240g。共为面,或加黑芝麻、何首乌、熟地各24g,每次10~15g,早晚开水冲服。…

  • 榴莲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榴莲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本文目录 1  榴莲的功效与作用2 榴莲的医学研究3 吃榴莲的好处4 榴莲怎么吃4.1  怀孕可以吃榴莲吗4.2   宝宝吃榴莲要注意什么事项4.3 糖尿病人能吃榴莲吗4.4   …

  • 急性结膜炎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外感风热时邪,脉络瘀滞。【治法】祛风清热,活血化瘀。【方名】明目汤。【组成】川芎3克,归尾3克,白芍3克,生地3克,黄连3克,黄芩3克,栀子3克,石膏3克,连…

  • 手足部疔疮的中医治疗验方

    疔疮形小而根深,随处可生发病速。发于颜面易走黄,发于手足损筋骨。热毒感染是病因,不同部位治各殊。 注:疔疮形小而根深,状如丁钉,故名“疔疮”。部分相当于西医深毛囊炎或毛囊周围炎。随…

  • 白发方十五

    青胡桃3枚(和皮捣细)。将药入乳汁3盏,于银石器内调匀,搽须发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