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汤加味治疗厥阴头痛医案

康某,女,50岁,铁路职工。初诊:1978年6月12日。3年来头昏头痛,前额和头顶尤甚,痛剧时呕恶频作,痰涎上涌。短气,胃脘胀痛,喜温喜按。查脑电图、脑血流图,无异常发现。内服祛风止痛、养血通络等中药百余剂未效。右眼白珠发红8年,无痛痒。二便正常,舌质红、苔薄白,脉沉弦。辨证为肝胃虚寒,浊饮上犯。以吴茱萸汤加味,温肝和脾、降浊止呕。

吴茱萸10g 太子参18g 大枣5枚 生姜10g 黄连4.5g 法夏10g

二诊:6月21日。3剂后,头顶痛、呕恶均止,胃胀痛减轻。但前额仍昏闷,右肩胛和右肘关节疼痛,倦怠乏力,口淡腻,不思饮食,舌质红、舌苔薄白,二便正常,脉弦缓。此肝胃阴寒减退,太阴脾湿未能正常输转,故湿邪上逆则前额闷重,走窜筋络则关节酸痛。仍用吴茱萸汤加祛湿通络之品治之,更加枳实、白术以开胃消痞,少用黄连反佐,防其格拒呕逆。

太子参24g 吴茱萸10g 法夏10g 大枣18g 藿香10g 炒枳实12g 白术18g 秦艽18g 黄连3g 钩藤(后下)24g

服4剂后,各症均减,再拟调胃和中之剂,数服大安。

按:《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说:“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厥阴之脉与督脉会于巅顶,肝寒冲胃,挟胃中浊饮上犯,此头痛呕恶所由作也。吴茱萸汤气辛味厚,降逆止呕、消头痛;合枳术丸则消痞开胃;余药祛湿通络,随宜施用,故胃脘闷胀、关节酸痛亦消。右眼白珠发红8年未退,亦由中焦浊阴上逼肺经而非实火所致,故浊饮下趋,眼白发红亦随愈。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

相关文章: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吴茱萸汤方歌方解,临床验案分享

吴茱萸汤在疑难杂症中的应用

吴茱萸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分析

吴茱萸汤临床验案举隅

吴茱萸汤原文,组成,方歌方解

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53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阳痿的治疗偏方28

    硫黄、蛇床子、仙茅各等份。制用法:各研极细末,调匀,每次服10克,早晚白开水送服。疗效:治疗8例,均愈。

  • 肉苁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肉苁蓉怎么吃

    本文目录 1 肉苁蓉的功效与作用2 肉苁蓉的食用方法3 肉苁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大全4   肉苁蓉怎么吃?肉苁蓉的功效与作用 肉苁蓉又叫大芸、地精,为列当科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肉…

  • 噤口痢实症及各种痢疾的用药方法

    噤口菖蒲参胆星,连半陈苓仓米功。诸痢治法不相同,四诊合参诊断明。小便短赤膀胱热,车前滑石黄柏通。后重熟军审势用,头痛羌葛苍防风。食积麦芽莱楂曲,黑痢瘀血柴桃红。脾胃亏损休息痢,参苓…

  • 秦艽鳖甲散治疗发热的临床运用医案

    秦艽鳖甲散,首载于《卫生宝鉴》,由鳖甲、地骨皮、柴胡、秦艽、当归、知母、青蒿、乌梅八味组成。主治骨蒸盗汗,肌肉消瘦,唇红颊赤,午后壮热,咳嗽困倦,脉细数之证。清·汪昂把它的功用归纳…

  • 消风散的组成,方歌方解,消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消风散 出自《外科正宗》 【组成】 当归 生地 防风 蝉蜕 知母 苦参 胡麻 荆芥 苍术 牛蒡子 石膏 各一钱(各6g)甘草 木通 各五分(各3g) 【用法】 水二盅,煎至八分,食…

  • 《八极拳古传疗伤秘方精选》

    《八极拳古传疗伤秘方精选》一书以疗伤秘方为主线,分别阐述了每个方剂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方剂歌诀及疗伤食谱等,并简要介绍了与疗伤秘方有关的中医辨证施治和中药基本知识。其文…

  • 苦参的功效与作用,苦参的临床应用

    苦参,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谓其主“心腹结气,症瘕积聚,黄疸,尿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后世对其认识,大多从味苦性寒,清火燥湿驱邪立论。如《名医别录》谓其“利九窍除…

  • 黄连解毒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黄连三两(9g)黄芩 黄柏各二两(各6g)桅子十四枚,擘(9g) 【方歌】清热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备,躁狂大热呕不眠,吐衄发斑均可为。 【用法】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

  • 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方法

    摘要:全国名老中医刘复兴教授,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有着丰富经验。刘复兴教授将带状疱疹分为4个证型进行治疗,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疗效确切、安全有效。笔者近年来运用刘复兴教授的临床经验治疗带…

  •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补阳还五汤的临床适应症及治疗效果。结果 总结出了补阳还五汤对于痹证、瘫证、痿证的治疗方法。结论 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对气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