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汤加味治疗厥阴头痛医案

康某,女,50岁,铁路职工。初诊:1978年6月12日。3年来头昏头痛,前额和头顶尤甚,痛剧时呕恶频作,痰涎上涌。短气,胃脘胀痛,喜温喜按。查脑电图、脑血流图,无异常发现。内服祛风止痛、养血通络等中药百余剂未效。右眼白珠发红8年,无痛痒。二便正常,舌质红、苔薄白,脉沉弦。辨证为肝胃虚寒,浊饮上犯。以吴茱萸汤加味,温肝和脾、降浊止呕。

吴茱萸10g 太子参18g 大枣5枚 生姜10g 黄连4.5g 法夏10g

二诊:6月21日。3剂后,头顶痛、呕恶均止,胃胀痛减轻。但前额仍昏闷,右肩胛和右肘关节疼痛,倦怠乏力,口淡腻,不思饮食,舌质红、舌苔薄白,二便正常,脉弦缓。此肝胃阴寒减退,太阴脾湿未能正常输转,故湿邪上逆则前额闷重,走窜筋络则关节酸痛。仍用吴茱萸汤加祛湿通络之品治之,更加枳实、白术以开胃消痞,少用黄连反佐,防其格拒呕逆。

太子参24g 吴茱萸10g 法夏10g 大枣18g 藿香10g 炒枳实12g 白术18g 秦艽18g 黄连3g 钩藤(后下)24g

服4剂后,各症均减,再拟调胃和中之剂,数服大安。

按:《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说:“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厥阴之脉与督脉会于巅顶,肝寒冲胃,挟胃中浊饮上犯,此头痛呕恶所由作也。吴茱萸汤气辛味厚,降逆止呕、消头痛;合枳术丸则消痞开胃;余药祛湿通络,随宜施用,故胃脘闷胀、关节酸痛亦消。右眼白珠发红8年未退,亦由中焦浊阴上逼肺经而非实火所致,故浊饮下趋,眼白发红亦随愈。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

相关文章: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吴茱萸汤方歌方解,临床验案分享

吴茱萸汤在疑难杂症中的应用

吴茱萸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分析

吴茱萸汤临床验案举隅

吴茱萸汤原文,组成,方歌方解

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53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皮肤外科用药酒 畅销珍藏版》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本书根据中医药理论,收集了古今有关治疗毒蛇咬伤、瘰伤、疝气、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痈疽、痔 疮、肠梗阻、疔疮、静脉炎、烧伤、白癜风、冻疮、脚气、疥疮、麻风、牛皮癣、…

  • 治疗斑秃的偏方28

    芝麻花适量。于农历春3月间,趁芝麻花盛开季节,采鲜芝花若干,趁湿装入玻璃瓶内,压实封好瓶口,埋地下30厘米左右,泥土封牢。经过伏天后,于9月份将瓶子取出,瓶内药液备用。用药前先将头…

  • 治疗高血压的偏方16

    白术、天麻各9克,云苓、钩藤各15克,泽泻、菊花各12克,玉米须、荷叶、珍珠母各30克,地龙21克,甘草3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高血压脾虚肝旺证。

  • 慢性心肌梗死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气机郁结,血脉瘀阻。【治法】活血通络。【方名】通梗汤。【组成】九香虫10克,五灵脂10克,延胡索10克,香附10克,丹参12克,三七粉3克,木香6克。【用法】…

  • 眼前房出血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肝阴亏损,虚火上炎,血不循经,溢于络外,积于前房。【治法】养肝潜阳,滋阴止血。【方名】加味滋阴血止饮。【组成】生地15克,当归9克,白芍12克,茯苓12克,旱…

  • 多吃西红柿能抗衰老

    西红柿不仅好吃,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因此被称为“神奇的菜中之果”。中医认为西红柿有凉血养肝、清热解毒、降低血压的功效。现代研究还表明:西红柿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番茄红素…

  • 白芷醋包治足跟痛

    我足跟痛多年,很多人以为我是长了骨刺。但去拍片子,医生说没有骨刺,开了些止痛药给我了事。后有位新结识的朋友告诉我一个方子,治足跟痛特别好:白芷、白术、防风各10克,用布包好,放水中…

  • 人参归脾丸的功效与作用

    人参归脾丸处方来源于《济生方》中的归脾汤,方用人参、黄芪、甘草为主药,补气健脾;辅以当归、龙眼肉补心养血,安神益脾,配合主药以益气养血;白术、木香理气和胃,使补而不滞,佐以茯苓、酸…

  • 常用的有补阳作用中药

    凡能补益人体阳气,祛寒壮阳,治疗阳虚证的药物,称为补阳药。①鹿茸鹿茸为雄性的梅花鹿或马鹿头尚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含极少量的卵胞激素,雌酮及骨质、胶质、蛋白质、钙、磷、镁等,有强性…

  • 一组治脱发的偏方

    1.食醋150毫升,加热水200毫升。趁热洗头,每日1次。常洗见效。2.桑白皮120克,水煎,去渣,以水洗发,治愈为止。3.醋50毫升,墨2锭。用墨块在醋中研成稀糊状,擦患部,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