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汤加味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二陈汤加味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128例眩晕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患者就诊时间单双数为依据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二陈汤加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用二陈汤加味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76.6%,两组患者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眩晕症患者二陈汤加味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二陈汤加味治疗;眩晕症;常规西药治疗

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往往会反复发作,且累年不愈,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因此,我院为探讨二陈汤加味治疗在眩晕症中的应用价值,将接收的12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二陈汤加味治疗,且观察组患者效果显著,其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128例眩晕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合并有效肿瘤疾病的患者,排除合并免疫、血液等系统疾病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8例,女性患者40例,患者年龄35~77岁;其中36例患者为高血压病,52例患者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6例患者为内耳性眩晕,14例患者为脑梗塞,10例患者为颈椎病;患者病程1~15年,平均病程为6.5年;以患者就诊时间单双数为依据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临床表现 本组128例患者均主诉头晕,难以站立,或伴有视物旋转症状,或伴有恶心呕吐症状,或伴有胸闷症状,或伴有头重如裹症状,且患者舌质较淡或呈淡红、暗淡症状,苔白腻或薄黄腻,脉濡滑或弦滑。

1.3方法 对照组64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即给予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2次/d,5mg/次;同时给予患者口服全天麻片治疗,3次/d,2片/次,以2w为1个疗程。

观察组64例患者则采用二陈汤加味治疗,该方的主要药物组成为甘草6g、紫苏梗9g、白芍12g、当归12g、川芎15g、香附15g、天麻15g、茯苓15g、法半夏16g、橘红16g;上述诸药用水煎服,1剂/d,取汁300mL温服,连续用药5d,待患者症状减轻后,将上方共为细面,并炼蜜为小丸,早晚口服,6g/次,连续用药10d,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1.4疗效判定 痊愈:治疗后患者的眩晕及其它伴随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眩晕程度明显改善,其眩晕发作频率明显减少,减少程度大于60%,其他伴随症状显著改善,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眩晕程度有所改善,且其眩晕发作频率减少程度未达到60%,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有所好转;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2]。

1.5统计学分析 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接收的128例眩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处理,组间比较则展开χ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性显著,记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用二陈汤加味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76.6%,两组患者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眩晕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眩即眼花,晕即头晕。眩晕主要是由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其涉及的学科较多[3]。据调查,眩晕症在内科门诊的发病率高达5%,而在耳鼻咽喉科门诊的发病率则高达15%。症状较强的患者其眩晕症状往往在闭眼后便停止,而症状较重的患者则如坐舟车,且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极易反复发作,且长期不愈[4]。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尤为重要。

中医认为晕眩症的病因不外风、火、痰、虚、瘀,其五者相因为患,其中以痰最为多见。中医上认为痰主要是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导致水湿在体内停聚,进而形成痰。因而临床上通常将健脾利水、化痰除湿作为治疗眩晕症的关键[5]。因此,该病治疗时应将加强对调和气血、促进大脑气血调畅、脑有所养的重视。本次研究所采用的二陈汤中所含有半夏辛温而燥,具有良好的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效果;而方中所含有的陈皮则具有理气燥湿化痰的效果,可达到气顺痰消的目的;而炙甘草则具有中和健脾的效果;茯苓则具有健脾渗湿利水的效果;方中所含有天麻则可起到熄风止痉、平肝阳、祛风通络、除痰定眩的效果;紫苏梗则具有利肺下气、宣化痰饮的效果;川芎则具有良好的养血调肝、活血化瘀及行气功效;香附则具有疏肝调气、活血通经、散滞开郁的效果;诸药合用可发挥良好的燥湿化痰、理气调中、升清降浊作用。且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显示,方中所含有的茯苓具有良好的利水效果;而陈皮中所含有橘皮苷还具有扩张血管的效果;天麻对冠状动脉、外周血管等有良好的扩张效果,可有效增加血流量;此外,天麻还有一定的改善脑缺血缺氧症状。镇静及抗惊厥效果;而川芎、当归均具有良好的扩张脑血管的效果,可有效的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脑供血情况;而白芍则有良好的解痉效果,可有效的接触脑血管痉挛,且可取得良好的镇静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采用二陈汤加味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76.6%,两组患者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给予眩晕症患者二陈汤加味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奕.二陈汤加减治疗小儿痰湿咳嗽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5):22.

[2]王国金,王琼.二陈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6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41-42.

[3]易兴亮.苍术二陈汤联合西医对高龄中重度COPD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0):1086-1087.

[4]黎兴键,吴智兵,于征淼,等.减味五生饮合二陈汤对谷氨酸损伤PC12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2):293-295.

[5]李文生.二陈汤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29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4(1):44-45.

文章来源:医学信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02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常用有补气作用的偏方

    1.补气药常用的有补气作用的中药很多,这里只介绍以下几种。①人参这是最重要,最名贵的补气中药之一,味甘、微苦,性微温,功能大补元气,益智安神,为补益保健之佳品。研究证实,人参有促进…

  • 宫颈癌方十

    三棱、莪术、黄连各20克,黄柏、黄芩各15克,桂枝、茯苓各20克,丹皮、赤芍、红花、桃仁各15克,茜草、白头翁、半枝莲各20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本方适用于晚期子宫…

  • 《二十世纪中医药最佳处方 内科卷》

    《二十世纪中医药最佳处方·内科卷》,共分十章,分别介绍了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 麻杏石甘汤,苏葶丸加减治疗外寒里热型肺炎

    肺卫热盛邪入里,发热较重气喘促。咳嗽痰多呼吸急,舌红苔黄脉滑数。清热化痰降肺逆,加减苏葶麻杏石。麻黄杏仁生石膏,射干黄芩苦葶苈。白前苏子黛蛤散,瓜蒌贝母鲜芦根。 方药: 麻杏石甘汤…

  • 人参茉莉花茶

    东北五年老参、茉莉花、黄芪、绿茶。水煎。不拘时,代茶饮。功能补气虚。适用于气短乏力,病后亏虚,倦怠神疲,自汗不已,饮食不香,心悸、口干。

  • 高血压的秘方

    1.上午十点吃下杨桃1粒,沾些甘草粉,渣不可吞下。下午四点吃下水蜜桃1粒。晚上十点吃下木瓜四分之一片。连续服用10天,功效如神。2.上午十点吃下葡萄干30粒,沾些甘草粉。下午四点喝…

  • 天王补心丹的功效与作用,方歌方解

    天王补心丹 《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 人参去芦 茯苓 玄参 丹参 桔梗 远志 各五钱(各15g)  当归酒浸 五味 麦门冬去心 天门冬 柏子仁 酸枣仁 炒, 各一两(各30g) …

  • 鼻咽癌方十一

    人参3克,金银花、白花蛇舌草(或夏枯草)各20-30克。水煎服,人参单煎服,服人参当天不服其它3种中药,另3种中药水煎服,每周2次。本方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5期,功…

  • 糖卷果可美容

    [组成]红枣(去核)500克,生山药1000克(去皮),红糖适量。[制法与用法]先将枣掰块,洗净,再将山药切成枣块大小,用白面少许相合拦,蒸熟后用净水纱布包,做成长条状,冷后切成块…

  • 瑶池金母青果药方

    西瓜:治夏天感冒,上午不可吃,运动员不在此限。晚上十点吃下西瓜沾盐一小块可治牙痛、喉痛。